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高等教育緊跟形勢快速發展,藝術類專業得到發展和壯大,藝術類學生入黨的人數不斷增加,為更好的做好高校藝術類學生黨建工作,需要我們及時總結經驗,結合高校藝術類學生的自身特點,實事求是地分析新時期高校藝術類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更多適合當前學生黨員建設發展的新路子。本文結合對浙江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黨團建設的探索和研究,以團建促黨建為切入點展開分析。
關鍵詞 團建 黨建 藝術 創新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Art Work of Party Building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in the New Situation
HAN Lei, CHEN Haiming, ZHOU Hui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of art develop and grow,the number of art students joining the party is enlarg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ork of student Party Building in art colleges, we need to sum up experience in tim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colleges students, to seek and analyse problem from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art students in colleg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actively explore more new approach suitable to the current student party builds.The thesis mainly analys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promotes construction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nstruction of Party; art; innovation
近年來中國經濟穩步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為藝術類學生擴大提供了充分的發展空間。高等教育緊跟形勢快速發展,藝術類專業得到發展和壯大,我們應分析新時期工科院校藝術類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更多利于學生黨員建設發展的新路子。
1 高校藝術類學生自身特點及黨建工作現狀分析
藝術類學生是當代學生中的一個群體,既有當代學生普遍具有的各種心理特征,同時又具有特殊性。由于長時間受藝術熏陶,他們的儀表、氣質、行為及裝束都區別于其他文理科大學生。同時具有其獨特的心理動態。首先,思維敏捷,形象思維能力比較發達,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次,由于專業的特點,講究標新立異,注重個人的感情和對事物的感受;再次,與時尚流行等元素接觸較多,物質需求欲望高,而對政治的敏感度較低。又由于高校藝術生在進入大學需通過文化課和特長基礎兩方面的考察,以文化課低于其他文理科專業的分數進入藝術學院學習,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對黨政思想的接受和領悟能力相對較低。藝術類大學生的黨建工作也形成了鮮明的特點,具體表現在:
(1)入黨積極性不夠高。學生中主動要求入黨的人數增加,這是黨政建設的進步。藝術類的學生比較感性,非功利性的傾向性較強。但在行為上常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時間觀念的意識較弱,往往讓人覺得太過隨意散漫。又由于思想和表達都比較單純,易受到外界對黨組織的惡意中傷事件的影響,思想有較大波動,甚至動搖入黨的信念。
(2)政治基礎不扎實。藝術類學生受到長時間的藝術文化的熏陶,對藝術有獨特的學習和鑒賞的能力,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專業學習及其相關知識攝取上,對政治的關注度較低。另外,政治基礎薄弱,對政治中的方針政策的領悟能力較低,想用其指導學習生活,在實施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3)學科建設不完善。高校藝術類在大學期間的英語、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等必修課程基本是以老師在教室中講述理論知識為主,考試形式則是開卷或閉卷的理論知識考察,與實踐應用脫節。同時,由于藝術類學生思想活躍,上課期間狀態相對自由,與文理科學生的上課狀態有相當大程度的不同,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諒解,如此惡性循環,對公共基礎課程產生厭惡和懼怕心理,甚至不及格重修。打擊了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力量的儲備。
2 結合藝術類學科專業特點,以團建促黨建加強教育
高校學生中,團員人數眾多,建立有序的團組織構架,創新活動形式,發揮團組織在青年中的影響力、號召力,提高藝術類學生的凝聚力。共青團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團建工作與黨建息息相關,是黨的建設工作的基礎工程,是黨的建設順利發展的堅實保證。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的成功經驗,發展黨團建設。
(1)加強青年思想教育,實現團建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黨培養后備軍。如何發揮好基層團組織的思想引導作用,加強團員先進性和黨組織基層建設,對當組織建設發展和保持黨員先進性其重要作用。針對藝術類學生思想活躍但政治敏感度較低的情況,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開展“團支部意識教育”活動,提高團員對團支部的認知度。開展“行知”學生講堂系列講座,鼓勵學生做好人生規劃。以“校友講師團”為紐帶,強化學校與校友聯系。
(2)加強組織建設,打造學生干部“雛鷹”成長計劃,建立有序高效的工作機制。藝術類學生向往自由,往往導致個人主義者較多,必須加強組織建設,以保證集體活動的正常進行。隨著藝術類學生近年人數增多,需要發揮優秀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培養優秀學生干部,從而形成以學生干部為中心領導下的多層支部體系。高校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學生干部身兼數職,更應明確組織構架,細化分工,責任到人,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學生干部在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骨干作用,在校風學風建設、班級團結發展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了解和改進大學生各項思想的中間紐帶,往往這部分同學在大學期間入黨較早,是黨組織建設的后備力量。因此,對學生干部的培養和教育,是使學校教育工作和團建黨建工作得到保障的必需環節。
第一,組織院級團校活動。針對學生干部進行團學意識和管理教育培訓,增強管理理論素養,并可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學生工作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去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地參觀,增加活動娛樂性的同時感受了紅色意識教育;組織團員座談會,對黨中央新出臺的方針政策及在團支部貫徹落實的方式方法進行交流,分組討論進行評比;對學生提出的較好的方案付諸實施,考察學生干部的組織領導能力在實踐活動中的應用。
第二,實施素質拓展計劃。利用寒暑假期,由學生干部帶隊負責,獨立展開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市場調查、義務勞動、山區支教等形式不限,鍛煉學生干部溝通交流、組織宣傳、總結匯報等各方面的能力;利用周末實踐,開展職業預備營,職業預備營不同于培訓機構,采用講座課程與實踐課程緊密結合形式,通過大課講述,使同學對于現代化企業的結構及運營模式有大概了解,隨后再進行小課化教學進行實際或者模擬項目進行指導,使同學知識與技巧融會貫通。
(3)加強宣傳陣地建設,開展行之有效的主題教育活動,開拓網絡陣地,發揮團的教育引導功能。網絡為團組織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和廣闊的交流空間,藝術類學生對排版、網頁制作等有專業知識做保障。建立青年團員網上活動中心,由老師做思想指導,學生來具體實踐和管理,既增強了青年團員的主體意識,又為青年團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交流平臺。發揮了老師的領導作用,保證了思想方向的正確性;宣傳了支部活動,擴大影響力和號召力,進一步傳播了黨團意識;發揮了藝術類學生的專業優勢,學以致用,為團建做出貢獻。
3 構建設計人生文化品牌,營造黨建與團建共贏的合作體系
遵從黨的正確領導,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黨組織的重大戰略結合藝術類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到實處,為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夯實基礎,并進一步正確的指導團建工作正確順利的進行。
以“品味設計人生、構筑藝術夢想”為文化引領,創建黨團組織文化,構建“設計人生”文化品牌。發揮黨團組織在學生群體中的先進性作用,以人數眾多的團員為主體,以各班團支部為單位,以黨組織為先導,開展更加深入的思想文化教育和宣傳。加強黨團互動,彌補建設中的不足。首先,團組織應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不能對黨團共建工作又敷衍的行為。其次,黨組織應重視團組織在黨建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加大指揮和組織管理的力度。結合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建立完善的管理引導體系,做好“帶”的工作。
浙江科技學院藝術學院為進一步完善文化品牌創建工作,優先將“團支部意識教育”活動、“行知”學生講堂、校友講師團等活動形式落到實處,由最初的藝術學院學生會牽頭,學生會內部人員參與,到各年級同學自發參與到活動中來,引起各年級學生的廣泛關注,黨團意識以平民化的方式走進了藝術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團建促黨建,黨團共贏的的合作體系的建立,優先帶動了黨建工作在藝術學院的進行。入黨申請人數由2010年的1300余人增長到2011年1600余人,為黨組織建設和發展提供充足的后備力量。
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黨建。堅持黨的信念不動搖,爭取團建工作再上新臺階,有了團建工作做保障,相信我們的黨一定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帶領中華名族的優秀青年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2011年,藝術學院分團委將堅持和深化學生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工作理念,以團建促黨建加強教育,黨建帶團建強化引導,建立健全廣泛的交流平臺,努力營造共贏的合作體系。
參考文獻
[1] 任靜嫻.藝術類學生黨建工作新思路探討.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4.
[2] 林奇凱,陳征,俞忠耀.和諧校園構建中高效黨建與團建的互動研究.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6.
[3] 馮瑞曉.高校藝術類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科教文匯,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