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乾隆醉酒的朦朧,夢求孔方兄的富態,難矣哉,只能是步入“二流堂”。
去年歲末,曾在《中關村》雜志上讀到一篇《“丁磊養豬”“老柳種菜”——貴在創意》的文字,說柳傳志先生是造電腦的“知識英雄”,毅然投巨資去“種菜”,這正是企業家創新思維“聯想”的結果;并贊揚“老柳種菜”意謂一種投資趨勢,體現出企業“大佬”高屋建瓴的遠見卓識。
日前又讀到一篇《聯想“喝酒”上癮》的文章,令人匪夷所思,生發歧義。據悉:2011年11月間,聯想控股斥資收購河北乾隆醉酒業有限公司的87%股份,入主乾隆醉酒業。這之前,聯想控股曾投資1.3億元入股瀘州老窖旗下湖南武陵酒業,成為第一大股東。
靠IT發祥的“聯想”是中關村“螞蟻雄兵”心中高高飄揚的大纛,我輩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希望擎旗的“老柳”能為中國培養出喬布斯那樣的創新英雄。思之越深,愛之越切,“聯想”的一舉一動都糾結著“草根”們的心。驚聞《聯想“喝酒”上癮》,莫名地為“老柳”擔心。也像喝多了酒,又不勝酒力,醉眼朦朧,不顧“班門弄斧”之嫌,說說心里話,一吐為快。
企業家“追求利潤”的“投資沖動”原本無可厚非。須牢記的是,隔行如隔山,擅長用堆砌“油彩”作畫的寫實派大家,突然間玩起“潑墨”弄起空靈的大寫意,愚以為,乃是用其所短,甚至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即使不是敗筆,短期內也絕然不會出精品。媒體有人質疑,“聯想酒業團隊不夠專業”;給出的回答是“團隊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其成員在白酒行業中浸潤多年”,據悉那位“酒保”路通先生本人曾是“金六福”的執行董事。這讓人想起老柳的“斯巴達克方陣”,不可同日而語。想起“茅臺”或“五糧液”,恕我直言,“金六福”恐怕“未入流”,起步就落后了兩個層次。“天無盡頭人生有涯”,我敢斷言:今生今世“老柳”看不到“聯想”兼并“茅臺”蛇吞象的大戲。
盡管“白酒行業量價齊升”是酒后真言,但做大并不容易。業界專家分析,“各路資本紛紛進入白酒行業,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白酒行業利潤豐厚。……中高端白酒價格的上漲幅度遠大于CPI”。聯想的“酒保”路通酒后再吐真言:“由于消費升級,價格上漲,導致整個行業量價齊升,并且這種勢頭將持續一個階段,這正是聯想看好酒業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一種利令智昏的短視沖動,盡管聯想控股“不差錢”,也不能忘記“聯想”要做IT“百年老店”的誓言,更何況“山登絕頂我為峰”,“聯想”還不是“世界最好”,“聯想”的粉絲更希望看到“夢中情人”攀上地球IT業的頂峰,有錢向既定目標投入罷,那怕是為后人鋪路,也是一種英雄行為!
“酒保”路通自信,“對聯想而言,酒業板塊是精心規劃、重點打造、長期發展的”宏圖偉略。“通過植入聯想的經營理念,借助聯想的資金,和品牌影響力,經過整合,打造白酒行業的領導型企業”。而且還夢想“聯想將迎娶下一個‘新娘’”。這種自信和自戀意味著“自作多情、自以為是、自尋煩惱”。借乾隆醉酒的朦朧,夢求孔方兄的富態,難矣哉,只能是步入“二流堂”。
“聯想”“醉翁之意不在IT”,“酒保”自以為“世人獨醉我獨醒”,“賺了酒錢”而傷了國人心中的“大雅”,遠離了“創新之魂”,打碎了粉絲們的夢想。歸去來兮,當我們的指尖敲打“聯想”電腦的鍵盤時,回報的當是時代高科技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