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季度,隨著股市債市回暖,發(fā)行不斷遇冷的基金市場又開始熱鬧起來。自10月20日以來,共17只新基金獲批發(fā)行,其中債基達8只,而分級債基就占有5只,分別是信達澳銀穩(wěn)定增利、諾德雙翼、國泰信用互利、浦銀安盛增利和鵬華豐澤。
在業(yè)內看來,近期債市牛市格局初現(xiàn),分級債基漲勢凌厲且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擴容主力。如浦銀安盛增利分級債基,發(fā)售結束后該基金全部份額將按7:3的比率確認為低風險A份額和高風險B份額,并進行為期3年的封閉運作。A份額約定目標收益率,據目前銀行存款利率測算為5.25%。
除了分級債基,可轉債基金陣營也在迅速擴大。根據銀華基金11月24日的公告,由王懷震執(zhí)掌的銀華永泰積極債券型基金將于11月28日至12月23日發(fā)行。該基金可轉債的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產的20%~95%。這已是今年發(fā)行的第9只以可轉債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基金產品。
債市為何自10月以來走出一波小牛市?本周走進《投資者報》“基金經理面對面”專欄的嘉賓浦銀安盛增利分級債券基金經理薛錚將會就此作答。此外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余廣、東方增長中小盤呼振翼、國投瑞銀新興產業(yè)徐煒哲、信誠全球商品李舒禾將會探討當下的股市投資。
本周投資圈另一個熱議的話題在于“定向增發(fā)”,此前,《投資者報》曾對首批專注于投資定向增發(fā)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國泰君安“君得發(fā)”進行過報道,在近日召開的21世紀資產管理年會上,專業(yè)機構在回答“如何配置5年1000萬”的問題時,半數(shù)建議配置定向增發(fā)。如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章飆的方案是,400萬投資定向增發(fā),400萬投資對沖基金,200萬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定增的高收益是機構青睞的主因,這一現(xiàn)象值得投資人注意。
債市迎來歷史性投資機遇
《投資者報》: 目前海外市場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國內貨幣政策則初露微調跡象,是否正是在如此復雜環(huán)境中,債券市場反而存在更多交易性空間?
薛錚:從市場表現(xiàn)看,受國內經濟放緩、企業(yè)盈利增速明顯下滑以及外圍歐美主權債務危機深化等因素驅動,股市短期內難有趨勢性機會。而對于債市來說,從趨勢上,貨幣政策的微調無疑對債券市場資金面形成利好,封住了債券市場下跌空間;從絕對收益來說,各債券收益率處于歷史高位,個別品種甚至創(chuàng)出新高。
換句話說,債市調整已非常充分,較高的票息收入使得債券配置的吸引力提高,整體投資環(huán)境明顯好轉,四季度是債市價值配置良機。
由于市場資金面緊張,加上城投債信用風險危機和石化轉債二期發(fā)行預期帶來的影響,前三季度債券基金蒙受了較大損失。但從10月開始,債市整體反擊,無論普通債基還是分級債基,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上漲。截至11月4日,債基反彈高度達到3.49%。而分級債基A份額平均上漲1.76%,B份額價格平均上漲了20.65%,最高的上漲了近38%。其中有的B份額短短6個交易日暴漲34%。表現(xiàn)遠遠優(yōu)于不帶杠桿的普通債券型基金。
《投資者報》:分級債券基金作為創(chuàng)新型基金品種,自2010年面世以來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甚至出現(xiàn)一日售罄和比例配售現(xiàn)象。正如你剛才所列的數(shù)據,近期分級債基暴漲,為什么分級債基有如此猛的勢頭?
薛錚:其實對分級債基的分析可以將時間拉得更長。數(shù)據顯示,截至11月4日,一級債基2005年以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8.02%,是所有債基品種中收益水平最高的,且即使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一級債基收益率也超過二級債基。
什么是一級債基?以浦銀增利為例,可參與新股申購、轉債轉股,但不會直接買入二級市場的股票。基金發(fā)售結束后,全部份額將按7:3的比率確認為低風險A份額和高風險B份額,并進行為期3年的封閉運作。
投資者可能會問為什么要封閉三年?這主要是規(guī)避申贖資金對投資組合的影響,適宜基金投資高收益券種,且歷史業(yè)績顯示,封閉債基表現(xiàn)也要好于開放式債基。
選股把握核心競爭力
《投資者報》:受國內外綜合因素影響,A股近期又震蕩向下,怎么看這輪下跌?
余廣:目前經濟增長回落態(tài)勢明顯,可能會在明年一季度形成低點,房地產及相關行業(yè),如建材、鋼鐵、家電家具等相應下行,對經濟增長形成拖累。同時,由于海外深陷債務泥潭,出口方面也不容樂觀。市場擔憂明年經濟的增長,在經濟低點未出現(xiàn)之前,在對政策的判斷明確之前,做多信心不足,這些因素可能制約了近期市場的反彈走勢。
因此,就基本面而言,我比較謹慎,但同時認為不應過度悲觀。盡管經濟增長回落,但硬著陸風險不大。明年經濟預計是前低后高,市場仍有機會。
徐煒哲:目前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隨著資金最緊張的階段正在過去,中長期來看,A股仍然有望迎來震蕩向上走勢。
10月下旬以來,文化傳媒、新能源、環(huán)保、鋰電池等概念板塊“聞規(guī)起舞”,臨近年末即將推出的各行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再次激活了新興產業(yè)的投資熱潮。我們認為,在政策微調邊際效用遞減、國內外經濟仍有諸多不確定背景下,受益于政策扶持的新興產業(yè)等主題性投資機會有望升溫。
《投資者報》:自三季度開始市場對于中小盤股的悲觀情緒似有扭轉,基金、社保等機構布局中小盤股的潛伏也悄然展開。中小盤股短期會否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行情?
呼振翼:伴隨2011年前三季度股市大幅調整,中小盤股因業(yè)績下行預期和高估值的“戴維斯雙殺”隱憂成為資金殺跌首要對象。在目前弱勢格局下,盡管尚難斷言中小盤股短期會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行情,但短期內仍可從三個方向把握機遇:一是估值較為合理、市盈率進入20~30倍區(qū)間的行業(yè),如食品飲料、醫(yī)藥等弱周期消費行業(yè);二是經濟轉型類行業(yè),如科技、新能源等新興產業(yè)的優(yōu)質中小盤成長股;三是業(yè)績增長較為確定的中小盤股票。
大宗商品短期調整的機會
《投資者報》:因歐債危機有蔓延趨勢,近期大宗商品市場出現(xiàn)普跌。有分析認為,目前市場走向與9月份相似。李舒禾怎樣判斷近期的下跌?
李舒禾:從大宗商品的商品屬性角度看,其長遠價格取決于未來全球經濟基本面的強弱、供需關系和美元走勢。雖然歐債危機會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帶來進一步下滑風險,但目前“跌”出來的機會正適合建倉。經歷了8、9月間“斷崖式”下跌后,大宗商品價格在10月似乎已走上“復蘇”之路。對全球經濟短期內出現(xiàn)滑坡的擔憂情緒可能令大宗商品價格出現(xiàn)波動,但中長期我們依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