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民幣匯率變動造成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變動。人民幣升值可促進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改善、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我國的對外貿易條件,刺激進出口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適度的人民幣匯率升值有一定的必要性,面對人民幣升值應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出口企業應加強匯率風險管理,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匯率 人民幣升值 進出口 貿易
匯率也稱匯價,是開展國際貿易的重要調節杠桿,指以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匯率變動直接影響進出口的需求,改變凈出口;另一種途徑是匯率變化引起最終消費品和中間品的價格變化,從而改變國內價格,造成進出口貿易的變動。
一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理論影響
一國匯率下調,出口商在國際市場上出售商品所得外匯能夠換得更多的本國貨幣,使出口商獲利增加。同時出口商可能以更低的價格出口商品,增強出口商品的競爭力,擴大銷售市場,從而獲得更多的外匯收入和利潤。因此,匯率下調有利于擴大出口。對進口商來說由于匯率下調,購買等量價值的進口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國貨幣,即進口價格上漲,因而有限制進口的趨勢。因此,一般認為一國匯率下調將有利于擴大出口,限制進口,促進貿易收支的改善。
二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促進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改善和產業結構升級。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因為人民幣升值以后,與原料有關的進口商品價格會提高,對于那些需要投入大量原料,附加值低的商品必定帶來成本的提高,這樣的商品競爭力勢必減弱。所以人民幣升值的結果是可以控制附加值低和技術含量低的產品的出口。人民幣升值后我國可以更好地參與到世界的分工當中,利用其他國家的比較優勢和絕對優勢,調整、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用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產品代替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商品結構得到優化,通過優勝劣汰,提高企業真正的競爭力。
(2)優化我國的對外貿易條件。人民幣升值以后,我國的進出口商品結構得到改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自然提高,而本幣升值意味著外幣貶值,外國商品和原料的價格下降。從貿易條件的概念上看,貿易條件一定得到改善。
(3)刺激進出口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人民幣升值以后,出口商品的價格提高,可以抑制廠商之間低價無序的競爭。人民幣升值,我國商品價格提高,可以緩解美、日等國對我國的貿易制裁,為我國出口企業創造更好的國外市場,提高我國出口商品可以更好的占領發達國家的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獲得對外貿易增長的利益。即有利于改善我國參與世界分工的能力。
2.消極影響
(1)沖擊出口產業,帶來失業問題。人民幣升值的直接影響是導致進口增加。進口增加的直接影響是我國國內的一些產業會受到沖擊。在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下,外國商品價格降低,本國商品價格提高,本國產品幾乎完全喪失了競爭力,導致一些同類的產業因為沒有競爭優勢而被打垮。這些行業的破產會隨之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產生大量剩余勞動力,帶來再就業的壓力問題。失業問題的出現同時也一定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
(2)減少外商對我國的投資額。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外商直接投資的成本增加,出口商品的價格提高,商品在國外的競爭優勢減弱,外商直接投資的利益受損,導致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向發生變化,由產品市場向資本市場轉移,或者放棄對我國的直接投資,其最終結果是影響外商對我國的“三資企業”注入資金。三資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份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人民幣升值對外商投資產生影響的同時即是對我國整體對外貿易產生一定的消極作用。
(3)帶來通貨緊縮問題。人民幣升值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下降,使用進口商品作為投入原料的部門的成本降低。這些部門會競相降價,物價下降的趨勢會愈演愈烈。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通貨緊縮會加劇我國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國內的消費能力下降,貨幣政策失效。人民幣持續升值還會帶來人們收人的虛假提高和資產的虛增,這些都會誘使泡沫經濟出現,發生虛擬經濟的非理性膨脹,最終給宏觀經濟帶來更大的沖擊。
三 人民幣匯率適度升值的必要性
1.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內外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存在不平衡的問題。內外經濟不平衡主要表現為:進出口增長不平衡,順差持續擴大;內外需不平衡,經濟增長過分依賴外需,而內需,尤其是消費增長卻相對緩慢;資源配置不平衡,較多地集中于出口產業;產業結構不平衡,經濟和對外貿易增長主要依靠制造業;出口產品多為加工貿易;高物耗、高能耗的增長方式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的制約;進出口的大幅增長遇到了國際市場容量和資源能源供給的限制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用于出口生產的要素(包括能源、資源、勞動力和公共投入品)的價格和環境污染的代價等被低估。
2.存在內外失衡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出口企業都是走粗放增長的道路,依靠豐富廉價的勞動力優勢,出口的都是些中低檔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的產品都是高消耗、低附加值的。出口產品以定牌、貼牌為主,自有品牌少,企業賺取的只是少量的加工費,經濟效益低下,可持續能力比較弱。
雖然目前我國的一些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相對較高,但是他們的利潤卻是非常低的,很多出口商為了搶占國外市場都采取低價策略,形成了惡性循環。人民幣小幅緩慢升值會提高產品的價格,從而使得這些出口商的利潤增加,更重要的是可以改變企業過去一味靠低價打開市場的策略,促使企業走產品結構升級,拓寬產品附加值的道路。
四 人民幣升值的對策建議
1.優化產業結構
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改變出口產品的結構。我國出口產品多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核心競爭力,利潤有限。人民幣升值會引起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上漲,使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下降,以廉價勞動力生存的大量中小型加工制造行業將面臨倒閉的命運。為此,我們應該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完成勞動密集型產品向技術密集型產品的轉變。
合理調整有限資源在各個行業間的分布,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同,高新技術產業具備核心競爭力,受人民幣的沖擊較少。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2.擴大國內市場需求
保證經濟增長的根本途徑是擴大內需。我國人口眾多,經濟不斷增長,人均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國內有著潛在、龐大的消費市場。要真正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向“以內需為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轉變。
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應該不拘一格,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工人的工資水平,使廣大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得到切實的提高。收入提高了,才會切實拉動需求的增長,促進宏觀經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3.出口企業加強匯率風險管理
出口企業要重視匯率風險,把應對人民幣匯率升值作為經營管理的一項重大事項擺在當前議事日程上,尤其要關注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幣種的匯率變動,研究人民幣升值對本企業出口產品的影響程度。要樹立正確的防范匯率風險的理念,以保值的心理而不是投機的心理對待匯率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崔民強.人民幣匯率與中國對外貿易結構調整研究[D].四川大學,2007
[2]盧向前.戴國強.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1994~2003[J].經濟研究,2005(5)
[3]殷德生.中國貿易收支的匯率彈性與收入彈性[J].世界經濟研究,2004(11)
[4]楊帆.人民幣實際匯率研究[J].管理世界,1999(5)
[5]余林.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與我國對外貿易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5
[6]王學鴻.利用外資績效.克服消極效應[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