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中國與各國之間文化交流、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各行業對具備專業知識及懂英語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這是中職英語教育所面臨地新挑戰。中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地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是廣大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由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中職英語教學要實現的教學目標之一。然而,大部分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存在畏懼的心理,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和信心,過分依賴于教師和課堂教學,學習主觀能動性較差,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中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對自主學習的基礎理論和涵義理解的基礎上,依據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探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自主學習的基礎理論和定義
自主學習又稱為自我指導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其基礎理論來源于西方的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理論。(龐維國,2003,30-38)。我國是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對自主學習進行研究,主要是沿用西方的人本主義理論、社會認知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Henri Holec是比較早倡導自主學習的西方學者之一,他把自主性定義為“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Huttunen (1986)把自主學習看成是某種學習行為,學習者單獨或集體負責學習的計劃、監控和評價;Little(1991)認為自主學習“從本質上說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心理關系問題,即一種超越、批評性的思考、決策、以及獨立行動的能力”;Cotterall(1995)認為學習自主性是學習者展示出的使用策略控制自己學習的程度;Benson(1997)把自主學習定義為“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我國學者王篤勤綜合國內外研究,把它定義為“根據自己的情況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監控學習計劃的實施以及技能的運用和發展,自我檢查評估,逐步發展”。因此,自主學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學習的內因,它決定了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可能和限度。
三、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和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構建中職英語教學新模式
建構主義的教育理念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知識和能力的獲得永遠是主體構建活動的結果,而不是被動吸引的結果,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們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過程轉變為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扮演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幫助者。同時,也應注意營造輕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活動,增加課堂師生間互動和學生應用英語機會,如讓學生圍繞課文主題展開討論、做英語游戲、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等。
2.重視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中職學生大部分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畏懼、意志不堅強、缺少興趣,這都是阻礙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障礙。針對這些教師可以實行分層教學,給予學生不同程度的學習活動。如對話練習,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根據訓練要求編排對話;對于語言能力差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反復朗讀或背誦,以此增加詞匯量,加強語感。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學習內容,合理設置學習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有機會體驗成功。學生一旦有了成功的體驗,其學習的自信心就倍增,其自我效能感也會隨之提高,而自我效能感恰恰是影響他們自主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因素。因此,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不同種層次的英語課外活動和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體驗成功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而且他們也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去接受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從而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
3.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學習策略培養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并鼓勵學生順利地達到學習目標并能取得進步,最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調控能力。但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使現在大多數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很少考慮學習策略,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自己學習策略的有效性很少進行反思和評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及時、有意識地、系統地進行相關指導與訓練,培養他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獨立使用學習策略,合理選擇與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逐步了解并掌握各種學習策略技巧。使學生能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和反思,讓這些學習策略真正轉化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結語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個學生只有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其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中職學生來說,其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顯得特別重要,這是培養他們終身學習能力的需要,也是社會對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素質要求。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的英語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激發其內因,通過學習策略培養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使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成為一名真正的獨立、自主、有效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0-38.
[4]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