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雅戈爾的凱石長江,從2007年以后發展至今,以4只基金、75億元的規模成為PE界的一匹“黑馬”。凱石長江投資的思路和方向是什么?和雅戈爾之間如何合作?其總裁李春義對《投資者報》記者進行了介紹。
《投資者報》:凱石長江旗下目前PE基金的規模有多大?有幾只基金?
李春義:凱石長江的前身為中歐創投,2010年,中歐創投成立了總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的長江國泓股權投資基金,此后改名為凱石長江。目前,凱石長江旗下共有4只人民幣基金,分別為中歐成長型基金(2億元)、雅戈爾產業基金(20億元)、長江國泓股權投資基金(50億元)和無錫領峰創投基金(3億元)
《投資者報》:你們的投資范圍是什么?
李春義:我們的投資領域集中在先進制造、醫療健康、節能環保和現代服務業行業,當然對于電子商務也會進行關注。
在我看來,電子商務的確是未來發展方向,但很不好投。首先,需要找到領域內一些關鍵節點,如電商平臺,一旦投資成功收益當然很高, 但不可能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會。其次是找品牌,需要在電子商務領域跟蹤一些具有一定標準化、產品適合在線銷售的企業。還有就是第三方支付和綜合性的物流服務,這兩個節點我們已經投資了銀聯商務和發網。
我們也做一些早期項目投資,在企業剛成立不久,還沒有盈利的時候就進入了,現階段我們主要目的還是積累經驗和資源。對我本人,我偏好處在成長期的項目,當然也有Pre-IPO項目,我們在上市前介入。
《投資者報》:你們在上市前介入,是否違背投資道德?屬于“搭便車”?
李春義:我不這么認為。我們投資一家企業,首先要跟企業家進行思想上的溝通,而不是拼價格。只有大家對企業未來發展目標、方向等重大問題達成共識我們才會投資,當然價格也不能太離譜。如果企業家要用價格標準來選擇投資機構,這樣的企業我們也不會投資。
《投資者報》:上海凱石投資管理公司(下稱“上海凱石”)在二級市場的業務很多,凱石長江和上海凱石是如何配合的?
李春義:的確如此,上海凱石在定向增發及股票投資方面的業務很多,其總經理陳繼武是公募基金出身,他現在也依然關注這方面的投資。不過,在PE投資決策上,他也會參與,是我們的投資決策委員之一。
上海凱石二級市場研究員會給我們一級市場的投資帶來幫助。但是在具體投資上,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還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我們會認真借鑒他們的研究成果,然后自己做盡職調查,最終獨立做出是否投資企業的判斷。
《投資者報》:凱石長江從事PE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李春義:我們非常重視企業的發展戰略方向和在行業內所處的關鍵節點;看重支撐企業成長的關鍵要素和長期價值,而不單純看過去的業績;關注企業家團隊的道德感和責任感,我認為企業家應該具備利他思想;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能夠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擁有這樣“境界”的企業家在發展中“至少不會太離譜”。當然,我們也愿意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
《投資者報》:你們跟雅戈爾之間是如何合作的?
李春義:我們的融資很大程度上還沒有市場化,雅戈爾集團還是資金的主要來源。不過具體在公司內部,我們是嚴格按照LP與GP(基金管理人)來分工的,決策也相對獨立。
《投資者報》:你怎么看待雅戈爾的投資?
李春義:雅戈爾想實現的是通過投資將其做實業的經驗進行傳承。對于投資,在我看來,他們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雅戈爾主營業務通過收購其他公司,從而實現主營業務的穩定發展及增長。
第二步,通過投資地產擺脫主營業務單一的困局,實現兩條腿走路。雅戈爾1993年就開始涉足地產,通過旗下自建物業的形式,使雅戈爾服裝店可以享受免費的租金業務,二者相輔相成。不過那個時候房地產并沒有現在這么活躍,更沒有給雅戈爾提供充沛的現金流,簡單說,它只屬于雅戈爾從戰略角度進行的產業布局。
第三步,即通過金融投資,實現收益最大化,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從我的角度來看,其主業+地產+金融模式運作得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