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深度輔導工作是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如何全面、合理、高效的落實深度輔導工作是衡量輔導員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深度輔導的途徑多種多樣,關鍵在于深度輔導能否真正深入學生內心,叩問學生心靈。而前提是輔導員能否“嵌入”學生生活,得到學生信任,信任是深度輔導工作的基礎,本文就輔導員嵌入型深度輔導模式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 深度輔導 嵌入型 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Embedded Deep Counseling Model of College Counselors
DI Fei, LI Xiaochan, QI Kaidi, WEI Yigua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Abstract Deep counsel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ounselor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guide growth and success of students, how a comprehensive, rational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pth of the counseling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for counselors, in-depth counseling a variety of ways, the key depth is the depth of student counseling can really heart, inquiry of students in mind. The premise that counselors can \"embed\" student life, to get students to trust, trust is the basis of the depth of counseling, this paper conduct a detailed inquiry on embedded depth counseling model counselors.
Key words deep counseling; embedded; counselor
深度輔導,就是在深入了解大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依據教育規律和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運用科學的知識和方法,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學業、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層次輔導。可以說輔導員開展的深度輔導工作是溝通輔導員與學生的橋梁,橋梁的貫通情況則決定著輔導員深度輔導工作的落實程度。是浮于表面,還是落于心田,取決于輔導員深度輔導的途徑。相比來說,傳統的深度輔導工作主要是圍繞著班會、面對面談話、借助一些網絡平臺等幾種基本形式進行的,傳統的方式方法是經過真金火煉考驗過的財富,但是隨著受教人群的差異性,其內涵也要進行與時俱進的調整。
當今的大學生以90后為主,其在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下長大,行為和觀念相對自由,個性強,叛逆心理強而社會成熟度不夠,面對個性較強的學生群體,傳統的深度輔導方法在學生群體個性、叛逆的沖擊下略顯捉襟見肘,需要進行差異性的調整。調整的方向不是對傳統深度輔導方法的革新,而重點在于深度輔導“心理”和“位置”的變化,不是輔導員凌駕于學生之上,而是嵌入學生之中。
輔導員嵌入學生之中是輔導員通過開展一系列工作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工作、學習、家庭甚至情感當中,使學生感覺到輔導員時刻在學生身邊,與學生一起成長。在學生眼中,輔導員不在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與他們相同,和他們共同努力的益友。這種位置與心理的變化表面上細微,但對深度輔導工作的落實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從被動的解決問題到主動的發現問題的轉變
輔導員嵌入學生的生活當中最大的優勢在于化被動為主動,可以主動的發現問題,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問題。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學生,學生的作息規律、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個性特點、成長環境等都會影響學生的整個人生軌跡,全面的了解學生的一言一行才能更深層次的挖掘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挫折,才能及時的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將問題扼殺在萌芽中,而不是在問題漫延后亡羊補牢。
2 從小心謹慎到欣然接受的轉變
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存在一道天然的屏障,即使輔導員全力融入學生的世界和生活,這道屏障也永遠不會消失,而嵌入學生的生活則是最大限度的淡化這堵屏障。因為信任是深度輔導的基礎,學生信任自己的輔導員,愿意接受輔導員的引導和幫助,這是深度輔導的前提。當今的大學生叛逆心理很強,無休止的說教只會遭到學生的抵觸和排斥,學生內心更希望平等的對話,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責備。輔導員嵌入學生的生活能使學生在心理上認同自己的輔導員,在位置上拉進與輔導員的距離,輔導員進行深度輔導時學生更愿意敞開心扉而不是沉默不語,益友比良師更易被學生接受。
3 從防范到交心的轉變
輔導員是學生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的管理者,從某種意義上,輔導員與學生是站在對立的角度。學生對輔導員一般會采取防范的姿態,而這種防范的姿態則是深度輔導工作的大敵。學生對輔導員時刻防備,那么輔導員對學生的引導不僅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只會讓學生更加反感,師生關系陷入尷尬的境界。輔導員嵌入學生的生活是對學生的一種暗示,暗示給學生輔導員希望成為學生的益友,學生自然會卸下對輔導員的防備。這樣深度輔導工作才能見成效、出成績。
輔導員的工作是良心活,輔導員嵌入學生生活的根基在于輔導員對學生的熱愛。因此,輔導員深度輔導的前提是熱愛學生,愿意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引導其成長成才。本著這一原則,輔導員嵌入學生生活才有本可依。那么,輔導員如何嵌入學生生活開展深度輔導工作呢?
3.1 與學生一起吃苦,一起歡樂,一起成長
信任是經歷時間的磨練鍛造出來的,只有共同經歷過酸甜苦辣、起起伏伏,彼此之間才會有信任、有依靠,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亦如此。高高在上的教誨造出來的只有搖搖欲墜的空中樓閣。要想深入落實深度輔導,就必須腳踏實地的深入學生內心,與學生交心,與學生貼心。這就要求輔導員能夠嵌入學生生活當中,與學生一起吃苦,一起歡樂,一起成長。
與學生一起吃苦是讓學生感受到輔導員時刻與他們一起,患難與共。90后大學生對平等的心理渴望很高,只有平等的對話,才能換來深度輔導的顯著成效。而一起吃苦則是對學生內心“平等”期望的集中詮釋。比如輔導員與學生一起經歷軍訓,一起站軍姿,一起在陽光下暴曬,看似簡單的細節,在學生內心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與學生一起歡樂是指輔導員分享學生成功的喜悅,對學生的成功給予鼓勵。90后大學生雖然個性、叛逆心強,由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的原因,內心認同感很低,內心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與鼓勵。因此,輔導員嵌入學生生活就必須給予學生認同感,對學生的肯定才會贏得學生對你的肯定。這就需要輔導員積極參加學生參與的各項活動,作為學生的鐵桿觀眾去為其鼓勁,比如新生籃球賽、新生運動會、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等,輔導員在學生活動中參與率越高,學生對輔導員的認同感則會越強烈。一起成長是指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長,心理、身體以及對事物的認知等都會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智。作為輔導員要同學生一起經歷這一成長的過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肯定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包括學業、生活、工作、感情等等,輔導員與學生共同面對挫折,一起經歷風雨,困難面前對學生給予正確合理的引導,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深度輔導工作才能真正的落到學生的心坎當中,才能根本上引導學生的成長成才。
3.2 不做“高、大、全”,做回真實的輔導員
從位置來講,輔導員與學生是對立的,輔導員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進行管理和監督。因此,輔導員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當中,很容易抬高自己,對學生的輔導工作更是盛氣凌人、高高在上。甚至在心理與行為上,刻意偽裝自己,塑造出一個“高、大、全”的形象以贏得學生的尊重。然而,這樣造成的結果便是輔導員即使通過各種創新的手段,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深度輔導工作,學生對其工作還是存在很大的抵觸心理。因為在學生看來,這樣的輔導員并不真實。所以,輔導員需要嵌入學生的生活,懂得去尊重每一個學生,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對輔導員自身的尊重;懂得向學生“示弱”,不要刻意掩飾,讓學生看到輔導員自身的缺點,學生才能在輔導員身上尋找到共同點,沒有共同點則不真實,不真實則不會達成默契,達不成默契則深度輔導工作很難落實到位。
3.3 熱愛學生所熱愛的,關注學生所關注的
深度輔導的關鍵在于互相了解,輔導員對學生了解的越透徹,深度輔導工作的效果就會越顯著。而由于年齡的差異、成長環境的不同,學生與輔導員之間存在不少的“代溝”,尤其是90后大學生對新生事物領悟力很強,時刻都在嘗試著新鮮的事物,輔導員會被輕易的甩在身后,跟不上學生的步伐,不了解學生所關注的事物,是無法從根源上撼動他們對某些事物錯誤的認識和過激的行為。熱愛學生所熱愛的,關注學生所關注的,時刻緊跟學生的步伐,需要輔導員嵌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例如現在活躍在學生之間的校內、微博等,學生很愿意在校內、微博上抒寫自己的心情,輔導員可以通過這些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學生的交際圈等等,再比如一些學生沉迷游戲,作為輔導員首先要了解他們沉迷的東西才能從中找到突破點,從觀念上轉變學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評、監督。
3.4 每個學生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深度輔導的目的在于深入學生內心,而要深入學生內心做好深度輔導工作就要了解每個學生成長史,而探尋學生背后的故事緊緊單純的通過面對面談話是行不通的。這就需要輔導員深入學生的交際圈,融入學生的社交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側面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歷、家庭環境等等。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深度輔導才有可能叩問學生的心靈,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認可。
3.5 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深度輔導的原則是覆蓋全體,然而學生的個人狀況參差不齊,每個學生對輔導員的認知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深度輔導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在學生群體中肯定存在與輔導員對立的勢力存在。針對這些“釘子戶”,輔導員從內心一定同樣存在排斥心理,這就導致對于這些學生的深度輔導僅僅只停留在表面而深入不進去,這就要求輔導員自身進行心理調適,從內心上喜歡這些學生,這對輔導員自身來說是個挑戰。但是,輔導員如果能夠嵌入學生生活,接觸的機會多了,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現這些特殊學生身上閃光點,并且更容易發現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人之初,性本善,只有深入學生內部,才能發現學生成長過程的病灶所在,才能對癥下藥。
輔導員嵌入型深度輔導模式即是發揮輔導員的主觀能動性,到學生當中去,與學生一起吃苦,一起歡樂,一起成長,打破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天然的屏障,尋找輔導員自身與學生的共同點,關注學生所關注的,探尋學生內心深處的故事,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旦學生對你充滿崇敬,對輔導員自身給予認可,那么深度輔導工作自然會深入學生內心,叩問學生心靈。
參考文獻
[1] 寇紅江,王洵.對輔導員深度輔導工作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2] 宋吉紅,任強.高校輔導員深度輔導工作模式研究[J].中國林業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