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
擺脫投機者,遠離短期主義
短期主義會對公司自身以及投資者造成負面影響,追求短期收益的公司常常被批判,甚至當前金融危機的部分誘因也在于此。不過,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短期主義并不像想象的那樣普遍,過去人們的論斷太武斷,其實很多公司都在努力以長期增長為管理的最終目的。
這項研究主要關注以下問題: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是不是會吸引某一特定類型的投資者?投資于這些短期主義公司是否比投資于關注長期目標的公司更加危險?
1.事實上,短期主義的公司股票收益率波動更加劇烈,預估的普通股成本也更高——風險更大;其往往會吸引短期投資者(投機者),而這也在同時給公司管理層帶去極大的業績壓力。
2.追求長期目標的公司確實存在,這些公司的股票收益率和資本成本通常較低。關注自身資產組合波動率的投資者應該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充分考慮目標公司是否存在短期行為。為此,投資者需要更多數據來分析單個公司的管理目標,是偏向于短期還是長期。
3.很多公司領導總是抱怨市場的短期傾向,他們其實也是被一種大眾觀點所迷惑了。事實上,投資者也有長短期之分。而公司追求短期利益的行為恰恰會給它們帶來短期投資者,進而加劇公司的短期行為。
因此,傳遞長期愿景、提供定性定量的信息是成就可持續組織、贏得長期投資者不可或缺的部分。譬如采用綜合性報告,提供囊括公司經濟、環境、社會表現以及治理架構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向投資者完整地描繪公司的長期打算。
此外,通常情況下,規模大、成長快、利潤高的公司更傾向于追求長期價值。反之,那些處于不穩定行業或者現金科目變動比較迅速的公司更容易出現短期管理行為。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白手起家不如當“修補者”
想成為企業家不一定要白手起家,買下一家合適的公司“修修補補”可能更好。很多企業家非常擅長運作已經成立的公司,令其發展得越來越好,最終取得的成功通常不比那些創業企業差。
尋找到恰當的公司是一項極富創造性的行為。企業家最好首先設定搜尋標準。就像買房一樣,專業而系統地弄清想要進入哪個行業,什么地理位置等。其次,花一定時間自省,誠實地面對自己。第三,獲取他人的指導和建議。周圍最好有人能看著你的眼睛說,“這家公司確實不錯,但不適合你”。如果你能找到一家公司,并且很清楚接下來需要做什么:是順應發展還是扭轉重來等等,那么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找到適合的公司后,投資人并不難找。在尋找投資的時候,與其寫滿商業策劃書,不如制定一個行動方案:要去哪里收購公司?前一百天或者第一年的行動步驟是怎樣的?一旦行動方案完成,就能從中抽取足夠的數字說服潛在投資者、銀行家來支持這項交易。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家還能夠測試該項目的可行性。
當然,并購期間也可能存在不少陷阱。首先,目標公司以及管理層的語言類別或者生活方式應該納入考慮,畢竟,在工作環境中保持舒適感對于未來的成功也很重要。其次,不要太著急開始。尋找到合意的目標可能要花費18到24個月,不要急切地接受看起來不錯但對于自己卻并不完美的機會。最后,對年輕的經理人來說,比起收購一家有問題的公司,不如選擇一家財務健康、現金流狀況好的公司。這樣一來,即便在管理中出現小失誤,也不至于面臨破產。扭轉乾坤聽起來很酷,但也危險。
雖然企業收購無法向創立企業那樣帶來威信名望,但其他部分是一樣的:人才、艱苦工作、愿景和領導力的復雜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