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來,隨著大學生價值觀念的不斷改變以及權利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高校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因此,新時期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更要適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從多方努力,創(chuàng)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從而更好地滿足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本文嘗試從當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與特點以及新時期全新教育模式的構建兩方面內(nèi)容進行簡要地論述。
關鍵詞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特點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The Building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LIU Mingwang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 concept continues to change and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rights, our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lso encountered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 Therefore, in the new period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construction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From the various efforts, innovation education method, 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current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and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the new period new education mode construction two aspects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pattern
面對當前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我們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要有針對性地豐富教育手段,我們首先要深入分析當前教育模式的特點,繼而提出新時期加強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的新思路,從而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還大學校園以文明與純潔。
1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特點
通過多年來的實際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高校所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產(chǎn)生的原因多是由于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社會主流思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我們可以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總結(jié)為以下兩種模式:
1.1 灌輸式
灌輸模式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手法,相信許多人對此并不陌生。在高校開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理論課程供學生學習,并將其納入學生總成績的評價當中,這種模式具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具有明確、統(tǒng)一的思想政治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大綱;第二,對于思想政治內(nèi)容的傳遞方法通常以教師在課堂的講解為主,與普通文化課形式毫無區(qū)別;第三,這種模式更加側(cè)重于對國家、社會的分析和講解,更強調(diào)教師在教學標準、內(nèi)容以及規(guī)范等方面的權威性。
1.2 滲透式
滲透模式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圍營造為主,通過相關活動而潛移默化地傳遞思想政治內(nèi)容。這種模式能夠更加積極地去實現(xiàn)自我探索。這種模式同樣有三方面的特點。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大綱、內(nèi)容、課程以及教學計劃等方面沒有一個鮮明的標準和清晰的體系,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以及思想道的提高都需要靠個人感受與自我探索形成;第二,與思想政治觀念與道德品質(zhì)知識相關的內(nèi)容不通過課堂教學傳授,而是通過社會、人文學科的教學來提供間接性的教育,間接提供給學生;第三,學校和教師的職責也側(cè)重于營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圍方面,學校和教師主要的作用是通過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來調(diào)動校園內(nèi)部的思想政治學習氣氛,輔助學生在這種氣氛下,加強對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質(zhì)提升的關注,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獨立的健康思想。從長遠來說,對于學生日后畢業(yè)參與社會工作也有著良好的助益,特別是在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就業(yè)觀的形成以及對社會和自我理性認識上的作用更加明顯。
2 新時期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
2.1 始終堅持用先進思想武裝頭腦
我們首先必須在全校范圍內(nèi)倡導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學發(fā)展觀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校園的建設,始終堅持不懈地用先進的思想來武裝廣大師生的頭腦,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與困惑,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的理論來解答和疏導,始終保持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性,為培養(yǎng)和引導大學生通過完善思想來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2.2 實事求是,聯(lián)合家庭教育,不斷完善教育體系
在與家庭教育的聯(lián)合上,高校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采取多種方式,主動與家長聯(lián)系,讓家長能夠方便、快捷地了解子女在校的綜合情況,學校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讓領導深入家長中間,組建高校與家庭共同參與的教育指導委員會,認命學生、責任教師與家長代表共同負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工作,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與家長互通有無,學校召開的大型活動也要邀請家長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學習專業(yè)技能的之前,認清自身的責任,學會感恩,這是非常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基礎。
2.3 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配合心理疏導
我們開展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們還要同時輔助以心理疏導來完善我們的教育手段,從而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力。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愛好以及心理特點,與學生深入的溝通與交流,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學生處理人際關系,選擇學習方向,認清時事熱點,要精心制作一套有關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計劃,建立完善的學生心理問題預警和干預機制,對于學生潛在的思想問題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疏導。
2.4 發(fā)揮大眾傳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眾傳媒不僅有著基本的社會功能,還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眾傳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運用自身優(yōu)勢宣傳和弘揚主旋律,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為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提供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第一,要開設傳播課程,增強大學生對于信息的簡便和運用能力;第二,通過網(wǎng)絡新媒體傳播我民族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外來不良信息;第三,不斷建立健全校園網(wǎng)絡,開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設立學生與教師一對一對話欄目,用這種互動式的交流模式來豐富我們的教育手段,讓學生在享受互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豐富知識的同時,也能得到很好的思想政治輔導。
3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系到高校的有序建設,更加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最終成敗。因此,我們必須要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個長期的、重點的關鍵性問題來抓,堅持不懈地以教育新理念嚴格要求自我,時時把握學生的發(fā)展動向,觀察社會時事實事熱點,抓住教育機會,積極研究新時期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從而更好地完善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使其作用于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使其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 高奇.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J].中國成人教育,2007(6).
[2] 張寶婧.論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性地位[J].青年文學家,2010(13).
[3] 韓金萍.高職教育管理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
[4] 黃永奎.以人為本——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潛質(zhì)[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9(13).
[5] 魏傳成.試析大學生生活社區(qū)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與御新[J].科教文匯,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