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 教師要通過挖掘教材,高效地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再去主動探究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
關鍵詞:中學 數學教學 創新
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并善于將創造能力化為創造性成果和產品的人才.盡管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個學科或一門課程的教學所能完成的,但大量的中外教育實踐充分證明,數學教育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
一、激發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教師的觀念決定著教育改革的方向,要學生有創新,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新時代的教師應堅持以合乎時代趨向的新觀念、新思想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教師要改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原則,把自主學習融入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以創新為方向的教學原則,才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教師要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正視自己的主導地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的活動。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水平只有情緒高漲時的二分之一。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中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一種善于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體會數學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感覺創新的興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有必要的。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觀念的關鍵時期。中學生正處于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身心發展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因此教師應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創設良好的教育條件,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好奇心是學生與生俱來的天性,是思維的源泉,創新的動力,鼓勵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精神,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創新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探究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促進學生數學創新觀念的形成。
二、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就是對常規思路的揚棄,對某一事物的獨創的見解,其思維過程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等特征。心理學家研究發現,9-22歲的學生正處于創新思維的培養期,初中生正好處于這一關鍵年齡段,作為數學教師要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數學教學中盡可能努力使用實物、實例、實驗、教具、掛圖、幻燈、投影、多媒體等手段,使學生獲得較多的表象,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重視幾何圖、體的組合、訓練,使用簡潔明了的數學符號,培養學生的數學想象力。創造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有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師生情感融洽,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才會誘發創新思維,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努力促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學的發明創造往往是從質疑開始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將“雙基”與創新思維的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出現的靈感,對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及時給予肯定,并用交換角度、類比形式等方法誘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能直接越過邏輯推理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改編一些課本中的常規性題目,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等形式打破模式化,體現數學邏輯的分析、綜合、歸納、推理的內容,激勵學生動手、動腦,勤思、善思,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探索和創造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創造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是個人創新素質的綜合體現,既包括創造性思維,也包括創新技能,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等因素。創新能力是一個學生數學素質,數學能力的集中體現。現代創造理論表明,以創造思維為核心的創新技能不是靠傳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來的,它往往是創造者經過心理的“烘熱期”和“腦風暴”后的“頓悟”。因而,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技能必須依靠潛移默化的熏陶方法,教學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給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給他們搭建表現自我能力的平臺,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親自參與教學活動并一步步獲得成功的過程中,去體驗、去總結,讓學生在不斷經歷的學習過程中,感悟到創新思維的技巧。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未來大膽進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標為導向,激勵學生改組、遷移、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尋找各種將幻想目標化為現實的途徑,從而增進創新技能。
總之,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教師必須全面貫徹創新教育的精神實質,進行不懈的探索,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教育。
參考文獻:
鄭金洲.創新能力培養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
王磊《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