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學的數學與大學的數學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相比中學的數學教學,大學數學添加了具有理論性較強的,也更具有抽象性的知識,很多學生都表現出不能夠適應大學數學教學。考慮到獨立學院的學生本身基礎欠佳,本文從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和聯系分析了如何才能夠將學生從中學平穩地過渡到大學數學教學當中。
關鍵詞 中學 大學 銜接 數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Talking about the Transition from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o College Mathematics
DONG Peipei
(Wuchang Industri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There is a clear difference betwee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and college mathematics. Compared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added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trong, but also more abstract knowledge, many students have shown can not adapt to 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 Taking into account its own independent basis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and university mathematics and contact, analyzes how to do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mathematics.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college; link; mathematics
對高中數學而言,大學數學的理論性更強,也更加抽象。作為大學的數學教師,只有區分了大學數學教學與中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充分運用不同于中學數學教學的方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讓大學生對大學數學學有所獲。
1 大學、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差異
獨立學院學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較差的現象。理解能力差不但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同時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缺乏科學性和目的性。學生往往只關注于一些能夠引發自身興趣的課題。學生身處環境、思維方式、觀察習慣的不同而發生偏差,接收、興趣等也會因人而異,這樣就會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
由于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影響,對于有難度、不易懂的數學存在一定的抵觸,導致其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失去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對學習上存在的被動心理,無法理解實際意義,對大學數學的重要性沒有成型的認識,這樣也導致了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不足:
1.1 教學方法上的差異
對于中學的數學教育來說,雖然提倡的也是學生為主體,但是教師依然是學生的領路者。在中學的教學中,依然注重熟能生巧,學生仍然屬于“被動狀態”。而大學數學教學,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創新型、適用型的人才,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數學的能力,懂得使用數學思想去分析事物。兩種教學方法的差異,也使得剛進大學的學生極不適應。作為獨立學院,考慮到其本身的特點,沒有過多的注重學生的能力與興趣,只是一味的講究推理能力,忽視了道理,講求走一條“捷徑”,學生就會失去學習數學興趣。
1.2 教學內容上的差異
數學教育在從中學向大學過渡時,中間是不連續的。大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有很強的理論性,內容頗為豐富,可以應用的范圍也很寬很廣泛;相比較而言,中學階段的數學知識的理論性比較弱一些,內容比較淺顯,所具備的應用性也不強。大學數學知識所特有的高強度的嚴密性和抽象性難倒了許多學生,他們一接觸到大學數學課程,就望而卻步,產生了較強的畏難心理。
大學時期的數學課程主要包含了高等數學、概率論、統計學、線性代數等,其研究的對象不僅抽象,而且還很廣泛,理論知識也很精深,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難度,且所具備的應用性綜合而廣泛,即便是能夠很好地理解課堂的內容、知識,對于作業難題也不一定能夠成功解決,只有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容融會貫通之后才能使問題難題的解決達到有效;而在中學數學的課程教育中,“數形結合”思想被頻繁提及,書本知識大多數都能夠在實際的生活應用中找出或者設計出相應的實物模型,而較那些頗為抽象的理論、概念,中學階段就只要求學生理解最基礎的特例,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只要對課堂內容有一個很好的理解,就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做到“舉一反三”。
1.3 學習方法上的差異
在中學,教師喜歡將每一個知識點加以歸類,而且講的比較詳細,其出發點更多的是針對高考,并且大多數時間,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接收知識,采用了興趣課、創新等新型教學法。而大學教師對于學生在中學的學習方法、心理需求都不是很明白,大學的知識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教師在講授的時候一樣是滿堂灌,但是對于概念的講(下轉第141頁)(上接第108頁)述都很粗略,這樣使得學生在沒有掌握概念的情況下,聽不明、弄不懂。中學,需要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然后自主的去探究,學會舉一反三做數學題;大學,需要學生勤于思考,要懂得自己去總結學習中的規律,對于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創造性等都有了更高水準的要求,這也使得中學與大學數學學習不能正常的銜接,導致獨立學院的學生適應不了大學數學的學習方法。
1.4 學習心理上的差異
當中學學生通過了高考進入了獨立學院時,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剛剛通過了高考,邁出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階段,并且考上了大學,都會為自己留下“很長放松”的階段。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更容易失去學習興趣。而剛進入大一,面對的就是很難的概念理解以及教師授課的匆匆帶過,使得他們從大一開始,就從心理上產生了對數學的畏懼,最終影響數學知識的學習,也就更容易被“外界”帶離學習的“軌道”。
2 大學、中學數學成功銜接的途徑和方法
2.1 改革教學方法
大學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熟悉中學數學的內容特征,考慮到獨立學院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學習習慣以及認知特點等有所不同,為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進行針對性教學打下基礎。
(1)作為獨立學院的教師,不僅要知道三本學生的特點,還要了解中學數學教學模式與特點,了解到新生對于大學數學知識的認知、學習習慣以及思維等方式,以便對大一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來提升學習興趣。
(2)適當的放緩腳步,注重興趣,注重新舊知識的接軌。一進大學,考慮到學生剛進大學思想上的放松,需要給學生一個適應課程的時間,讓學生產生興趣。而大學數學是一門系統性極強學科,所以大學數學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聯系舊知識,引入新知識,運用類比法,讓學生以舊知識為基礎學習、獲取新知識,從而做好中學教學與大學教學的銜接。
2.2 做好教學街接
在進行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知識之間銜接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于緒論的講解。一門課程的緒論包含了課程的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性質以及教學的方法、目的等。作為教師,講好緒論,學生能夠及時的掌握課程的性質與特點、基本理論、學習方法。在基本的理論、技能與知識的背景之間了解到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之間的本質區別。此外,大學教師需要懂得將部分中學數學知識引入大學的預備知識中去,從而減少學生在學習大學數學知識中所面臨的困難以及缺陷。
2.3 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
大學數學教學進度更快、理論知識更加抽象,學生不可能靠課堂上聽一聽就吃透全部知識。所以,做好大學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組織學生開展廣泛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懂得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4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興趣陪伴
大一新生已具備一定的運算、空間想象及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僅從邏輯上弄懂數學教學的某個定理的證明,并不等于就能夠理解到這個定理的含義,還要將數學中闡述的思想變成學生自己的思想。自學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具有對思維的批判性。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就是培養學生善于對事物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進行探討,并得到正確論斷的方法,不輕率盲從,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總而言之,要想平穩地從中學數學過渡到大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必不可少,我們需要的是立足現實,從而提高學生大學的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榮,羅鐵山.對中學與大學數學教育銜接問題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1).
[2] 張文琦.淺談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的銜接[J].山西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