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庭上行
中檔酒店時代來臨?
編輯/本刊記者吳曉燕
曾經被視為\"雞肋\"的中檔酒店眼下正成為主要酒店企業追逐的\"香餑餑\"。近日,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集團--漢庭酒店集團高調公布旗下中檔酒店品牌全季酒店的發展計劃及新全季品牌定位。漢庭表示,全季至2012年底將新增30~40家門店。預計今后每年新增門店數將在50家左右,同時在2~3年內總規模達到200余家門店。不只是漢庭,包括錦江之星、如家和格林豪泰都推出了中高端品牌。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目前40%的入境過夜旅游者和25%的國內過夜旅游者在旅游住宿產品上愿意選擇中端酒店,中國中端酒店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億人次。一個中端酒店突破與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正在到來。
酒店行業專家侯濤:目前大陸市場的中端酒店還是以單體酒店為主,全國性品牌很少。中端市場是一個空白,這個市場的競爭和幾年前經濟型酒店的競爭類似,還處于一個擴大地盤的階段。未來幾年這個市場會有很大的增長。
如家連鎖酒店CEO孫堅:很多企業是以地段及房租的便宜或貴,來定位是走中高端還是走經濟型,但這不是定位的基礎。我們要清楚市場的真實需求在哪里。如中高端客人會有更多商務需求,對酒店會務、設施的要求更高。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高端商務酒店規模和投入會偏大,所以我們不要太過追求數量,開店速度不宜過快。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
電商
亂象之下不破不立
編輯/本刊記者張可慕
國內電子商務業正面臨一場混亂的洗牌:職業經理人頻頻跳槽,當當網、國美等先后合縱連橫。這一連串零碎事件的背后,隱含著同樣的一個背景:電商行業的\"寒冬\"效應正在發酵,有能力做出應變的正加快部署,抓緊時間\"修身\"。
《新快報》:國內電商網站要挺過\"寒冬\",拉幫結派是一個方向,因為只專注在一個垂直領域的B2C網站無法在\"寒冬\"獲得足夠生存空間,只有橫向聯合成為綜合性網上商城才有一線生機。
中國藥店:圈錢、炒作、上市,電商三段論并沒有錯,但零售業的本質始終應深藏其中,研究市場需求、商品、服務、陳列、定價,研究供應商、消費者,更要做成長線,才能做成真正的品牌。
當當網CEO李國慶:永遠要有\"過冬\"的錢,在略虧與高增長之間求平衡。當然,即便是\"冬天\",保持不低于平均線的增長還是必要的,所以價格優勢還不能丟,顧客體驗也不能丟,還要不斷改善顧客體驗。
珂蘭鉆石副總裁王雍:要想安然過冬,電商需在三方面做調整:首先要改掉電商現在的壞毛病,避免掉進\"廣告陷阱\";其次要回歸傳統,恢復電商的優良傳統--性價比和服務是電商賴以生存的根本;第三要尋找新的支撐點,創造新的營銷模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當當網已逐步向百貨模式進行轉型,其店中店模式是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重要嘗試。淘寶商城的發力及樂酷天上線,京東開放平臺戰略的提出,tmall域名的正式啟動,都是這些電商大佬創新營銷模式的努力。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
林書豪
體育品牌最新\"獵物\"
編輯/本刊記者康迪
2月5日之前,幾乎沒有什么人知道林書豪是誰。當這位華裔籃球小子把他在NBA創造的奇跡延續到七連勝之后,一炮而紅。而他儼然成為最強勢的題材概念。但凡和其沾邊,價值或多或少向上浮動。中國國內幾大運動品牌或明或暗放出消息,來打林書豪\"擦邊球\"......在商業價值上,\"林來瘋\"的短暫爆發,恰逢姚明退役后的空白期,這給企業巨大的想像空間。
《中國經營報》:2010年8月,耐克與林書豪簽約3年,當時林雖身處低位,慣于進行長線投資的耐克團隊還是發現了其商業價值,并派出專業團隊為其進行專業服務和營銷預熱。現在看來,這份代言合同具有排他性,包括基本裝備代言以及出席活動等一系列全方位代言,幾乎切斷了其他運動品牌與林合作的可能。
匹克董事長許景南:其實林書豪進入我們的視野已有兩年,大家都是福建人,同根同源,他將是繼姚明之后最有市場號召力的球星之一,更是體育運動品牌夢寐以求的優質資源。
《投資者報》:\"實際上,匹克邀請林書豪代言就是一場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坦言。匹克的這場秀還是比較成功。不僅匹克的曝光率迅速上升,在股票價格上也有一些正面表現。
奧美公關體育營銷總監強煒:一場比賽讓一個人爆紅這種現象并不少見,李娜在法網之前粉絲只有30萬,但在法網之后其粉絲暴漲10倍?,F在眾多品牌商哄搶林書豪很正常,這既是一種投資也是一種投機的行為。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
新iPad來了
新傳播平臺崛起
編輯/本刊記者康迪
3月16日,蘋果\"新iPad\"如期在美國、加拿大、香港等11個國家或地區開始上架銷售。盡管媒體對\"新iPad\"市場評價不如預期,但是其巨大銷量和革命性的模式正在改變原有的IT產品結構及人們的使用習慣。2011年第四季度,iPad銷量為1540萬臺,超過任何一個PC廠商銷售的總數量。
蘋果現任CEO蒂姆·庫克:我想先談談\"后PC革命\"(Post-pcrevolution),蘋果現在正是引領這場革命的先行者。在當今世界,個人電腦已經不是人們數字世界的核心,而僅僅是一款通往數字世界的設備。人們最常使用的設備應該更為便攜、更為個性化,并且要比PC更易于使用。
《福布斯》網站:盡管iPad銷售成績斐然,但到目前為止,平板電腦廣告帶來的營收卻令人啞然,不過隨著蘋果推出新一代iPad,情況將會發生改變。因為它速度更快、屏幕更出色,為更好實施互動廣告打下基礎。
Marketing Evolution營銷分析公司CEO雷克斯·布里吉斯:因為平板電腦占領市場的速度之快,讓廣告主、廣告商及廣告機構措手不及,他們沒有在平板電腦廣告方面大舉支出--而這是一個錯誤。
《成功營銷》:貼身、高端人群、娛樂時間、高質量交互界面,加之這個平臺正在降價增量,消費人群愈多,在iPad這個平臺上,做推廣的潛力其實是無窮的,你懂的!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
喬丹
斗喬丹
編輯/本刊記者吳曉燕
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日前對中國喬丹體育有限公司(簡稱喬丹體育)提起訴訟,稱該公司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蓄意使用他的中國名字來誤導中國消費者。在IPO前夕,這場訴訟糾紛讓喬丹體育一時成輿論焦點,引發了業界對\"民族品牌如何自立\"的重新思考。
與喬丹體育恩怨未斷的耐克公司也在近日發表聲明稱\"支持邁克爾·喬丹起訴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十年前,耐克公司就對喬丹體育標的部分商標提出過異議,但均被駁回。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借用\"喬丹\"這個名字,也許能節省掉很多市場營銷的品牌經營成本,但是長久下來,尤其當經營者不再僅僅追求短期利益時,\"品牌原罪\"終將爆發。
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主任馬繼龍:耐克等國際大品牌壟斷中國一線城市的格局已經被打破,中外品牌將\"搶食\"體育用品市場蛋糕,本土企業若想立足關鍵要加強品牌建設。而且要打造專屬文化,用文化牌打動消費者。
某業內競品高管:\"喬丹告喬丹\"這事兒做好了是三贏--耐克從此可理清并明確自己\"喬丹\"系列的高端產品產權的地位;喬丹本人獲得經濟補償;喬丹品牌借此為品牌最終定位,產權一錘定音。
每日經濟報道:喬丹運動鞋品牌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這個事件,創造一次成功的事件營銷,將壞事變為好事。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
京東\"授權門\"
奢侈品網購問題多
近日,施華洛世奇因不滿電商平臺打亂自己的價格體系,向京東商城等電商網站公開叫板,稱\"目前為止沒有在中國地區內授權任何網站銷售施華洛世奇的產品\"。
這是繼天梭表向電商網站\"開火\"以后,奢侈品品牌與電商網站的再一次正面沖突。之后,路易威登、古馳、寇馳、普拉達等諸多奢侈品品牌也相繼表示,未向京東商城授權經營。
此次\"授權門\"事件,讓京東商城等電商企業站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此前,已有呼哈網、網易尚品、品聚網這幾家奢侈品電商身陷囹圄,以倒閉收場。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京東此次涉嫌侵權從根本上看是觸犯了奢侈品廠商的利益,而這種利益的權衡將是解決線上、線下渠道協調的關鍵,也是奢侈品行業走向電商領域的關鍵。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婷:簡單將電商與奢侈品二者疊加在一起,以大眾電商的操盤路徑來經營奢侈品,注定要掉入\"低價漩渦,信譽危機\",最終將自己逼向死胡同。
《第一財經日報》:施華洛世奇的舉動打的不是\"假貨\",而是借機給經銷商施壓。這與之前天梭排斥當當在網上銷售其商品異曲同工。根本原因是線上渠道觸犯了傳統品牌商的商業利益。
《中國經營報》:奢侈品牌對B2C采取姑息的態度是因為目前網購市場還沒有沖擊到實體門店的銷售。一旦超過了一定的警戒線,奢侈品廠商必然會采取行動。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
麥當勞
3·15PK粉絲群?
編輯/本刊記者吳曉燕
央視3·15晚會是很多企業的\"滑鐵盧\"。但今年被3·15揭丑的麥當勞,結局似乎不同:各地記者走訪麥當勞,發現生意依舊火爆;在互聯網輿論上,不少人主動為其辯護,甚至有好事者在微博上發起\"信央視還是信麥當勞\"的活動。
《南方日報》:為什么麥當勞沒有重復雙匯覆轍?一方面,麥當勞品牌實在夠強大,消費者已經形成慣性依賴;另一方面,其擁有強大的\"護城河\"效應。一家優秀而值得長期投資的企業,應該擁有寬闊的\"護城河\",不需要同競爭對手進行價格廝殺保持足夠的利潤率,對一些利空事件也能得以快速消化而不會傷筋動骨。
上海正見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崔洪波:被曝光品牌中,麥當勞第一個站出來回應,其官方微博聲明被廣泛轉發,至少從回應速度和態度上,已經獲得媒體響應。社會化媒體一方面讓危機蔓延的范圍無邊界,同時也給了品牌快速回應、在最短時間弱化危機影響的機會,就看你如何去應用。
@putting:上央視3·15晚會,對于品牌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而在社會化媒體的時代,每個企業都掌握一個粉絲TV,也許威力比央視還要大。
鳳凰博報:未必是件好事。怕只怕在一年只有一天3·15的中國這個質量\"沼澤地\"上,美國麥當勞也因消費者的包容與寬容而學會\"降維競爭\",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做低于國際標準的新標準,以致最終越陷越深,把國際大牌一世英名毀在中國。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
中國\"優土并\"
優化、整合是關鍵
編輯/王立準
3月12日,在線視頻行業被\"引爆\"了。一個月前還劍拔弩張的中國在線視頻巨頭優酷和土豆突然宣布合并。消息一出,各方轟動,有網友戲稱這是中國的\"優土并\"(諧音youtube)。
SAP中國首席技術官張俠:優酷和土豆的整合是繼合眾分眾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戰略合并,立即得到了股市的肯定。國內互聯網行業,無論是視頻、電商、團購還是其他,已進入合縱聯橫的戰國時代。
北京閃動科技手機電視主編陳泰然:應謹慎看待合并效果,以前是死對頭,有同質化也有差異化?,F在合并了,怎么辦?資源統一,如果內容同質化,那等于倆優酷,但用戶只需要一個;如果差異化,一個主打UGC一個主打長視頻?一碗水端不平啊!
21世紀經濟報: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推行6年了,但仍在虧損,且業內看不到盈利的時間點,這讓VC、PE倍感寒冷。優酷與土豆的合并,不能打破廣電壟斷等限制視頻網站發展的壁壘,僅僅依靠廣告收入的運營模式,是永遠不可能盈利的。
新浪科技:對廣告主來說,合并有利好:一個公司的兩個品牌網站,提升議價能力,增大廣告營收,加快盈利步伐。也有隱憂,雙品牌運營后,兩個平臺一同售賣,廣告主在單個平臺上的投放可能會被稀釋,減少廣告總收入。
《成功營銷》:\"優土并\"的未來很難預測,但目前如何做好兩者的資源優化和深度整合,是新公司運營的關鍵。
爆炸力:★★★★★
影響力:★★★★☆
傳播力:★★★★☆
總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