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的是一種以學員自學為主、教員引導為輔的教學方法--學導式教學法。教學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啟發引導學員探索知識的過程。在計算機繪圖課程中通過自學、解疑、精講、演練四個階段,應用學導式教學法將傳授知識和啟發引導結合起來,調動學員的主動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導式教學法 計算機繪圖
學導式教學法是上世紀80年代我國教學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學員自學為主、教員引導為輔的教學方法。它要求教員既要傳授知識,也要引導學員。不僅重視教員的教法,更重視學員的學法。它能夠把 “導”與 “學”結合起來,先“學”后“導”,強調學員的主動性和教員的主導性,充分發揮了師生雙方的積極作用。
計算機繪圖是一門機械、建筑、工程等專業的學員都要學習的一門專業課,是一門注重實踐性的課程。在學習過機械制圖、建筑制圖或工程制圖課程后,學員需要將所學的制圖理論與計算機繪圖技術結合起來,把制圖理論轉化為制圖技能。如果在計算機繪圖課程中使用一般的講授方式進行教學,那么會面臨這樣三個問題:一是,教員在講解各類操作時,因為對學員的基礎無法完全掌握,所以無法達到同樣的效果;二是,學員從聽教員講授到觀看操作演示,再由自己動手操作,只是在重復教員的操作,無法發現操作中的問題;三是,計算機繪圖的操作靈活多變,繪圖軟件種類繁多,僅僅通過講授和示范讓學員學會一種軟件的操作是不夠的,要讓學員熟悉繪圖類軟件的一般使用方法,需要更好的調動他們的主動性。
在計算機繪圖課程的教學中應用學導式教學法,可以有效改善以上三個問題,全面調動學員的主動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根據學導式教學法中自學、解疑、精講、演練四個基本組成部分,可以將整個教學過程也分為同樣的四個階段。
自學階段:包括自學提示和上機自學。自學提示是指先由教員布置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并說明重點和難點,提出需要學員思考的問題,然后學員上機進行自學,通過動手操作來自學和熟悉各種繪圖命令的使用方法。因為學員對制圖理論掌握情況不同,已有的計算機操作基礎不同,所以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教員下一步進行指導的依據,特別是有些在教員看來非?;竞秃唵螀s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問題。通過自學的方式,由學員來發現問題,會使他們的印象更加深刻。
解疑階段:包括提問、討論和解答。提問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實時提問,即學員遇到問題就及時向教員提出,教員也及時給予指導;二是集中提問,即學員將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再由教員統一解答。前者更具時效性和針對性,但是相同的問題可能需要多次解答;后者更具合理性和普遍性,但是集中提出的問題可能數量過多并有較多的重復,需要教員進行篩選、合并。如果學員沒能提出教學中的關鍵問題,那么可以由教員用實例進行引導或是設問。討論可以分組討論,也可以集體討論。完成同一個操作可能會有許多不同的方法,通過討論能夠拓展學員的思路,從中選擇更好的方法;同時也可以拓展教員的思路,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解答是解疑中的重點,對學員在提問和討論時提出的問題,教員并不需要全部解答,只需要解答操作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而那些與教學重、難點相關的問題則可以留在精講時解答。
精講階段:包括教學重點內容的講解和示范操作兩個方面。講解教學重點時,教員可以用一個典型的例子結合解疑階段發現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特別要強調那些普遍性的問題,以引起學員的重視。示范操作是精講階段的關鍵,包括重現錯誤操作和示范正確操作。重現錯誤操作主要針對普遍性問題,通過重現的方式讓學員明白錯誤在哪里出現以及要注意哪些問題;示范正確操作,可以讓學員邊看邊做,加深印象,同時要講清楚哪里可能出現錯誤以及要注意的細節。精講階段是體現教員主導性的時候,學員通過自學所學會的操作是不系統的,需要教員將這些操作連貫起來,引導學員去思考各種操作應該在什么情況下使用,怎樣進行配合才能使繪圖更加簡便。
演練階段:包括練習和總結。從自學到解疑,再到精講,經過兩次提高,學員應該已經掌握了課前要求的教學內容,不過計算機繪圖是注重實踐性的課程,因此仍然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學習的效果。自學階段是對單一操作的學習,而演練階段則是對各種操作的綜合練習。練習的內容應該是靈活的,布置不同難度的練習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員。通過練習,了解學員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教與學中的不足,并根據發現的問題采取恰當的補救措施,為下面的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的四個階段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區別,相互制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作為教員,需要在各個階段中既能夠調動好學員的主動性,又發揮好自身的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會使學導式教學法更好的為計算機繪圖課程服務。
參考文獻:
[1]周靜.“學導式”教學法的幾點體會[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2]羅琳.學導式教學法的實踐與分析[J].科技信息,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