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探索“兩型社會”發展的新路子,2007年底長沙市委研究決定擴大岳麓區的版圖,并將它打造成一個先導區,由點到面帶動整個城市群的發展,這個戰略被命名為“大河西戰略”。大河西戰略實施至今,對長株潭地區的經濟增長產生了明顯的正效應,也給湖南的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大河西戰略;先導區;兩型社會;湖南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1-0144-02
收稿日期:2011-10-29
基金項目: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校級課題“湖南區域競爭力實證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XYS07S15)(課題主持人:袁靈)
作者簡介:袁靈(1981-),女,湖南衡陽人,講師,博士,從事區域經濟學研究。
2007年12月,長株潭城市群成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簡稱 “兩型社會”。同時長沙市委專題研究決定,在長沙河西的大片區域建設“兩型社會”先導區,并打出“建設大河西,打造先導區”的口號。這個新區包括原來的河西岳麓區、周邊的望城縣和寧鄉縣的部分鄉鎮。它的定位,就是要打造“兩型社會”的先導區、高新產業的集聚區、城鄉統籌的示范區、適宜人居的新城區和支撐發展的增長極。大河西戰略從提出到推進,至今已有四年。它不僅為長沙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為湖南經濟有效抵御世界性金融危機的侵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大河西戰略的實施有利于推動湖南的產業發展
近年來,長沙河西產業發展的勢頭引人關注,然而并沒有改變長沙市“西文東市”的根本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大河西戰略的構想無疑給河西經濟帶來了一個良好的契機。這一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幫助人們強化產業立區觀念,有利于產業規劃的制定、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產業項目的啟動。大河西戰略啟動以后,岳麓區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強產業建設:
一是加強規劃引導。在產業布局上,推進了濱江新城、榮灣鎮中心商務區、岳麓工業園、金星路國際商業街區、麓山南路文化旅游街、望城坡商貿物流圈等重大項目的建設規劃,形成了一批規模大、輻射強的企業集群。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領導機制、激勵機制,制定和出臺鼓勵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引導、扶持產業發展的力度。
這些舉措將在總量上增加長株潭城市群乃至整個湖南的區域發展的籌碼。如按照對接高新區,配套高新區的要求進行望城坡工業園的規劃建設,有利于培育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布局,給湖南的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如大河西基礎設施的優化建設,有利于打通卡口,拉通斷頭路,盡可能多地為大項目進出開辟通道,使得湖南的區域資源流動更順暢;又如,推進濱江新城、榮灣鎮中心商務區、金星路國際商業街區、麓山南路文化旅游街、西湖文化園、望城坡商貿物流圈等重大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引進一批品牌企業經營,形成一批規模大、輻射強的企業集群,促進產業發展對整個湖南區域經濟的帶動效應。
二、大河西戰略的實施有利于驅動湖南的創新機制
岳麓區集聚了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國家“211工程”重點院校,研發創新的內聚力非常強。湖南高新技術產業區更是享有湖南“硅谷”的盛譽,是全省創新資源最豐富、創業體系最完善的區域。但是,從整體上看,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相比,長沙在自主創新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而大河西戰略的實施正是著眼于這些問題和困難的解決,這無疑給長沙進而給湖南的創新機制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一是有利于推進觀念創新。先導區的打造有助于人們把先行先試作為改革探索的價值來遵循,把敢闖敢試作為改革探索的本質來把握,把邊干邊試作為改革探索的要求來踐行;有利于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企業家,引導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和產業技術發展趨勢, 制定切實可行的自主創新規劃,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確立環境友好的區域持續發展體系,尤其是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區域指標考核體系;有利于培育環境友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倡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二是有利于推進組織創新。大河西戰略實施構想提出來以后,岳麓區積極探索了行政組織的創新,長沙市政府將在大河西試行“大部制”,即大河西先導區被授予市級行政、經濟管理權限和爭取省級一定經濟管理權限。這一探索甚至走在了上海浦東的前列。這種變革,不僅能夠起到適應,進而也引導著大河西的發展環境發生新的變化,同時這種變化還將對舊的組織和管理過程進行洗牌,有利于培育新思想和新行為,從而帶動湖南省的全面組織創新。
三是有利于推進方法創新。大河西戰略的實施將給長沙經濟帶來發展機遇和發展方式的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必然要求人們從新的角度來探索社會建設的方法,而這種探索所帶來的正效應將產生一個良好的示范效應和溢出效應,從而進一步推動整個社會群體對該種探索的學習和效仿,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三、大河西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帶動湖南的內聯外接
大河西先導區不只是長株潭的先導區,也不只是湖南的先導區。大河西根植于長株潭,立足于湖南省,著眼于全中國,目標是全世界。因此它的發展也應該放到“3+5”城市群中去統籌兼顧。“3”即三個城市形成的核心組團——長株潭一體化核心增長極;“5”即五個次中心特大城市區——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大河西戰略效應將以長株潭經濟增長高地為中心,將其增長極的作用通過各交通干線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輻射:向北沿京廣線輻射岳陽及其所屬中小城市帶,向南沿京廣線輻射衡陽及其縣級中小城市帶,,向西北沿長常高速公路輻射益陽、常德及其中小城市帶,向西延長邵高速公路輻射婁底及其縣級中小城市帶。這種輻射作用不斷擴大和延伸,有利于進一步帶動輻射環洞庭湖地區、大湘南地區、大湘西地區和湘贛邊區。從而有效實現湖南省內通達快捷的內部聯系。
同時,大河西戰略的實施有利于進一步加強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并將通過中部崛起戰略使得中部六省的聯系更加緊密,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效應更加明顯。
四、大河西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加強湖南的城鄉互動
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求整合城鄉資源,實現城鄉互動、互促和互惠。大河西戰略的實施無疑給先導區的農業和農村發展帶來了巨大契機。目前河西已基本建立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先導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0 000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1,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村級公路硬化率100%,城鄉聯網供水率60%以上,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同時,先導區良好的示范效應有利于縮小直至最終消除湖南的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和國民待遇上的一致。從而實現城鄉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管理和人口素質一體化。從而逐步實現湖南農村的現代化,從而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泛領域帶動湖南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促進整個湖南的城鄉對接和互動。
參考文獻:
[1] 徐燕玲.在推進“兩型社會”建設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J].世紀行,2008,(2):21.
[2] 洪艷.“兩型社會”視角下湖南產業集群探析[J]. 湖南社會科學,2008,(3):107-112.
[3] 袁靈,王朝陽.提升長株潭區域競爭力的途徑探討[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6-8.
Great West Bank of Xiangjiang River Strategy and Hunan Regional Development
YUAN L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In December 2007, Chang-Zhu-Tan urban group approved the “national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support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To explore the new way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Changsha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decided to expand Yuelu district’s domain, and make it a forerunner area for the purpose of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group from one point to entire area, this forerunner area is named as “Great West Bank of Xiangjiang River ”. The strategic goal of Great West Bank of Xiangjiang River is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in Chang-Zhu-Tan, then bring an enormous promoter action to the whole regional economy of Hunan.
Key words: Great West Bank of Xiangjiang River strategy; forerunner area; two-oriented society; Hunan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