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強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在總結學生干部的重要作用,剖析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運用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的方法,探索了學生干部普遍篩選培養、專業化重點培養、復合型干部培養的分層培養的模式。對新形勢下學生干部培養有著積極的指導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高校 學生干部 分層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The Research of Layered Model about Student Cadres
Training under New Situations
DING Wulong, LI Runzhu, GONG Hanlin, LIU Yang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to improve the talent quality. after summar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 cadres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on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s training, we put forward the layered model, which made up of three levels, they are universal screening, professional and focal train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raining, we also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ll of this has a positive guidanc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 student cadres train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s; layered; training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實現這一目標固然需要廣大教職工的努力,但同時也需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學生干部隊伍,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①。高校學生干部作為學生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實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體力量,學生干部的培養、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對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②。隨著高校擴招、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增加,90后大學生進校,高等學校大眾化的特點更趨明顯。在時代變革日新月異、學生特點更加獨立鮮明的新形勢和新情況下,加強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積極探索符合時代要求、學生特點的學生干部培養模式顯得意義重大。
1 高校學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1)學生開展自我教育、管理、服務的組織者。大學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自立、自理和自律能力,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學習、工作,考研、就業,都要靠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學生干部能夠根據學校、班級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動。學生干部不僅是活動參與者,更是組織者,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精心組織,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起到領導作用。
(2)聯系老師與同學的橋梁和紐帶。高校教師無法深入到每位同學中去了解所有的情況,學校的政策、要求也難以及時傳達到同學當中去,嚴重影響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學生干部可以充分利用與廣大同學身份相同,在思想、心理、情感上容易溝通的優勢,當好老師的助手,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先進幫后進,最終實現共同進步。為師生建立起一條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的橋梁,在教育管理中起到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的樞紐作用。
(3)廣大學生學習工作的領頭羊和帶頭人。一個優秀的學生干部就是一個榜樣、一面旗幟,對周圍的同學起著難以取代的模范帶頭作用。學生干部作為學生群體的中堅力量,具有學習成績優秀、綜合能力強、號召力強的特點。學生干部通過自身的積極工作,以身作則,各司其職,在學生中樹立的威信較高,可以增強集體凝聚力,使同學們更好地團結在一起,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2 當前學生干部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重使用、輕培養的情況依然存在
90后學生干部具有能言善辯、心態開放、自信等諸多優點。但是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強,做事感性化。一方面由于高校學生管理干部每天存在大量的行政事務性工作,且學生工作越來越精細化,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學生干部進行系統培訓。另一方面,學生干部培訓多以課余形式展開,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而又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學生干部協助完成,導致學生干部重使用、輕培養的情況依然存在。
2.2 考核與獎勵機制不健全
當前高校對學生干部的考核指標含糊不清,只是片面地把工作績效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對于學生干部的精神、學習以及道德思想上的要求和規定卻不夠完善。且人為定性的色彩和因素較重,考核和獎勵的機制并不健全。同時老師對學生干部的成長關心不夠或對他們的迷惘和困惑有所忽略,容易使學生干部誤認為完成工作是一種責任,因此對工作產生莫名的抵觸情緒,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③。
2.3 沒有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培養體系
高年級學生干部培養過程中的經驗沒有建立成數據庫,沒能形成良好的傳幫帶,使得低年級的學生干部缺少了一種快捷的學習方法。同時低年級的考核辦法及培養措施未放權給高年級學生去實踐參與。導致在整個院校學生干部培養體系中,年級特色鮮明,每個年級的培養效果不能影響其他年級,缺乏整體聯系,培養效率較低,沒有形成學生干部體系。這種情況再跨校區的高校表現的更為明顯。
2.4 學生干部的理論與實踐培養不平衡
對于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在宏觀上過于復雜、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微觀上存在一定缺陷,不夠系統,相互之間的作用影響不大。大多數高校學生干部培訓仍以傳統的室內教授為主,培訓方式單一,理論培訓遠多于實踐培養,學生參與度不高,紙上談兵多、實踐鍛煉少,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此外,大量學生干部認為現有培養內容較陳舊,針對性不強,許多理論方面的知識體系有漏洞、不全面,導致培訓有搞形式、走過場的嫌疑④。
3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生干部分層培養模式構建
針對學生干部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現狀和實際情況,本研究將學生干部劃分為普遍篩選培養、專業化重點培養和復合型干部培養三個層次,注重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實施選拔、管理、考核等培養,實現高校學生干部的分層培養。
3.1 普遍篩選培養
由學生自愿申請團委、學生會、社團和班級等學生基層組織的相應職務,根據上報材料做好新干部崗前培訓工作,并在這個期間由中層學生干部對這批學生進行了解考察,篩選出基層學生干部并上崗試用。
(1)低層學生干部的基礎理論培訓。為了使學生干部了解學生組織,掌握工作基礎知識,了解自己擁有的權利和要履行的義務,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工作任務,具備一定協調組織能力,盡快適應學生干部的角色,可以結合學生干部的興趣特長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養。如,在老師的指導下由中層學生干部組織開展學生干部相應職務培訓及交流會、基層團校黨校培訓、專業班主任座談等,從理論上引導學生干部工作的正確思路,從而調動學生干部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同時也使學生干部們更好的認識自身,對自身身份有更深入的認識,及時完成角色轉換,以最短的時間適應學生工作,發揮自己應有的能力。
(2)低層學生干部的基礎實踐與總結。有了理論上的正確指導,再結合自身特點和工作環境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特色團組織生活競賽、青年志愿者活動、科技文化藝術節活動等等。以各種形式開展學生活動,讓學生干部在每一次具體活動中鍛煉自己,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進行基于所學理論之上的工作總結,進一步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將學生干部自己所吸取的理論知識與自身的實踐工作撰寫成學期工作報告。在老師的指導下由中層學生干部對工作報告統一考核評優,此報告也作為競選中層學生干部的支撐材料。同時,通過建立學生干部管理檔案網站,將學期工作報告建立檢索庫,方便下一屆學生干部學習。
3.2 專業化重點培養
通過學生干部的申請填報,由院校團委老師及高層學生干部統一組織考核競選,經過理論考試、平時工作考核、現場答辯、候選人小組集體討論、民意支持度調查等健全的選拔機制,組建能力強、素質高、特長專的中層學生干部隊伍。
(1)中層學生干部的專業理論培訓。選聘校內外成功人士以及輔導員老師、高層學生干部擔任中層學生干部的成長發展導師,結合學生干部的特點實行分類指導培養,滿足學生干部成長的個性化需求。落實和完成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與其他等素質拓展計劃工作,明確學生干部重點鍛煉方向,維持學生干部專長的繼承與發展。
(2)中層學生干部的專業能力實踐應用。通過第二課堂不同專業老師重點理論培養相應特長的學生干部,使其在各自不同的職位上變得更加專業化,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引導重點學生干部各自組織一下層學生干部進行專門化培訓實踐工作,也能使專業化工作技能得到傳承和發展。加強團委、輔導員老師與中層學生干部的交流,將導師的理論和實踐思想傳授給學生干部。通過工作實踐深刻理解“組織青年、引領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含義,將辛苦轉化為成果,將經驗上升為科學。
3.3 復合型干部培養
由通才轉向專才,再由專才向復合型人才的轉化,不是一次回歸,而是在更高起點上的又一次飛躍,具有更廣泛、更豐富的內涵⑤。以“寬專業、強能力、高素質、會應用”作為復合型人才的要求。由中層學生干部公開演講大眾投票,并通過團委老師及輔導員老師對學生干部前兩年的工作情況進行考評,選拔出高層學生干部隊伍。
(1)高層學生干部的綜合理論培訓。開展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指引,切實在培養中有意識地增強學生干部適應社會、團隊協作、人際交往、處理危機的能力。從專業化角度重新審視學生干部培養的管理問題,建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及多專業復合培養方法。開展針對大學生村官、公務員等職業及創業類相關課程培訓,強化學生干部就業創業能力,提前幫助學生融入社會,成為精英化人才。
(2)高層學生干部的綜合能力實踐。校外建立社會實踐考察調研基地,為學生干部提供完整的實踐平臺。引導高層學生干部帶領中下層學生干部參加社會實踐和經驗報告會。放權給這部分學生干部幫助院校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考核量化標準。在老師的推薦下,加強與企業單位的項目合作與管理,增強社會適應綜合能力和社會發展能力。
4 結語
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干部分層培養,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干部培養的實際效果更好,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另一方面,在實踐中注重運用理論,理論學習上用實踐進行指導,可以讓學生干部切切實實得到鍛煉和提高。在新形式下加強學生干部培養,是增強學生干部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需要,也是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需要,更是加強團學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形式。相信通過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分層學生干部培養模式進行積極探索,一定可以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干部隊伍,為黨和國家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武漢科技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研究項目(10SHP059)
注釋
① 耿昕.高校學生干部素質培養模式探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9(2):124-125.
② 朱東梅.創新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93-94.
③ 劉欣欣.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2009(11):167.
④ 蔣娜紅.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10):138-139.
⑤ 徐體高.試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框架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