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再到魯鎮的祥林嫂在跟人說到自己的悲慘故事即阿毛的故事時,親口說到的“阿毛”凡兩現,而“我們的阿毛”凡五現。仔細琢磨,祥林嫂口中的“我們的阿毛”除了表現一般母親對兒子的疼愛以及慈母對亡兒的深切思念之外,至少還可以讓我們得到如下信息:
一、“我們的阿毛”表明祥林嫂對第二次婚姻的滿足
1.“我們的阿毛”表明祥林嫂心里有賀老六
盡管當初祥林嫂被自己的婆婆祥林媽賣給賀老六時,她曾拼死反抗過,頭撞香案角,鮮血直流,但那是從封建禮教出發做出的無意識或下意識的動作。像封建社會一般婦女一樣,祥林嫂深受封建禮教影響,有著傳統的“好女不嫁二夫”的思想意識。她的不嫁賀老六并不是她不喜歡賀老六這個人(其時她連賀老六是啥模樣都不清楚),也不是她深愛祥林從而心甘情愿一定要為他守著(她逃出祥林家除了有嚴厲的婆婆這個因素外,她與祥林并無多少感情也當是個原因)。她完全是照封建時代一般婦女所能有的反應而做出的無意識或下意識的動作。衛老婆子不是說了嗎,“回頭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說要尋死覓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鬧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連花燭都砸了的也有”,總之,“鬧是誰也總要鬧一鬧的”。但當她接觸了賀老六這個人之后,她的心理就起了變化了,他倆產生了感情。這一點從衛老婆子跟四嬸的閑談尤其柳媽跟祥林嫂的閑扯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賀老六是個什么樣的男人呢?衛老婆子說他“有的是力氣,會做活”,祥林嫂自己也承認“他力氣多么大呀”,身強力壯的男人一般不會討人厭的。所以衛老婆子告訴四嬸,當人們七手八腳地把頭撞香案角、鮮血直流的祥林嫂同賀老六反關在新房里后,祥林嫂“第二天也沒有起來”,后來“起來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個孩子,男的,新年就兩歲了。”這話是意味深長的。柳媽就不同了,直奔主題:
“我問你:你那時怎么后來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這總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氣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這么大的力氣,真會拗他不過。你后來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說他力氣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試試看。”她笑了。
這段對話有點那個,但“笑”字告訴我們,祥林嫂是間接地同意了柳媽的說法:“后來竟依了”“你自己愿意了”“你后來一定是自己肯了”。
不僅如此。在賀老六死了、阿毛被狼吃了以后,祥林嫂跟人說到阿毛的故事時,不說“我的阿毛”,而反復地說“我們的阿毛”,言語之中是含有對丈夫賀老六的思念之情的。一日夫妻百日恩。阿毛是她跟賀老六兩人的阿毛,反復訴說“我們的阿毛”不就是一再地強調自己跟丈夫賀老六的情感嗎?要知道,這是在封建社會,賀老六是她的第二個丈夫,封建禮教是不允許她把這第二個丈夫賀老六掛在嘴上的(這可以清楚地從她再到魯鎮人們還是叫她“祥林嫂”中看出)。可以肯定地說,在祥林嫂的心目中,賀老六的位置遠遠重于祥林的位置。
2.“我們的阿毛”讓祥林嫂真正成了女人,真正為人妻、為人母
人有七情六欲。小她十歲的祥林并沒有讓祥林嫂得到家庭生活的多少樂趣(她并不是不能生養孩子),以至于她把逃離祥林家,在別人家拼命干苦活當成幸福:“……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盡管這時她逃離祥林家是在祥林死后的事情,但這至少可以告訴我們,祥林嫂之前在祥林家的生活是不愉快甚至很不愉快的。
而在賀老六家就截然不同了。衛老婆子對祥林嫂改嫁賀老六一再用“交了好運”來評價:“(她么?)現在是交了好運了”“她真是交了好運了”。為什么呢?“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沒有嚴厲的婆婆管制,丈夫會做活有力氣,還有自家的房子,這在當時來說是很難得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好不容易娶上親的賀老六不會有意跟祥林嫂過不去的,賀老六的條件祥林嫂也應該是滿意的,所以他們的生活應該是很和諧的,祥林嫂在家庭里是會有地位的。正因為如此,她“第二天也沒有起來”,后來起來了,到年底就有了阿毛,“母親也胖,兒子也胖”。“胖”在這里就是生活幸福的最好說明。我們上面的引文里不是說祥林嫂初到魯四老爺家干活很忙、很累,“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嗎?可見,“母親也胖,兒子也胖”就是對祥林嫂在賀老六家生活狀況的最好展示,是她為人妻、為人母滿意的表現,是她家庭幸福的寫照。
上面我們還引用了柳媽跟祥林嫂的閑扯,那可是多年后別人在跟她談她跟賀老六當年的事啊。雖然事隔那么多年,但談起當年的情景來,祥林嫂“笑了”。千萬別忽視這個“笑了”,這可是整個小說唯一直接寫祥林嫂的“笑”(初到魯鎮她“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但也只是“笑影”而已;捐門檻后她“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高興似的對四嬸說”,也只是“高興似的”,還不是真正的“笑”)。從這“笑”字我們完全可以看出祥林嫂作為女人的害羞與幸福,它告訴我們,祥林嫂對賀老六是滿意的,對跟賀老六過的那一段不算長的家庭生活是滿足的,也就是說,她對第二次婚姻打心眼里是滿足的。正因為如此,在跟人家說兒子的故事時,她就情不自禁脫口而出“我們的阿毛”了。
3.“我們的阿毛”讓祥林嫂真正享有了做人的權利,獲得了做人的尊嚴,盡管這很短暫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祥林嫂有了“我們的阿毛”,賀老六不用說很高興,就是賀姓本家也會對她禮敬三分。況且阿毛“他是很聽話的孩子,我的話句句聽”,這很重要。在沒有阿毛之前,有誰“聽”過她的話嗎?更莫說句句聽了。那時只有她看別人臉色、聽別人話的份。她為什么要逃離祥林家?為什么可以被祥林媽堂而皇之地賣給賀老六?根本原因就在于她跟祥林無后!“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如果她跟祥林也有“我們的阿毛”,她需要逃離祥林家、她會逃離祥林家嗎?她會被祥林家賣掉嗎?可見,有沒有“我們的阿毛”,對于祥林嫂來說,確實茲事體大。也正因為如此,她反反復復地要說“我們的阿毛”了。
二、“我們的阿毛”一死,祥林嫂又回到無依無靠的境地,并且萬劫不復
1.吃人的狼兇殘,封建宗法制度比狼更兇殘
祥林嫂在賀家的臉面、賀家的地位其實純乎系于“我們的阿毛”一身。丈夫死了,如果“我們的阿毛”還在的話,祥林嫂“本來還可以守著”(應該說,她為賀老六“守著”,是心甘情愿的),天經地義,誰也不能拿她怎么樣。但狼太可惡,居然在春天出來害了“我們的阿毛”!狼吃了“我們的阿毛”,更吃掉了祥林嫂的一切希望。“我們的阿毛”一死,馬上,“大伯來收屋,又趕她。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可見,封建宗法制比吃人的狼還狠毒,是它不僅不同情祥林嫂,反而將她逼入“走投無路”、萬劫不復的深淵。
2.沒有了“我們的阿毛”,祥林嫂就人人得而欺之了,最終死在當時的冷暴力之下
“我們的阿毛”還在的話,祥林嫂會在賀家墺平安過完一生。可是“我們的阿毛”被狼吃了,她就“只剩了一個光身了”,只得離開賀家墺。再到魯鎮,她先是成了人們獵奇的對象,而一旦聽厭了她的“我們的阿毛”的故事,人們就毫不客氣地想著法子傷害起她來,連“是善女人,吃素,不殺生的”柳媽都不放過傷害她的任何機會。她就這樣地徹底完了,哪怕是捐了門檻也沒用,人們永遠地將她釘在了恥辱柱上,除了死,她別無選擇。“這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的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里,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干干凈凈了。”也就是說,對于“祥林嫂”(是作為祥林的老婆)來說,沒有人會關心她的死活。由此可見,在不推翻封建制度、不改變封建道統的情況下,“我們的阿毛”實在關系著祥林嫂的生死。也正因為如此,她就要反反復復地對人稱說“我們的阿毛”了。
(作者單位:湖南省隆回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