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只能自我救贖,不能看著自己倒下去。我很欣慰,十幾年前提出了‘華翔汽配,走向世界’這八個字,如今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海外并購,讓它不再停留于口號。”68歲的華翔集團董事局主席周辭美說到此,聲音驟響。
從80年代初力挑瀕臨倒閉的街道小廠,到沖出大小3000余家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圍困,再到走出寧波收編英國名企勞倫斯和捷豹路虎真木中心、整合德國Sellner公司與美國北方刻印集團,強烈的生存危機意識、發展意識驅動著周辭美腳不停歇,內生增長同時加速外延并購。“汽配行業正朝著高端化發展,要想加快發展并壯大企業,并購是必經之路。否則一旦被‘低端鎖定’,將陷入可怕的價格陷阱。我們正以最快速度沖入國際高端汽配領域。”
不派人,換機制
“企業的病根只有員工最清楚,空降管理者只會激化矛盾,最主要的是用民營企業的思維激活他們,將員工、企業與國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華翔集團的并購之路開啟于2000年,出資2000萬元收購了鐵嶺市國營陸平機器廠,被喻為“闖關東”。
“當時有很多爭議,有很多人認為已經虧損的陸平是巨大的包袱,但我看中它是軍工企業基礎好,產品直供軍方,中間環節少,在市場細分中,產品有特色,新產品開發有潛力可挖,于是力排眾議。”
希望收購“陸平”的不僅僅是華翔,但是周辭美承諾:不讓“陸平”一名員工下崗,讓其脫穎而出。
彼時的“陸平”車間里工人們都赤膊上陣;角上有柴油桶搭建的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