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繁榮的服務業是城市蓬勃發展的象征,合理的服務業發展策略對于服務業落后的資源型城市來說至關重要。文章簡述了唐山市服務業的發展歷程,將唐山市服務業發展現狀與其他五市進行了比較,同時對唐山市服務業分行業空間集聚度進行了分析,在定性與定量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唐山市在城市轉型期間的服務業發展策略。
【關鍵詞】發展歷程 發展狀況 空間集聚度 發展策略
一 研究意義和背景
服務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是城市系統正常運轉的保障。城市是服務業發展的載體,服務業影響著城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服務業與城市的發展相輔相成,發達的服務業是城市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服務業取代工業成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發達國家,隨后這種趨勢向我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擴散。我國服務行業發展程度呈現由東向西階梯狀遞減趨勢及東部地區服務業發展程度明顯高于中西部;中部強于西部,但差距不大。另外在我國,無論是東、中、西部地區都存在一些與本區域其他城市相比的服務業發展洼地城市,這些城市多為資源型城市,服務業發展落后是所有資源型城市的共同特點。2007年我國有資源型城市156座,截止2009年枯竭資源型城市已達到44座,城市轉型對于每個枯竭和即將枯竭的資源型城市來說已經迫在眉睫。從服務業在城市發展中所占的地位來看,如何使資源型城市在轉型過程中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是城市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
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關鍵在于產業的升級、創新和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資源型城市的成功轉型必須依靠合理的城市服務業空間結構和服務業存在形態。唐山是依煤建市,因鋼興市的典型資源型城市。根據車曉翠的評定標準,唐山正處于資源型城市成熟期,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城市服務業快速發展對城市轉型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 唐山市服務業的發展歷程
1.城市形成和發展時期(1878~1949年)
唐山起源于小村莊喬家屯,喬家屯的集市成立于1874年,這個集市就是唐山商業的開端,它為附近居民提供簡單的商業交易活動。1878年開平礦務局正式掛牌設局,隨后又形成了唐山機車車輛廠和啟新洋灰公司等大型企業。企業工人的增多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條件。1907年京奉鐵路通車,使市區內鐵路沿線的商業、服務業得到繁榮發展。
2.新中國成立初期至地震前(1949~1976年)
新中國成立后,在國家計劃經濟體制下,唐山的城市性質被確定為“重工業城市”。1959年,唐山市城建委編制了《唐山市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方案》。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城市性質,即“市區以采煤、鋼鐵、陶瓷和機械為主”。隨著城市性質的確定,城市產業的發展開始有所傾向,這一時期第二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服務型行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雖然在1953年和1959年出現了24.38%和20.41%兩個高峰,但基本上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
3.震后恢復期(1976~1980年)
新的城市規劃將唐山市分為老市區、東礦區和新區三部分實行組團式發展。其中明確老市區服務業集中布局在接近住宅區幾何中心的位置,除此在每個居住區零散分布與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震后幾年城市還處在重建過程中,各種城市基礎設施不盡完善,服務業先天發展條件不足,這使得此時唐山的服務業生產總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繼續下滑,直至1980年下滑到建國以來最低點10.66%。
4.城市重建到城市轉型期(1981年至今)
唐山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支柱產業以重工業為主,這些產業在給城市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破壞了城市環境,環境的惡化影響了城市的對外形象,致使城市在引進外資和項目時不具備優勢,嚴重的威脅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城市轉型勢在必行。產業結構轉型是城市轉型的核心,發展服務業是產業結構轉型的關鍵之一。在城市轉型的動力作用下,唐山的服務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和特點:(1)唐山現已形成商業性服務中心四個、商業街九條;(2)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重點行業,如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旅游業、金融業發展成效顯著。
三 唐山市服務業發展定量分析
1.唐山市服務業主要指標和其他城市的對比
服務業生產總值比重和從業人員比重是衡量城市服務業發展狀況的主要指標。本文數據來源為2008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文章選取了石家莊、邯鄲、大同、鞍山、遼源五個城市與唐山進行比較。其中石家莊作為河北省省會,服務業的發展相對省內其他城市來說更加綜合、完善;邯鄲與唐山為省內同級城市并且具有相似的城市發展歷程,同屬資源型城市;大同、鞍山和遼源為周邊省資源型城市,和唐山一樣都處在資源型城市轉型期。六城市在服務業生產總值比重和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方面的差異如圖1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石家莊作為省會職能城市其兩項指標要明顯高于其他資源型城市。從服務業生產總值比重來看唐山(36.5%)低于大同(43.87%)、鞍山(40.72%)、遼源(39.62%),高于邯鄲(34.2%);從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來看唐山(39.14%)低于大同(42.42%)、遼源(39.57%),高于邯鄲(38.61%)、鞍山(36.74%)。可見唐山服務業發展水平與省內服務業發達城市相比差距較大,并且與同等資源型城市相比并無明顯優勢,甚至處于偏下的位置。
2.唐山市服務業空間集聚度分析
(1)研究方法。空間基尼系數是以Lorenz和Gini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由Krugman于1991年提出的用來衡量產業在區域空間分布的均衡程度的指標。公式為:
G=Σ(Xi-Si)2
其中Xi是i地理單元服務業生產總值占整個區域服務業生產總值比重,Si是i地理單元服務業某產業生產總值占整個區域服務業中該產業生產總值的比重。G的取值在0到1之間,G的值越大說明服務業中該產業在區域集聚程度越高。
(2)唐山市服務業分行業空間集聚度的特點。趙航將城市形成到城市功能空間各自分化劃分為五個階段。由這五個階段可以看出服務業多是由城市中心區發展起來,然后隨著城市發展的需要進而向周圍區域擴展,形成新的中心。唐山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具有服務業相對落后的特點,難以形成多中心集聚模式,所以在進行服務業分行業空間集聚度分析時選取唐山地區服務業相對集中和發達的市中心區和與中心區相鄰交通便利的郊區為研究對象,本文采用了該區域2008年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
從圖中柱形的高低變化趨勢來看可以將唐山市服務業集聚度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的空間基尼系數指數變化范圍是(0.013~0.035),包括交通運輸和倉儲郵政(0.013)、批發零售(0.014)、公共管理(0.020)、衛生社保(0.025)、教育(0.027)、住宿餐飲(0.035);第二級的空間基尼系數變化范圍是(0.057-0.079),包括環境及公共設施管理(0.057)、居民服務(0.064)、信息和計算機軟件(0.070)、租賃和商務服務(0.079);第三級的空間基尼系數變化范圍是(0.104~0.130),包括房地產(0.104)、金融(0.130);第四級是文體娛樂(0.169);第五級是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探(0.236)。
集聚經濟是城市空間結構發展的構造力。服務業是典型的集聚型產業,其通過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影響著城市空間結構的發展。通過上文分析可知唐山市區服務業分行業集聚度相對偏低,城市空間發展正處在服務行業不斷向中心區集聚和工業企業外遷階段,是資源型城市城市空間結構優化與重構的關鍵期,也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關鍵。
四 城市轉型期唐山服務業發展策略
從唐山市服務業發展歷程來看,唐山服務業伴隨著城市礦產資源的開發而興起,同時又因為城市的資源性而發展受限。城市轉型期是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絕佳時期,這一時期的服務業發展策略十分重要。通過對唐山現在所處時期和服務業發展狀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幾點服務業發展策略。
第一,依托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服務業。唐山地區的旅游資源不僅種類多而且資源質量好,其中自然旅游資源包括南部的沿海旅游資源和北部的山區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包括紅色旅游資源、市區的工業旅游資源、市域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以及宗教旅游資源。具體策略是依托資源做好旅游開發規劃,創造出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其次要加大對產品的宣傳,提高旅游產品知名度,吸引境外旅游資源;最重要的是提高與旅游產業相關的服務行業的質量,比如提高旅行社及其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積極發展交通運輸業、旅館業和餐飲業。
第二,依托交通優勢發展物流業。唐山擁有港口兩個、機場一個,多條鐵路干線交匯于此,同時比鄰北京和天津兩大國內物流中心,發展物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要完善物流網體系建設,合理規劃物流中心及更低一級的物流節點,使物流業服務范圍向橫向、縱向發展;其次要引進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培育出本地的物流企業,使城市在物流鏈中處于更加主動的地位。
第三,依托民間資本發展第三產業。唐山有著豐厚的民營資本及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但是他們的資本積累多是依靠資源型第二產業。通常只有企業規模大、人員專業化素質高、產品技術含量高的第二產業才能實現經濟效益和企業可持續發展,一般的民營資本很難達到這些要求。相比于第二產業,零售業、餐飲業、娛樂業等服務業由于其投資少、收益快的特點更易于民營資本的介入。如果政府采取一些積極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家將資金投資轉移到服務業中來,既可以維系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又能將更多的國內生產總值應用到服務業發展上來。
第一,吸引外來投資。由于受到資源型城市性質的影響,長期以來唐山市服務業發展思想以及模式一直處在封閉和僵化的狀態下。只有引入新的服務業經營模式和理念,才能搞活服務業發展,這就需要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優秀服務企業到本地投資。唐山有兩點吸引外來服務業投資的優勢:一是服務業待發展空間大,首先唐山服務業種類不齊全,且服務性行業數量少難以形成集聚效應和真正的服務業中心,對于新落戶的企業來說這樣可以避免競爭帶來的壓力,又可以提前搶占市場形成壟斷;其次最近幾年隨著房地產企業轉戰二三線城市,唐山的房地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城市原有服務業中心以及城市最新規劃的服務業中心興建起一批城市綜合體,這就為外來服務行業入主城市中心提供了更多空間資源;二是城市消費活躍度高,2007年唐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48.83億元,2008是809.76億元,2009年為944.27億元,到2010年達到1119.45億元。同時唐山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8年到2010年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而作為普通居民其收入的主要用途就是服務型行業消費。唐山要積極利用這兩點優勢在各類招商引資會上吸引外來優秀服務企業的投資。
第二,發展夜經濟。城市中勞碌一天的人們都希望在工作后能夠有一個合適的場所進行一天的休整,同時日常生活中的消費需求往往由于工作的關系而無法滿足。以往由于商家營業時間結束過早,且夜晚出行不便,使人們不得不過早回家休息,這也養成了人們夜晚不愛出門消費的習慣。
發展夜經濟主要策略有兩點:一是發展便利的交通,增強夜間安保措施,讓廣大居民放心出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唐山已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私家車,據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9月唐山載客汽車總量為67.6萬輛,占汽車總數的73.3%。在載客汽車中,個人車輛即私家車為62萬輛,占載客汽車總數的91.7%,這一點為發展夜經濟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相當一部分居民會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低碳出行方式,雖然唐山的公共交通線路日趨完善,但晚上收車早和缺少夜間交通線路的現狀仍然影響著居民夜晚出行消費,所以市政府應該積極與公交公司協商延長公交運營時間和開設夜間公交線路。同時公安部門要加強夜間安保措施,讓廣大居民放心出行;二是要豐富夜間消費產品,促使居民夜間消費。首先利用現有的大型購物中心,延長其營業時間,增加夜間產品優惠力度。其次合理規劃新形成或即將形成的大型消費場所。比如對萬達廣場、南湖美食休閑文化廣場等重點休閑娛樂場所的服務業產品規劃以及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的規劃;最后政府要出臺鼓勵性政策促使服務行業增加夜間營業時間和提高夜晚購物環境舒適度。比如對商家夜間水電費用的優惠、增加對公交建設的財政投入。
3.優化服務業城市空間結構
資源型城市的服務業空間結構都具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一是服務業依工業企業而建,服務業與工業企業往往交織分布在城市中;二是服務業分布零散、集聚性差,難以形成規模效益;三是在市域內,服務業過于單中心化,沒有形成多中心的服務業分布體系。
唐山市的服務業城市空間結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要解決服務業城市空間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加速工業企業向市區外搬遷,為服務業發展騰出寶貴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可以加強服務業的集聚度。這種搬遷不是簡單的搬出去,在搬遷前要做好新企業的選址和企業自身的升級改造,企業的搬遷是為新區域經濟增長增添活力而不是增加污染源;其次,要鼓勵市區內有實力的服務型企業向縣區擴展業務,早日打破服務業的二元化結構,形成市域內的多個服務業次中心,使服務業發展均衡化,以提升城市整體服務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治堂.服務業發展的國際視角及啟示[J].商業時代,2008(2)
[2]肖勁松、李宏軍.我國資源型城市的界定與分類探析[J].中外能源,2009(11)
[3]車曉翠.成熟期資源型城市續接產業發展研究——以大慶市為例[D].東北師范大學,2005
[4]閆永增.試論近代唐山商業的興起與發展[J].江蘇商論,2006(2)
[5]許琳琳.唐山市城市空間發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08
[6]趙航.產業集聚效應與城市功能空間演化[J].城市問題,2011(3)
[7]吳啟焰.從集聚經濟看城市空間結構[J].人文地理,199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