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大學生逐漸由80后向90后推進,本科生大部分是90后,研究生大部分為80后,而對不同年代學生的管理則需要采用不同的溝通方法以及不同的思維方式,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心理世界差異很大,管理學生首先要從學生心理著手,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及內心想法可以更加直接更加近距離的理解學生,并有針對性的管理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換位思考是管理學生的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
關鍵詞 換位思考 管理 大學生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Manage the Students by Perspective Taking
GANG Peng, TONG Gang, SUI Guoce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Abstract Today, students gradually advance from 80s to 90s, after 90 mostl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graduate students most of the 80, while the management 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require different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the psychological world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management students first begin to grasp the students thinking and inner thoughts can be more di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more closely and targeted manage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everyday life, empath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manage students.
Key words perspective taking; manage; college life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各種針對輔導員以及學生的心理培訓課程逐步開展,而如何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與對學習生活的態(tài)度將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這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有充分的了解與理解,換位思考,寬以待人可以更正面更積極的引導學生走出困境,為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選擇正確的路并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從學生的角度管理學生,以德服人,以思想服人,使學生口服心也服,才能更有效的實現管理的價值。
1 本科生的管理
1.1 學習上的換位思考
當我們作為學生的時候,身邊避免不了遲到、曠課、玩游戲等現象,而這些與我們對學生學習上的要求恰恰相沖突,本科學習是個很關鍵的階段,學生們都處在青春期,自我意識強烈,意氣風發(fā),逆反心理等都使得輔導員的教導與管理無從實施,管的越多,學生的反感就越強烈,就會產生無論對與錯都會逆著輔導員的思路做事的現象。為了使得學生認真學習,努力學習,輔導員們做過一些嘗試,集體自習、控制學生玩游戲、模擬考試、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集中管理、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集中發(fā)展等,而這些嘗試的效果不盡理想,這些強制性的要求無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任何促進,反而使部分學生產生抵觸心理,而最終的學生成績也是好壞不一。
針對不重視學習的學生,提前對其進行就業(yè)情況分析,邀請優(yōu)秀學生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以及工作返校學生進行工作心得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進而引起對學習的重視,使學生主動的將學習放在大學生活的首要位置。對于遲到曠課等現象,應適時教導,而又應該控制一個度,學習主動性強的學生遲到或是曠課后都會有內疚感,這樣的學生只要被抓到,即使不用太多嚴厲的教導,他們在以后也會注意不再犯類似的錯誤,而對于學習主動性差的學生,除了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外,還應該發(fā)掘其內心的愧疚感,如果我們是學生,如果我們遲到曠課,如果我們被教導遲到和曠課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甚至對父母的不尊重,那么只要我們有自尊心,我們以后都會注意自己的行為,所以發(fā)掘其內疚感,把自己的行為與自己對老師、對自己、對父母的責任聯(lián)系到一起,從學生的角度去管理學生,學生不會反感,而會從內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糾正。如果對以上行為換成嚴厲的批評教育,大部分學生會抵觸、逆反,甚至將不良行為當成報復的手段,而不考慮自己的得失。
1.2 生活上的換位思考
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校活動和社會活動,班級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社團活動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學校活動發(fā)掘學生的藝術天賦,社會活動開拓學生眼界。很多學生本身是很樂于參加各類活動,懂得如何豐富自己,充實大學生活,而部分學生并不積極,他們寧愿將時間浪費在游戲或是睡覺上,也不愿參加各類活動。針對此類學生,他們本身對于參與活動就不感興趣,對于走過大學四年本科的我,深深體會到班級的凝聚力重要性,當然在讀書期間這種感覺并不強烈,所以應該加強學生對于這方面的體會。大學四年能留下的除了畢業(yè)證、學位證以外,就是珍貴的回憶,而回憶是由每一次集體活動,每一次美好的經歷拼湊而成的,而這些也將是人一生寶貴的財富。鼓勵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就要從心底激起其參與活動的渴望,樹立積極的生活(下轉第228頁)(上接第205頁)態(tài)度。強制要求只能緩解一時之需,而從根本上很多學生是反感的,并無法從中獲取利益,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心理去開導學生,以最根本的原因為突破口,使學生樂于融入集體生活,并從中獲取知識與快樂,促使學生的大學生活充實而美好。
2 研究生的管理
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管理要簡單些,研究生都已經經歷了本科四年,有的經歷了工作,對于大學生活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更加珍惜大學生活,知道在大學中需要獲得東西,在學習與生活上也有了自主性,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模式及習慣。研究生與兼職輔導員年齡相仿,心理上很容易達到一致,23歲以上的成年人不希望受到太多的約束,已經有了成形的人生觀,價值觀,針對研究生管理很多事情可以交其本人處理。做為兼職輔導員,我們也需要完成研究生的學業(yè),對于學習,雖然工作學習同步進行,但從內心來說是肯定不會怠慢的,我們已具有學習上的主動性,我們不用任課教師及輔導員監(jiān)督與審查,所以生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與研究生近似與朋輩輔導的關系,我們應該像朋友一樣對其給予關心與幫助,但不應干涉過多,管理上以指導為主,教育為輔。
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而引導管理學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而換位思考的方法在管理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約束。
(1)在上級對下級關系中實現,在輔導員的工作中,換位思考是個很好的管理方式,而對于其他等級關系并不完全適用。(2)有著相似經歷的人易于換位思考,也就是說在與學生換位思考之前,應考慮自己是否也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有過相同的感受,這樣才能更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否則盲目的進行換位思考會造成適得其反的后果。(3)要求自己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而不能要求學生站在輔導員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如果可以做到自然是輔導員的幸運,如果不能做到,輔導員在換位思考后也應掌握教育學生的方法,使學生容易理解與接受。
輔導員所做的學生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院以及學校的形象,對學生的任何管理措施和手段,都對學生個人發(fā)展,班級發(fā)展起著引導作用。所以,在管理學生的同時,既要有得當的辦法來控制學生的壞習慣,又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既要考慮學生的切身利益,又要顧及班級的整體發(fā)展。以換位思考的方式,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從學生的角度排解學生的困擾,指引正確的人生方向。
被管理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這些學生受到個人感情以及經歷不夠的約束,難免會產生錯誤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難免會沖動不成熟,要通過換位思考為學生排憂解難。
總之,在做學生工作的過程中,要樹立換位思考的思想。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從全局出發(fā),從學院的發(fā)展以及班級的發(fā)展前途出發(fā),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學生豐富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 單曉軍.淺議教育管理中的換位思考[A].教育長廊,2009.7.
[2] 王春生.淺談?chuàng)Q位思考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