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斷堅定高校研究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是高校黨建長期擔負的一項重要任務。研究如何堅定研究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問題,不僅要認清研究生黨員共產主義信念的狀況,而且還應找到培育研究生黨員共產主義信念的途徑。培育研究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應當提升思想認識并注重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生導師、黨校、學生黨支部的作用。
關鍵詞:共產主義信念; 研究生黨員; 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4-0082-04
近三十年來,我國關于共產主義信念及研究生黨員教育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經查,1982年至2011年9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專門研究共產主義信念的文章有140篇,研究研究生黨員教育的文章有26篇。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共產主義信念的內涵、作用、培養等方面。
一、共產主義信念的內涵及特征
共產主義信念是人們基于對共產主義理論的了解和認同,并以共產主義理論指導自己投身共產主義運動,為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實現而不斷堅定去行動的精神狀態。深刻認識共產主義信念的內涵,只作簡短的定義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定義只是抓住了概念對象的主要方面。要進一步對共產主義信念做出全面的理解,還需要對共產主義信念的特征做出全面性的概括。
1.了解并認同共產主義理論是共產主義信念的認知前提
任何信念都是建立在對一定理論或學說的認同基礎之上的,共產主義信念的建立也不例外。共產主義信念把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而共產主義社會的構想和必然性的揭示是由共產主義理論來完成的。一個人如果對共產主義理論一無所知或似知非知,那么,他對共產主義社會的認識就不可能是清醒的。要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必須對共產主義的理論有深入的了解并贊同它的主要觀點;在這里,對共產主義理論的了解是前提,對共產主義理論的認同是關鍵。不了解就談不上認同,即使認同也是盲目的;但了解后不予認同,也不可能確立共產主義的信念。
2.積極投身共產主義運動是共產主義信念的實踐基礎
任何真正的信念都是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共產主義信念的形成和發展當然也離不開實踐。共產主義運動是共產主義信念形成的基礎,一個人只有投身于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才能不斷加深對共產主義理論的認識,才能不斷培養出對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才能不斷堅信共產主義社會必將實現的歷史必然性。歷史上的無數無產階級革命志士,正是由于投身于火熱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才最終確立了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3.把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實現作為奮斗目標并為此目標的實現而不懈追求是共產主義信念的集中表現
從理論上來講,信念是同一定的目標相聯系的。信念行為只是被信念所指向的目標所驅使。共產主義信念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把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實現作為自己的目標,看一個人是否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就是要看他是否相信共產主義社會的必然性,是否在行動上而不只是在口頭上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而不懈追求和奮斗。
4.社會個體的精神世界是共產主義信念的存在方式
共產主義信念作為一種意識指向,它的存在只能寄寓于社會個體的精神世界,它的形成發展只能取決于個體的價值認同和情感體驗,而不取決于外部的命令。共產主義信念存在方式的個體性和意志選擇性,其實也并不否認或排斥它的群體性和外在影響性。盡管共產主義信念可以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信念,政黨組織可以要求它的每個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念,但它不能強制或代替每個黨員確立共產主義信念。共產主義信念的最終形成還是要靠每個黨員的個人努力來實現。
二、研究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念的重要意義
1.研究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是黨的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國研究生在校生已達140多萬,其中共產黨員的數量已有幾十萬,這幾十萬黨員是我黨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重要力量。研究生黨員群體是正在學習和掌握現代科技文化的群體,一旦學成之后,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走向國家的各個重要部門和崗位,執掌重要的國家權力,研究生黨員的素質如何,具有怎樣的理想信念,不僅關涉到其個人的發展,也關涉到黨和人民的事業的發展。由此說來,研究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問題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2.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是研究生黨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的需要
黨的章程指出:黨員應當努力“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由此可見,只有做到在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才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當前,研究生黨員的思想狀況如何,是否在學習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應當說,研究生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是比較高的,大部分黨員是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但某些黨員不能很好發揮黨員作用的情況也是存在的。2010年11月17日,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號)》中指出:“總體上看,廣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理想信念模糊、集體觀念淡薄、學術道德失范、知行不夠統一等問題。”需要指出的是,教育部的文件所指出的問題,雖未特指研究生黨員,但所指出的問題,在部分研究生黨員身上也是存在的。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問題,主要還是與是否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每個研究生黨員都真正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就不會出現理想信念模糊、集體觀念淡薄、學術道德失范、知行不夠統一等問題。
3.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是增強研究生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的需要
增強研究生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是加強高校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和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增強研究生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關鍵是使每個研究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只有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才能做到自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堅決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做到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嚴格保守黨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人,必定深知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單靠個人的單打獨斗是無法實現的,只有不斷加強全黨的團結和凝聚力,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才能戰勝前進中的任何艱難險阻,不斷接近最后的目標。
三、當前研究生黨員共產主義信念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認識一個人的共產主義信念,既要看他對共產主義理論,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了解和認同程度,還要看他對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主義社會以及工人階級政黨的認識和態度。
為認清當前研究生黨員共產主義信念的狀況,筆者在高校就研究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及共產主義信念教育問題進行了實際調查,基本摸清了研究生黨員的思想狀況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調查方式主要采取問卷方式。首先,調查對象的范圍。調查對象選擇的是筆者所在大學研究生中的黨員。調查中,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63份。其次,調查內容的設定。調查問卷共設計了40個問題,其中有36個問題是與如何認識共產主義和對共產主義采取何種態度以及怎樣開展共產主義信念教育等有關的問題。再次,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2011年9月,我們對問卷進行了客觀的統計和分析,進而得出了初步結論。
1.研究生黨員對共產主義理論的了解和認同程度
馬克思主義系統闡述了關于共產主義的理論,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共產主義理論。人們對共產主義理論的了解和認同,集中表現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了解和認同。調查顯示,研究生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了解和認同率是很高的。有86.5%的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過時;有91.7%的認為共產黨員有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有88.2%的人認為有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有86.7%的人認為有必要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大眾化和時代化。在評價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如何時,有43%的人認為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很高。
2.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認識和態度
馬克思主義理論按社會發展程度,把共產主義社會分為相互承接的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對共產主義社會的認識,應當包括對兩個發展階段社會的認識。調查顯示,研究生黨員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認同率是很高的。有77.1%的人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最理想的社會(6.6%否定);有69.7%的人認為共產主義社會能實現(7.7%認為不能);有74.1%的人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一定能戰勝資本主義制度(6.9%認為不能);有86.8%的人認為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沒有前途;有90.9%的人認為中國應該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76.3%的人不贊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的說法,有47.1%的人表示不推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宣揚的自由、民主、人權理念(有38.5%的人表示推崇)。
3.對中國執政黨的認識和態度
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實現,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努力奮斗和工人階級政黨的領導。承認還是否定政黨的領導,是共產主義信念如何的重要方面,否定黨的領導,在某種意義上也就否定了共產主義。調查顯示,研究生黨員對黨的認識是積極的。有69.4%的人認為中國共產黨是偉大英明的黨;有80.7%的人認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取得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有79.3%的人認為當前我國大多數共產黨員的素質是好的;有90.6%的人表示愿意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5.5%表示不愿意)。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當前研究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總的來說是積極健康的,大多數黨員對共產主義的認識是端正的,對共產主義的前途是樂觀的。但少數黨員沒有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或共產主義信念動搖的問題也確實是存在的。如何幫助黨員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四、堅定研究生黨員共產主義信念的對策性思考
高校如何在具體工作中不斷培養學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對此問題,學者們進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如郝志剛等人指出,培養學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就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鞏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發揮黨校作用,增強黨組織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做好學生黨員的吸收和再教育工作;切實抓好黨員大學生先進性教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大學生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筆者認為,對策的提出既要考慮黨和政府政策文件的要求,又要緊密結合高校及研究生黨員這一特殊群體的實際,只有如此,才會使我們的對策研究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1.各級黨組織應進一步關注研究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問題
黨章規定黨的各級黨組織承擔著對黨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務。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加強對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的教育。因為,黨員只有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才會堅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才會為實現黨的目標而不懈追求和奮斗。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校在黨建工作中,存在著關注本科生多,關注研究生少;關注組織發展多,關注共產主義信念教育少的問題。為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局面,高校各級黨組織必須努力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科學規劃、突出主題、明確責任、加強督導。只有如此,才會使共產主義信念的教育取得實效。
2.改進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幫助研究生黨員增強共產主義信念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研究生進行共產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系統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無疑對研究生黨員思想信念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在研究生黨員思想信念的形成中發揮作用,必須不斷對教學內容、方法進行改進。
2010年8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制定了《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教社科[2010]2號),該意見對1998年以來設立的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內容進行了改革。明確規定,從2011年秋季開始,全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為:碩士生的必修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36學時)”;選修課為“自然辯證法概論(18學時)”和“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18學時)”(任選其一);博士生的必修課為“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36學時)”;選修課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改革后的課程,總的來看,學時雖有所減少,但內容更加貼近實際,更加突出了馬克思主義時代性以及與中國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此外,新的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選課的自由度,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學習的內容。應當說,改革后的課程體系,對研究生黨員學習、掌握共產主義理論,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將會起到促進作用。
調查顯示,高校研究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養學生共產主義信念中的作用的認同率是比較高的(達44.4%),但對教師在課堂上對共產主義理論的講授的認可率卻不是很高(只占12.4%)。這說明,教師的教學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3.改進黨校教育方式,幫助研究生黨員增強共產主義信念
按照《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的規定,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培養黨員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黨校教育的重要目標。目前,高校黨校在黨員教育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在培訓對象上偏重對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的入黨前教育,忽視黨員入黨后的教育;在教育內容上偏重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忽視突出共產主義信念教育;在培訓方式上重視理論教育,忽視運用多種形式開展教育等。目前,許多高校為克服黨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專門制定黨校工作條例或實施細則,從黨校的教育對象、內容、方式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細致的規定。所有這些,無疑都將會對研究生黨員共產主義信念的教育起到促進作用。
4.加強研究生黨支部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幫助研究生黨員加強共產主義信念
黨章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中國共產黨普通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也規定,大學生黨的支部委員會主要職責是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此外,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號)》中也指出:“研究生黨支部是發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作用的重要組織依托。高等學校要加強研究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把研究生黨支部建在班上。要加強黨支部建設的制度化和規范化,要積極探索符合研究生特點的組織生活形式,嘗試在學科、實驗室、課題組等建立黨的組織,使黨員教育與研究生的實踐需求相結合、與研究生的學術科研相結合、與研究生的成長成才相結合,提升研究生黨員教育的有效性,引導研究生黨員在創先爭優中加強黨性鍛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從根本上說,加強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加強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它的組織力和教育影響力。目前,高校在研究生黨支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關注不夠、措施不利、權責不清、投入不足。有的學校只把研究生黨支部的任務看作是發展黨員,而沒有發揮它在黨員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為扭轉此種狀況,必須從體制機制等方面做出改進。
幫助研究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是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為實現這一任務,除了通過“三會一課(支部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和黨課)”等方式進行教育外,[2]還應根據研究生文化水平較高、基礎知識較完備、獨立思考能力和民主參與意識較強的特點,經常組織研究生黨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政治、學術、科技、文體等方面的實踐活動,使他們通過各種活動,不斷了解世情、國情、黨情,進而增強為共產主義不斷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5.發揮研究生導師的政治導向作用,幫助研究生黨員加強共產主義信念
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號)》中指出:“教書和育人是導師的兩大基本職責。導師負有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與導師在時空上的聯系更加緊密,導師的政治態度如何,對研究生的思想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注重發揮研究生導師的政治導向作用,對幫助研究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信念至關重要。
為有效發揮導師的積極導向作用,一是要注重導師的選拔,要把能夠對學生思想發揮積極影響作為遴選研究生導師的必要條件。二是要加強研究生導師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使他們具有正確引導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質。三是要積極構建研究生導師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機制,完善相關政策,明確導師的責任與義務,鼓勵導師參與到研究生黨組織建設及各類活動中,有效調動導師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要制訂導師對學生發揮積極影響的考核辦法,定期進行考核檢查。
參考文獻
[1] 郝志剛,林涌謀,陳 曦.當代大學生共產主義信念的群體差異調查——以廣東省六所高校調查情況為例[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12-114.
[2] 牛文利.論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的創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119-121.
[責任編輯:龐 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