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性戀在當前高校學生中占有一定比重,但是由于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同性戀學生群體都會采用較為隱晦的姿態來處理關系。本文從當前高校同性戀學生現狀入手,就如何針對同性戀學生開展思想教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同性戀 現狀 教育對策
同性戀在當前高校學生中占有一定比重,但是由于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同性戀學生群體都會采用較為隱晦的姿態來處理關系,同時學校和教師也對同同性戀采取不予認可的態度,非同性戀學生也基本上對同性戀學生群體采取了鄙視或者否認的態度,致使這一群體在日常的學習、人及交往中難以像其他群體一樣去生活、學習,在中西部的某些高校中這一情況尤為嚴重,因此,如何在高校中開展對 同性戀這一群體的工作,尤為迫切。
一、當前高校同性戀學生現狀
自1997年國務院將同性戀這一詞匯從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各項詞條中刪除后,同性戀就在精神層面上獲得了解放,自此,同性戀真正非罪化,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許多同性戀群體可以不再像之前那樣只能偷偷摸摸的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在社會層面,仍然不能正大光明的像異性戀群體那樣戀愛,精神上仍然處于焦慮中,日常生活中還是遮遮掩掩,或者迫于長輩的壓力和周圍同學的目光,不能過好正常的生活,學習也受到很大影響,甚至長期的精神焦慮使他們得不到周圍師生的理解,難于采取有效地溝通,性格和情緒也變得很自閉,形成了某種單一的群體,嚴重者會患上嚴重的抑郁癥,然而,從這一角度來看,對同性戀學生群體做好工作,引導他們在充滿陽光的氛圍中生活學習.像其他異性戀學生群體一樣,顯得尤其重要,尤其是在思想引導方面,防止進一步出現某些極端行為將他們引導如正規的渠道更是如此。
高校中,同性戀學生群體一般占到4%-5%左右,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會隱藏自己的性取向,在外表和服裝打扮上也和異性戀學生沒有太多的區別,男生同性戀群體大多不會在公眾場合或是人員流動較少的場所表露自己的性取向,與一般的朋友身份并沒有太多區別,但是在較為封閉的空間里,他們也許會表露出自己本來的面目,女生同性戀群體的情況就更為復雜化,因為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姿態本來就表現較為親密,拉手擁抱或者親吻都會被其他人看做是比較正常\\習慣化的行為,一般不會被認為是病態,當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女同性戀者深入交往提供了便利,她們也可能會表現的更加親密,動作更加親昵.但是一般不會給留下是同性戀者的印象,但是,在外形和服飾打扮、動作舉止和其它細節方面卻與一般的女生交往有區別,如兩個女生其中一位留著短發,著男士服裝,甚至在動作等舉手投足中會有許多方面向男生,在語言和脾性上表現的較為大大咧咧或者很陽剛,而另一位基本上還是保持著較為傳統的女性打扮,如長發,女性服飾等,性格也相對而言更溫柔些.但是,她們絕不會在眾人面前表現的過于夸張,一般會在意周圍群體的目光。而將某些行為轉移到更加隱蔽的地方去。
不難看出,當前高校中同性戀學生群體仍然面臨不理解、難以被接納,但是已經被默許存在,但是這也表明學校中的同性戀群體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抑郁等癥狀。在對學校中部分非同性戀學生進行走訪后,當問到自己居住的宿舍內有同性戀學生時,你會怎樣看待時,大多表示對此不看好。其中能接受同性戀的僅占27%,有45%的對同性戀報以恥笑和看不慣的態度,另外還有28%的學生甚至認為同性戀人群就是一種病,屬于不正常的人群。在對生活中有同性戀群體時,并且有些在平時表示出十分親密的姿態,對此應當如何看待,有66%的學生任然覺得難以接受,另有20%的學生覺得很惡心,僅有14%的學生認為這是正常的人際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同性戀群體的生存狀態雖然已經被非罪化,但是仍然不容樂觀,畢竟傳統思維觀念中沒有對特殊事物產生接納,加上同性戀與中國傳統中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觀念絲毫不相符,在許多年長的人看來,更是對此“深兒痛覺”。在對學校輔導員以及其他部分教師的訪問中,對學生中的同性戀群體也是看法各異,不過還是以排斥居多,強迫改變的也不少,還有就是對其進行男新說教,很少有真正將其當做是好的,耐心教育來看待的。
對以上同性戀在高校中當前的生活狀態來看,基本上仍然沒有走出受到歧視的陰影,對于這部分群體,采用哪種教育方式才是最為合適的呢?對者部分人群采用合適的教育方式顯得尤為重要:以我個人的看法,用一種人道的關懷來體現他們也是學校學生中的一份子,對他們呢進行合理的,健康的教育方式從而引導他們向有與其他異性戀學生同等地權利至關重要。
二、針對同性戀學生開展思想教育的方法:
1、高校輔導員要對同性戀學生耐心說教。
首先要對他們報以接納的態度,還有一點,要將他們當做是自己家的人一樣來看待,充分愛護,充分理解。充分給予關懷,因為他們要承受著比其他人更多的壓力,承受著自身難以承受的負擔,這種負擔,一旦那難以平衡,就會成為一種阻礙,從而導致他們的精神狀態出現崩潰。
2、要加強對同性戀學生的引導。
輔導員要積極引導同性戀學生,加強他們的精神信仰,對他們也要適時的開展政治思想教育,高校輔導員做為學生思想工作的先進帶領者,也富有對同性戀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和各項指導工作的義務,對在同性戀學生的思想積極者,要耐心培養,將其思想引導到愛黨愛校的軌道中,同時要尊重這些學生的性取向。不能因為他們是同性戀,就限制他們入團、入黨的機會。
3、要引導異性戀學生接納同性戀學生。
要積極動員廣大異性戀學生對同性戀學生進行接納和開展友好交往的方式,并定期策劃許多的同性戀培訓班,讓更多的異性戀學生更多的參與,讓他們能更近距離的了解同性戀學生的想法、價值取向、對社會和情感、工作學習的認識等,更好的讓彼此之間增進了解、團結互助友愛,從而減少神秘和排斥、減少誤會和歧視。
4、要注意在同性戀學生群體中選拔人才。
要在同性戀學生中發現和培養工作上進、思想先進和對黨的各項政策積極支持和擁護的學生,要力爭讓更多的同性戀學生入黨、成為學生團體中的骨干,從而讓他們也有機會邁入先進工作者的崗位中,對其他有精神抑郁傾向的學生更要適時的加以引導,讓他們多有機會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通過與他人的交往來改變自己的性格,讓性格變得更加開朗。
5、要定期與同性戀學生家長溝通。
要做好同性戀學生的工作,就要對他們的家長也做好安撫工作,通過和他們的聯系,使他們接受同性戀學生的性取向,接受現狀,而不是強迫子女去改變,那樣只會加深同性戀學生精神的創傷。
最為關鍵的一點,要認識到同性戀學生除了性取向的不同外,與其它群體并無太多不同之處,只要認識到同性戀學生一樣能出類拔萃,一樣能做好日常工作,一樣具有享受生活和追求個人價值的權利,就能以健康的眼光來對待他們。
參考文獻:
[1]中國高校同性戀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2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