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兒八經的展評,不應只是展覽露臉的平臺,也不該是不慍不火的描述。自說自話也好,備受抨擊也罷,既然來評論它,無論好還是壞,都必須立場鮮明,并有其站得住腳的理由。小展評欄目自本期開始改版,分好評、中評和差評3個等級,沒有十分完美的展覽,也沒有一錘定音的主觀評判,藝術家、策展人、畫廊和機構每多一份努力,就多一點得分。當然,得分高下與成功與否并無直接聯系。
評分標準
共5項評分標準
每項滿分為10分
最終得分為每項的平均分
滿分為10分
8分以上為好評
6-8分為中評
6分以下為差評
A展廳布置硬件設施、布展創意、作品呈現
B作品質量創作技法、材料運用、作品面貌
C策展理念展覽主題、作品關聯、學術探討
D 自我突破展覽重要程度、自我藝術思考
E機構宣傳前期籌劃、形象包裝、畫冊制作、媒體公關
今日美術館: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個展8.3分
A:8分 B:8.5分 C:8分 D:9分 E:8分
介紹
一向以“女性身體創作”為主線的向京背離了個人化的創作姿態,轉而關注“處境”這一主題。“這個世界會好嗎?”這便是向京拋給觀眾和自己的問題。在展覽兩個系列中的“雜技”部分,向京從雜技表演的技能元素中抽取了“托舉”和“柔術”兩種,造型的夸張折射出雜技“反人性”的一面。這種境遇推而廣之進行聯想之后,似乎世界難有讓人滿意之處。但反觀另一個系列“動物”,馬、海象、綿羊、大象……每個動物看上去都栩栩如生,但是又糅合了藝術家獨特的想象力,它們擬人化的眼神、或坐或站的姿態、滿富詩意的造型,不免讓人心生柔情,似乎這個世界遠未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點評
從女性到動物,向京以這樣的方式完成了她創作的轉變,她說這個展覽是她創作生涯中最艱難的一次,但從結果來看,無疑是柳暗花明。
地壇公園:青年藝術1008分
A:8分 B : 8分 C: 7.5分 D: 8.5分 E: 8分
介紹
“青年藝術100”是一個長期的項目,9月22日的啟動儀式即第一次展覽,100位出生于1975年之后的藝術家共展示了300多件作品,涵蓋當代藝術的各個門類,在隨后的一年內,這些作品將會巡展至廣州、上海、無錫、香港等地,并將在項目末評選出“年度青年藝術家”等獎項。組委會邀請了11位評委進行評議,確定每年度項目的最終入圍名單,這些評委包括策展人、批評家、藝術家、媒體人及其他美術工作者,基本沒有偏離時下的審美標準。
點評
從第一次展覽的反饋情況來看,現場反映活躍,作品面貌豐富,最大限度地匯集了目前為人們所知的青年藝術家,不失為畫廊和藏家們挖掘新秀的一個好去處。
藝美畫廊:江山勝景—鄭在東個展 8.3分
A:8.5分 B :9分 C:8分 D:8分 E:8分
介紹
使用西方的油畫語言探索東方的水墨畫意境,是人們對東西方繪畫進行研究的最普遍方式。鄭在東的作品也不完全停留在探索這個單一問題上,他的最珍貴之處,是真正做到了身體力行,并畢生追尋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做電影出身的鄭在東酷愛賞玩古董,癡迷于宋瓷,自在于茶道,流連于書香字畫,行筆于山水之上,這正是藝美畫廊一直推廣的“藝·境”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點評
洋為中用、中學西用的范例都多了去了,韓國藝術家鄭在東的畫用西方技法解讀東方意境,在國際市場上是一種比較討巧的形式。
品畫廊:新天使—李庸白個展8分
A:9分 B :8分 C:7分 D:8分 E:8分
介紹
韓國藝術家對材料和媒介的運用向來不弱,在這次展覽中,李庸白使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充滿激情的藝術實踐,帶給觀者一個可進入的場景。他的裝置要么炫到你,要么震到你,主要都在呈現他對圖像的藝術化運用。
點評
將這個出生于1966年的藝術家的作品與他的時代背景聯系起來,會發現他比很多人走得超前。
中央美院美術館:超有機7.9分
A:8分 B:8分 C:8分 D:7.5分 E:8分
介紹
CAFAM泛主題展計劃每兩年舉辦一屆,參照國際通行“雙年展”的架構、機制及特質,立足于開闊的當代文化視野,以中國文化情境及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平臺為依托,探索藝術策展及展覽呈現的方法論和文化性,深入歷史和人文的問題探詢,而突出當代藝術的創造力和精神品質。
點評
當代藝術似乎是在一種什么都可以的、無限制的限制下轟轟烈烈地展開著,“超有機”正是詮釋了這個立體維度的藝術模式。
三影堂:冰+煤 7.6分
A:8分 B :8分 C:7分 D:7分 E:8分
介紹
該紀實攝影展是“一次對我們的環境的攝影探索”,涵蓋了來自亞洲、歐洲和美國逾三十位藝術家的作品,多有名家、名作參展,由紀實攝影師蘇珊·梅塞拉斯和策展設計人耶羅恩·德·弗雷斯共同策展,合作圖片社包括中國照片檔案館、馬格南圖片社、美國國家檔案館等知名機構,從各方面來說都可謂陣容強大。
點評
展覽現場的設計在很多細節上不同于以往常規的攝影展,三影堂負責人榮榮對記者說這很好地說明“攝影展不只是把照片掛在墻上就可以了”,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過多地引導觀看容易把好作品的展覽變得像個科教展。
紅星畫廊:寫生精神—楊飛云師生作品展7.5分
A:7.5分 B :7分 C:8分 D:7分 E:8分
介紹
這個展覽是由德美藝佳主辦的“名師與我們”系列展覽的項目之一,展出的畫作是楊飛云和他的學生們在山西師家溝的百年窯洞式民居群創作的寫生作品。寫生并不是楊飛云師生最典型的作品,卻反映出他們會繪畫的探索,對生活的真實、鮮明的表達。
點評
盡管學生的作品在技法上并不那么純熟,思想上也不那么有高度,但這種師生聯展的方式拉近了名家與普通藝術家的距離,了解師生在藝術傳承和發展中的脈絡與成就,發掘新生力量,對藝術家和主辦方來說都是安全和可靠的。
中國美術館:閱讀記憶—趙大陸油畫個展 7.5分
A:8.5分 B :8分 C:6分 D:7分 E:8分
介紹
作為曾經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中的一員,趙大陸此次將50余幅作品以“肖像”及“兵團系列”組合成為“閱讀記憶”。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主題構成了這次個展,畫作本身充分地表達了趙大陸最真實的情感。巨大肖像畫里的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曾對他產生過影響;而兵團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也被他用現在這種方式表現了出來。展覽當日,眾多兵團戰友前來助陣,而戰友兼知名編劇鄒靜之也講述了和趙大陸多年的情誼。"
點評
作為曾切身體會過知青兵團生活的畫家,趙大陸的有感而發引發了大齡觀眾的共鳴。
索卡藝術中心:引領風騷——北京索卡十年#8195;7.3分
A:8分 B:8分 C:7分 D:6分 E:7.5分
介紹
不知不覺間,北京索卡藝術中心成立已有10年時間,而這10年,正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從萌芽起步到發展壯大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索卡藝術中心也見證了這一歷史。展覽分為“回顧歷史”與“開啟未來”兩部分,前者以20世紀大師為主線,不乏安迪·沃霍爾、草間彌生以及中國第一代留歐藝術家林風眠、秦宣夫、顏文樑等人的作品,后者則以索卡合作藝術家為主線,云集了國內當代藝術家中的佼佼者。
點評
參展藝術家的名頭足夠響亮,而且索卡在展品選擇和布置上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但回想起這10年,很多畫廊在北京來來走走,索卡藝術中心成立10周年更大于展覽本身的意義。
美麗道藝術中心:觀止7.2分
A:8分 B :8分 C:6分 D:7分 E:7分
介紹
這次展出的陳顯棟、王昌楷、黃冠余三位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各異。陳顯棟用筆觸和色彩在畫布上寫詩,傳達的是熱愛生活、積極有為的心情。比起老師吳冠中來,王昌楷的藝術似乎更“拙”、更“實”一些,沒有那么機智,有點“笨”和“重”,也沒有那么抽象,但這確是他可愛的地方。黃冠余的畫極其單純,在《荷蓮清凈》中他完成了油畫從西方蛻變到東方傳統藝術體系的過程。
點評
黃冠余的作品是此次展覽的最耀眼之處,他畫的新荷、殘荷,畫面單純明晰,氣魄非凡,由于沒有名家師承關系,他的畫作與僅僅100多萬的價格實際上并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