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工程項目競爭日益激烈,利潤空間逐漸縮小。通過分析中國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現狀,發現其成本管理出現權責利不明確以及激勵懲罰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為了增加各施工企業競爭力,并獲得更多利潤,建立一套責權利相結合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來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
關鍵詞:工程項目;中國;責任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1-0093-03
收稿日期:2011-09-18
作者簡介:莫瓊(1986-),女,湖北荊門人,中級會計師,從事項目管理研究。
引言
中國工程項目競爭日益激烈,工程施工企業應從成本管理著手,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體系,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從而在激烈競爭中生存和發展。通過研究發現,中國大多數施工企業責權利不明確,本文結合中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實際情況,提出建立健全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
一、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體系設計
1.責任成本基本概念。責任成本,是指以具體的責任單位(部門、單位或個人)為對象,以其承擔的責任為范圍所歸集的成本。責任成本管理,是指將企業內部劃分成不同的責任中心,明確責任成本,并根據各責任中心的權、責、利關系,來考核其工作業績的一種成本管理模式。其中,責任中心也叫責任單位,是指企業內部具有一定權力并承擔相應工作責任的部門或管理層次。
2.責任成本管理目標確立。目標成本是企業一項重要的經營管理目標,它既包含目標的概念,又包含成本的概念,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并作為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而設定的一種預計成本,它是成本預測與目標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項目的目標成本,是項目部與企業簽訂的承包合同規定的成本,減去稅金和項目的盈利指標。項目責任成本即為項目的目標成本。
從公式上可以體現為:項目目標成本=合同價-稅金-項目盈利指標
3.責任成本管理機構設置。項目部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形成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管理體系。由于工程項目規模千差萬別,性質不盡相同,項目具體組織結構也不同。一般情況下,項目部下基本可設施工技術部門、材料部門、機械設備部門、質量安全部門、環保部門、財務部門等。
4.責任成本管理部門職責界定。技術部門制定施工方案,提供技術支持,避免出現方案錯誤以及技術不先進導致材料浪費、誤工等現象,從而增加材料成本和誤工成本。材料部門采購制訂采購計劃,選擇質優價優的材料,避免出現材料質量低劣而導致的工程質量問題,最后產生增加返工成本的后果。機械設備部門應熟悉各種設備使用功能、使用方法及使用效率,從而達到高效率使用機械設備的效果,最終達到降低機械設備使用費的目的。質量安全部門要做好質量檢查,避免質量不合格而導致返工成本產生。同時還應加強安全知識的學習和教育,避免出現安全問題而導致索賠等經濟責任發生。環保部門要對施工現場認真勘察,及時發現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并做好施工垃圾處理方案,來避免修復環境產生的費用。財務部門主要對項目進行中產生的間接費用進行控制,同時對各項活動進行核算,并對各項成本進行分析和考核。
工程項目各部門職責及相互關系(見下頁圖1):
二、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過程
1.劃分責任中心,明確責任范圍。按照企業內部責任中心的權責范圍以及業務活動的不同特點,責任中心一般可以劃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三類。在工程項目中,主要涉及到成本中心。按照部門設置,技術部門、材料部門、機械設備部門、質量安全部門、環保部門、財務部門等可作為成本中心。通過劃分責任中心,確定不同責任成本,來進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2.編制責任預算,制定考核標準。科學的責任成本預算,是責任中心計算收入的標準和目標,是責任成本支出的最高限額,是考核、評價責任中心的依據,也是兌現經濟利益的依據。各個責任中心編制責任成本預算表,成本考核中心制定相應考核標準。
3.跟蹤記錄信息,進行責任結算。責任成本結算,首先要將各責任中心當期發生的成本歸集起來,計算出本責任中心的實際成本,然后將實際成本與責任成本預算進行比較,計算出本期的責任利潤或責任虧損,并進行核算和會計處理。各個責任中心做好相關記錄,對一段時期的工作進行結算,看是否完成相應工作和超過責任成本預算。
4.評價、考核工作業績,編制責任報告。考核中心要定期對各個責任中心的工作業績根據考核標準進行評價和考核,并且編制責任報告。考核結果與相關人員的工資、獎金掛鉤,對完成責任成本預算的給予獎勵,對未實現責任成本預算的給予懲罰,實現獎罰分明,權、責、利相結合的有效成本控制制度。
責任報告設計如下:
責任成本管理流程圖(見圖2):
三、工程項目責任成本分析
項目責任成本管理過程中,對項目責任成本分析非常重要。項目成本分析,就是利用本期成本數據,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與其他項目的先進成本數據或與預算成本數據相比較,明確其成本差異或成本變動的程度和原因的一項項目管理活動。項目成本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1.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指將實際指標與預算指標對比。以此檢查預算的完成情況,分析完成預算的積極因素和影響預算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成本預算的實現。
材料成本分析表(也可分析其他責任成本):
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分析法有:構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關比率。構成比率(下轉333頁)(上接94頁)又稱結構比率,是某項指標的的各組成部分數值占整體數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系;效率比率。是某項活動中所費與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相關比率,是以某個項目和與其有關但不相同的項目加以對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本項目與其他項目的差異。
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形成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具體有兩種,連環替代法與差額分析法。(1)連環替代法。連環替代法,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并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2)差額分析法。差額分析法,是利用各個因素的實際值與預算值之間的差額,來計算各個因素對成本的影響。
責任成本分析必須同時分析主觀、客觀原因。實現盈利也不能只注重成績、掩蓋或忽視真實矛盾,也應尋找實現盈利的原因和條件,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全面、認真地進行責任成本分析,能真正提高企業的責任成本管理水平。對成本分析過程中出現的偏差,應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制定相應的糾偏措施。
項目責任成本分析表:
總結
責任成本管理貫穿于工程項目的全過程,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和責任成本管理體系,加強責任成本管理,從而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謀求更大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2] 余緒纓.管理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3] 沈俊.責任會計在公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2.
[4] 臧丹.施工企業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6.[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