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高校就業工作模式多為“學校就業處、科+學院輔導員”模式,按照高校輔導員標準配置要求,一名輔導員負責兩百名學生的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精力不夠,技巧不足,增加了“優質就業”的難度。在無法短時間增加就業工作人員數量的情況下,只有更加細化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就業服務工作,才能真正促進大學生優質就業。
關鍵詞 就業指導 就業服務 促進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Optimize the Employment,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Qualified Employment
WANG Jingjing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00)
Abstract At present, employment patterns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schools, employment offices, science + college counselor\" model, in accordance with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 college counselor, a counselor is responsible for two hundred students in career guidance, services, energy is not enough, lack of skills, increase the \"quality jobs\" difficulties. Short-term increase in employment can not be the number of staff, only more detailed employment guidance, strengthening employment services, can really help college students' high-quality employment.
Key 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 employment services; promote employment
高校連年擴招,大學生人數急速擴張,2010年高校畢業生超過630人,①高校畢業生就業是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發展的大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高等教育”篇提出“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然而,目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剖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對促進大學生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1 2011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
全球經濟復蘇,中國經濟向好回升,社會、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量猛增,這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極大的機會,然而這樣的機會面前仍然存在就業困難的學生。究其原因,筆者總結為以下四點:(1)就業觀念存在問題,設定的擇業門檻過高、領域過窄,導致就業難;(2)缺乏實踐能力,光說不能做,學生實踐能力與企業需求脫節,導致就業難;(3)成績太差,畢業困難,導致就業難;(4)情商過低,不會與人打交道,人文素養缺失,導致就業難。針對這些情況,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必須以學生為本,抓住重點、解決難點、著眼熱點,全方位、多層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的指導和服務,以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
2 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問題主要存在于就業工作隊伍建設滯后、就業指導流于形式、就業服務不到位等方面。
(1)就業工作隊伍人員匱乏,且缺乏專業素養。當前,高校就業工作模式多為“學校就業處、科+學院輔導員”模式。學院層面,按照高校輔導員標準配置要求,一名輔導員負責兩百名學生的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精力不夠;加之缺乏系統的業務培訓,缺乏專門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素養,無論是就業信息甄別,還是就業知識儲備方面都難以達到就業指導應有的效果。(2)就業指導流于形式,缺乏個性化指導。多數院校的就業指導安排在大四上學期,即畢業生即將面臨就業的時間段,時間短、指導形式單一,內容也只是停留在對以往就業形勢的介紹和對就業政策的解讀,缺乏個性化的指導,對學生幫助不大。(3)就業服務過于膚淺,止于信息發布。多為舉辦雙選會、專場招聘會,通過互聯網發布就業信息等,缺乏全程關注的個性化就業服務。
3 優化就業指導、服務工作
3.1 就業工作隊伍建設
提高就業工作人員的調查研究能力,以提高對學生自身情況、就業形勢的研判能力。新的就業形勢要求就業工作人員能夠對畢業生的自身狀況、企業需求、就業總體形勢進入深入調研,并對調研結果進行歸納分析,保證調研結果能夠對促進學生就業真正起到實效。
提高就業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找到思想政治工作于就業工作的契合點,以糾正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的只重薪金、只重個人發展的錯誤就業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就業觀。
提高就業工作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目前,各學院負責就業的多為大四年級輔導員,就業工作隊伍穩定性差,人員流動頻繁,使得這項工作的開展和對這項工作的深入研究受到阻礙。因此,必須建立一支穩定、專業的就業工作隊伍。
3.2 細化就業指導工作
(1)培養健康的就業觀。培養大學生確立正確就業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就業工作的最佳契合點。就業觀是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的一種內心尺度,支配著他們的就業心態和擇業行為。每個大學生的就業觀不同,高校應順應形勢的變化,全面開展就業理念教育,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下轉第119頁)(上接第85頁)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使學生合理處理好就業與興趣的關系、就業價值觀的排序問題、擇業過程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準確定位自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2)全程關注,分類個性指導。應當關注全局下的特定學生群,大致包括考研學生群、擇業面自我限定較窄學生群、畢業困難學生群、經濟困難學生群,重點在關注畢業困難學生和經濟困難學生就業上,進一步做好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針對考驗學生,正確疏導落榜學生心理問題,教育學生及時擺正心態;對于擇業面自我限定較窄的同學,向其灌輸“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于畢業困難學生,鼓勵其放低就業門檻,同時認真掌握好專業知識及時參加重修考試,重新確立信心;對于經濟困難學生,做到絕不因為經濟困難影響其就業,進一步落實好對這部分同學的就業服務工作。
3.3 加強就業服務工作
(1)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學教育與社會需要脫節,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大學不了解就業狀況,而且很多衡量指標并沒有和實際需求銜接好。針對這樣的情況,09-10年第二學期,我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07級學生中有20多名學生參加了IBM實訓,不少學生反映在學校大多學習的是理論知識,在實訓班有了更多動手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在不影響學院課程的前提下,學生參加此類實訓可以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可以增強動手能力,為提早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打下堅實基礎。走校企合作之路開展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教育,積極鼓勵師生投身企業中進行實驗研究與工作,這是培養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巨大動力。可以在企業中設立實習基地,利用假日主動上門實習工作,將企業的主管請進來等方法建立師生與企業員工之間互幫互教的親密關系,從而增長大學生的社會知識和實踐能力。學院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學院專業老師承接的研究課題可以召集更多的學生參與,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
(2)依托黨團組織開展創業能力教育。創業能夠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多個難題,但是創業也同樣存在著很多困難。這就需要就業指導教師為學生們的創業做好前期的培養和指導。搭建教育平臺,營造崇尚創業、矢志成才的良好學風。針對學生中就業觀念陳舊、創業信心不足等問題,通過各種形式的報告會、主題教育活動等方式,積極促進大學生創業觀念的轉變。依托黨團組織認真組織開展 “大學生基層創業”宣傳教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創業。實施案例教學法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將現實中成功和失敗的就業創業事例擺在學生面前,師生一起進行分析討論,解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邀請創業學長講授經驗,我院不乏學生成功創業的例子:研二學生成功開設網店;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四學生成功創業,創業積蓄足以負擔大學四年學費、住宿費等所有開銷。據了解,目前學生中有很多學生有創業的意愿,但因為對創業信心不足不敢邁出這一步,相信有成功的例子會增強他們的信心;成功創業的學長的經驗可以讓有創業意愿的同學少走彎路,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
注釋
① 李霞,姜大巍,馬文超.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與對策.新西部,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