情感教育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育理念。情感在一定條件下會發揮積極的效能,促進人的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情感空間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它包括寓教于樂的原則、以情施教的原則、師生情感交融的原則,是教學藝術中制造情感需要遵循的三個原則,在物理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師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因素和學生的情感積極效能,以情優教,發展我們的物理教學。
一、情感教育的培養
1. 以理育情
古人云: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認識是情感產生的基礎。認識越豐富、越深刻,情感也越豐富、越深刻。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必須從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著手,讓理智來支配情感。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使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任務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有明確的了解。二是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獲得某種成功,產生自信、愉樂的情感。三是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情感因素,使情知交融,情通理達。例如,以我國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危機感”激勵學生刻苦學習,振興中華。在教學中,要有的放矢,創造情景進行情感誘發,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教學中。
2. 以情育情
青少年的情感具有極易受感染的特點。因而,教師利用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教材和通過教師滿腔熱情來激發和喚起學生的情感,陶冶和培養高尚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和行之有效的。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恰如其分地把教材內容的情感表達出來。對介紹科學家熱愛科學,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事跡和精神,要有贊美和喜悅的表情,這不僅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加深對教材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對陶冶學生的情感也能產生良好的影響。第二,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熱愛教育工作,熱愛自己的專業,熱愛每一個學生。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應提倡“愛的教育”。教師要給每一個學生以母愛的仁慈、父愛的嚴格、胞愛的平等和尊重。
3. 以意育情
意志和情感是相互制約的。一方面,意志是在認識的基礎上,在情感的激勵下產生的;另一方面,意志在情感激勵下產生后,反過來又調節和控制情感。一般說來,意志越堅強,越能使積極情感持續下去,越能克服消極情感。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要用意志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不能把消極情緒帶入課堂,更不能把學生作為發泄的對象。其次,要努力訓練學生的意志。如做學生實驗和作業時,要求各自獨立完成,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意志;對于一些較難的題,要讓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和求解,有意識地鍛煉其頑強的意志品質。
4.以境育情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具體的情境總可以喚起人們相應的情感。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我們不僅要優化青少年情感生活的環境,而且要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新環境。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除了改善物質環境,以優美、整潔的環境來感化學生外,更重要的是創設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精神環境。具體可以通過創設良好的集體情境、德育情境和有利于師生情感交流的教學情境。這些情境對學生情感發生作用,主要是通過情感氛圍的感染、熏陶、引導、規范來實現的。
二、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 備課時要注入情感
在課堂教學這個有限的天地里,如何把大千世界的精彩片段通過教師的加工制作再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不僅要研究教學內容,還需要研究教材的情感色彩,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特點和課堂教學需要來進行情感備課。如在講授“透鏡”一節時,在備課中設問題提問學生:①我們戴的近視眼鏡和爺爺奶奶戴的老花鏡有什么不同?(可能很多同學沒有認真觀察過)②配置眼鏡的度數是什么意思?(可能學生答不上來),通過這些平時常見的問題,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就會激發出一股無窮的力量,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既能避免因本節課的內容比較平淡,導致幾個基本概念顯得抽象與分散,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到抽象的物理知識。
2. 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1 教師進課堂前的情緒狀態要飽滿、振奮
我們認為教學的要求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狀態怎么激勵人;沒有蓬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氣才能產生生氣,死氣只能從死氣中來。”所以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學生面前習慣于蓬勃的生氣。
2.2 課堂上教師要以滿腔的愛和理解來激起學生的學習勁頭
有些學生因為物理學得不好怕物理,怕在課堂上發言,此時教師應小心呵護而不挫傷學生的學習信心。要學懂物理是很難,許多學生處在“霧”里,而不能“悟”理,這跟他們的年齡理解力有關,教師要能體諒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上學生起來發言時,即使說不出也要體諒他為他解圍,說“考慮的時間不夠”、“請坐下再想想,我相信你能知道”。有時學生說不到要點時,應適當點撥、誘導他說出來,說出來就表揚,有時學生從另外的思路去考慮,這時應當大加贊賞,讓每一位學生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讓每一個同學都抬起頭來走路。”
3. 課外活動要注入情感
教師應在課后找學生聊聊,甚至參加他們的一些文體活動,了解他們有何苦惱、困難,并盡可能地進行家訪,熟悉了解學生,使學生感到教師平易近人,這樣就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
4. 改作業時傾注情感
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不應只是作對錯判斷,而應加上一些簡短而有鼓舞的批語如“好!”、“有進步”、“認真”、“繼續努力”等,這樣就會使學生引起對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這也是感受成功的直接途徑。
由此可見,看似枯燥的物理知識,如果在教學中實現認知目標時,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那么,學生就會受到情感的觸動,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了,隨之而來的是上課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探索欲望增強。這樣,認知目標實現的水平提高了,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就顯而易見,實現了“以情優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