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馬克思從唯物史觀出發,從實踐從發,圍繞人是社會主體的本質,及對制度倫理的合理的訴求,揭示是資本之制度及其私有制壓迫人性,造成人性的異化和價值觀的根本的顛覆,從而突出社會制度的人文的關懷、人的發展,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 制度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Ethical Considerations of Marxist System
LI Liux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Law, Chongqing 401120)
Abstract Marx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rom practice from around the person, is the social main body nature, and the reasonable demands of system ethics, revealing is the capital system and private ownership of human nature caused by oppression,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subversion, thereby highlighting the social system, the humanities concern development, finally realizing the human all-round development goal.
Key words system;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n
1 馬克思認為制度倫理的建設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手段
制度是人的交往和生產活動的產物,是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制度的建設過程中不僅包括對物的異化的積極的過程,還包括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過程,就如從資本主義制度過渡到社會主義制度中一樣,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一小部分的資本家對生產資料進行了占有權,廣大勞動者的所有權被其所奪,而勞動產品也不是為滿足與勞動者的需求。由此可知資本主義制度的與人的矛盾的沖突。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人的生產活動的目的只是為資本家創造出財富,而不是為了自身的發展,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就被異化了,人的本質被物化,人就成為追求財富的奴隸。人之所以被物,個人發展的片面化,歸根到底就是資本之主義制度所導致的。因此馬克思人為制度倫理的建設是人不斷發展的手段,人要全面的自我的發展,就要對私有制進行揚棄這樣一個過程,這個揚棄的過程不是要我們回到私有制不發達的那種社會制度,而是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基礎之上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但是這樣一個揚棄的過程只是對人解決了人不被物化的過程,而并沒有真正的達到人的本質的解放。馬克思說“人的生命的現實的異化仍在發生,而且人們越意識到它的異化,它就越成為更大的異化?!雹亳R克思在此強調制度倫理建設的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人的全面發展來實現其的價值, 即是全面提高人的自身的素質。人從出生開始就要接受現有的既定的制度的約束,這是人所無法選擇的,既定的制度規定了人們生活方式活動的空間,人的相關的權利和義務及種種的制度的安排。因此制度倫理的建設對人的全面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意義,人的全面的發展從另一面而言就是制度倫理的建設的發展,人要實現全面的發展不得不研究制度理論建設發展。
2 馬克思制度倫理的實現途徑
馬克思從人的發展的水平來衡量制度的善惡,在制度倫理都是實踐的途徑上也是從人的角度出發, 在馬克思看來制度倫理的實現的途徑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人的自然性,即是人要處理好自然界與人的關系,第二個方面就是人的社會性即時處理好人與人的之間的關系。只有這兩個方面的關系解決了制度的倫理才能真正的實現。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來說才使人與人聯系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現實生活的要素;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才是他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對他來說才成為人?!雹谶@就是說物質生產資料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度的發展狀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滿足,對于物質財富的追求已經不是人們生產活動的最終的目的,人們在以前追求財富的生產活動中對自然界無情的摧殘,毫無制約的開發,貪婪掠奪的行為,被人與自然之間的和睦相處所代替。在此時人與自熱和睦相處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沖突得以消除,人人都可以達到物質利益的最大的滿足,由于矛盾的消除人與人之間就會達到一種相互尊重和相互關愛的境界?!白鳛橥瓿闪巳说乐髁x”也就意味著“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的本質是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復活,是人的實現了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人道主義?!雹垴R克思把這兩方面等同起來,作為制度倫理實現的途徑和根本的要求。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的協調發展,人的社會感和責任感就會充分的表達出來,就不會被本能的物質欲望所左右,當自身的物質性與精神性相沖突時,人就不會被物質性所迷惑,個人的精神就會彰顯出正直、高尚、理性,當利己性和利他性發生(下轉第77頁)(上接第61頁)沖突是,個人通過這兩種途徑實現制度倫理的一種理性,能夠使制度把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很好的協調起來,制度倫理中的善就得以凸顯。馬克思從人的發展角度出發來說明制度倫理實現的途徑,證明了制度倫理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兩者是相互統一的關系。人的自然性和社會作為制度倫理實現的途徑,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人的道德境界提升的途徑。
3 馬克思制度倫理的目的實現共產主義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制度制度倫理的建設是一個人的自由和特性不斷發展的過程,而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造成人的自由發展的障礙。社會分工造成了勞動對人的奴役,勞動車成為人對立的異己的力量,造成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對人的奴役,在體力和腦力上控制著支配之人,把人們限制在某個空間內的發展,為某種手藝而奴役著。人要自由的全面的發展就要消滅私有制和社會的分工,才可能實現制度倫理的建設目的實現共產主義。馬克思提出人“向自身的復歸”和“向社會的復歸”才能實現共產主義,而“向自身的復歸”就是人的自由的發展,人的特性得以充分的彰顯,人的自由的價值得以實現。這里就再進一步證明要實現共產主義,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就要消滅私有制和社會分工?!跋蛏鐣膹蜌w”即是人的社會主體性得以突顯,馬克指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的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手段,也就是說,自由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④在馬克看來在共產主義當中,制度的安排都是人的自由發展的手段,是人的個性發展的表現的結果,體現著個人的最大的幸福和集體的幸福,每個人都是自愿的為他人服務,沒有去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可以看出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的思想就是人的個性合理性的發展,人的自由的到全面的發展,而這些都是制度倫理建設所要實現的。也就是說共產主義排除了人的異己的力量,而“從宗教、家庭、國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即社會存在的復歸”。⑤馬克思制度倫理的建設最終的目標實現共產主義,即是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的消滅,迫使個人服從社會分工的奴役性的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的消滅,勞動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隨著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生產力也得以發展。共產主義社會的制度不是控制人,奴役人的手段,而是人的自我發展的、自我解放的手段。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139.
②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122.
④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