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有效的激勵制度,能夠解決現代企業由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產生的委托代理問題。股權激勵能夠使經營者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同時承擔相應的風險,從而能夠激勵經營者減少短期行為,提高管理效率,最終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但是中國上市公司實施這個激勵制度的效果缺不明顯,分析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股權激勵;上市公司;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1-0053-02
收稿日期:2011-09-18
作者簡介:符翔(1986-),男,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生,從事會計理論與基礎研究。
一、股權激勵的含義及理論基礎
1.股權激勵的含義
股權激勵是指上市公司以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與所有者共同的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使經營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2.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
現代企業的規模和管理技術日益復雜,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是現代企業的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與此同時產生了相應的委托代理問題。委托代理理論就是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之一。由于現代企業規模的日益擴大,所有者沒有足夠的精力、能力來管理企業所有的經濟業務,所以所有者出于自身的根本利益,保留了自己對企業資產所有權而放棄了管理權,由于所有者和經營者的信息不對稱,自身的根本利益不同,經營者有可能為了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損害所有者的利益。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存在“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所以需要激勵和引導經營者來達到公司利潤的最大化。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所在就是使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形成一種利益共享和風險公擔的機制,根據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假設,經營者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會避免企業的短視行為,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最終達到所有者和經營者兩者雙贏的結果。經營者的人力資本是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之二。人力資本是人所擁有的知識、能力等能代表一個人的自身能力和素質。經營者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企業資源的使用,使企業生產出社會需要的產品,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自身的能力。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發展和生存重要的資源,經營者通過自身的能力提高了公司的價值,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業績,相應的獲得由于公司業績提升而產生的回報,股權激勵就是考慮了人力資本,而對經營者行進了相應的激勵,使經營者的人力價值與公司的業績相聯系,從而達到提高公司業績的效果。
二、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存在的主要問題
1.股票市場的有效性偏低
股權激勵有效性的前提是資本市場的有效性,公司業績的提升和公司的股票價格應該同步,然而,中國的股票市場發展時間不長,屬于弱勢有效市場,公司業績的提升和股票價格的上揚是弱相關,股票價格的浮動不完全因為公司的業績起伏,因此股票的價格不能正確反映公司的業績,因此經營者對公司業績的提高,不能完全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上,所以對經營者的激勵效果有限。
2.考核指標不健全
考核指標是衡量經營者對公司業績提升的重要內容,中國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標大多數都是財務指標,比如,凈資產收益率和利潤增長率,中國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標依然側重于財務數據指標,雖然財務指標簡單明了,但是財務指標只能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不能反映企業的市場價值??己酥笜酥话攧罩笜硕苌侔秦攧罩笜耍钥己酥笜瞬荒苷鎸崱⒖陀^、全面的考核公司的業績和經營者的個人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經營者的激勵效果。
3.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
上市公司中“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有的公司為了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過大的進行了股權激勵,有的管理層為了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設置了較低的行權指標。對于經營者業績指標的考核缺乏監控,對于管理層缺乏相應的約束,這種內部監督機制的缺失阻礙的股權激勵實施的有效性。
4.職業經理人市場不成熟
目前,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市場還沒有能做到以市場為導向,還不能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職業經理人市場。職業經理人對公司業績的提升,股票價格的上揚,并不能衡量一個衡量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能力,這種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場機制導致激勵效果的減弱,這與股權激勵的業績的提升,股票價格的上升,職業經理人的回報就高相矛盾。這樣職業經理人在市場上得不到相應的認可,無法通過市場來辨別經理人的能力,職業經理人得不到相應的激勵,這樣“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有可能發生。
三、完善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對策
1.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
股權激勵能夠對經營者產生激勵效果的前提是公司業績的提升能夠在公司股票價格上的體現,由此可以從公司股價的反應來考核經營者的業績能力。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投機性較強,股價大幅波動,使得經營者業績的考核不能夠從股票市場上有效的評價。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來規范市場。采取措施增加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全面性,加大監管力度,完善市場的信息傳導機制,減少信息部對稱,減少人為操縱市場行為,使股票價格能夠真實反應公司的業績,能夠從股票價格評價經營者的績效,加強股權激勵的有效性。
2.建立科學完善的業績考核指標
績效考核是股權激勵的重要內容,企業要發揮股權激勵的效果,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系統、客觀、公正的考核指標。中國目前的考核指標依然側重于傳統的財務數據指標,雖然財務數據考核簡單明了,但是該指標只能反應企業的內部價值,而且考核的范圍不全面,容易造成經營者粉飾財務報名,篡改財務數據。因此,必須加大對非財務指標的考核,采用更加先進的考核辦法,例如,EVA、平衡積分卡等辦法,同時,由于企業出于不同的行業、處于不同的地域應該采取與本公司相適應的考核指標,只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系統的考核指標才能正確考核公司的業績水平。
3.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監督機制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經營者激勵機制的基礎。所以必需要改善董事會結構,提高董事會質量,提高監事會的獨立性,強化監事會的監督力度,減少“內部人控制”現象的發生,制定更嚴格的信息披露機制,防止人為操縱股票,損害小股東利益,只有不斷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加強相關的內部監督,才能有效的推動股權激勵的實施。
4.建立和完善職業經理人市場
所有者對經營者的選擇、評價、辭退是應該按照市場機制和市場需求來進行的,然而,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并不完善,國有企業的經理人不是通過經理市場產生的,而是通過政府部門任免產生的,這樣經理人得不到相應的激勵,只有通過完善職業經理人市場,他們的聲譽是和自己的工作質量和自身能力相符合的,表現好的經理人能夠在市場上得到好的聲譽,表現不好的經理人在市場上難以得到好的評價。只有這樣經理人才能得到正確的激勵,使經營者在市場上優勝劣汰,為股權激勵的更好實施創造條件。
四、結論
股權激勵是一種有效解決現代企業因為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產生的委托代理問題,它能夠使所有者和經營者擁有共同的經濟利益,所以能夠以最小的代理成本來解決兩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等問題。促使經營者能夠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而盡職盡責。近年來,中國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的采取了股權激勵這種激勵措施,但是由于這種激勵制度在中國發展的年限較少,股權激勵效果不明顯。只有解決股權激勵存在的相應問題,才能夠更好的發揮這種激勵制度優越性,提高股權激勵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趙冬梅,劉宏,黃建寶.股權激勵實施現狀及其有效性研究[J].財會通訊,2009,(2).
[2] 俞志方.關于股權激勵制度的理性思考[J].商業時代,2010,(24).
[3] 毛弄玉,胡淑娟.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財會月刊,2009,(12).
[4] 魏剛.高級管理層激勵與上市公司經營績效[J].經濟研究,2000,(3).
[5] 衛麗華.對經營者股票期權激勵問題的思考[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31).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