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887年設立的中國鐵路公司塘沽材料處算起,中國鐵路物資已經走過了125年的不平凡的歷史。
2008年10月,宋玉芳由中國五礦副總裁調任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總經理。
上任伊始,他憑借著在境內外多個領域工作過的深厚閱歷和管理運營大型國企的豐富經驗,顯示出了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卓越的領導才能,帶領中國鐵物踏上了戰略發展之路。中國鐵物,這個有著一百多年鐵路物資供應歷史的企業,在董事長宋玉芳的帶領下,在新的戰略引領下正由傳統商貿物流企業逐步發展成為專注于鐵路物資和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中國企業聯合會調研組2012年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中國鐵物自2004年特別是2008年年底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以來,中國鐵物實現了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鐵物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53位,首次跨入世界500強,排名第430位。營業收入從2008年的1002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2068億元,增長了106.4%;資產總額從276.5億元增長630.1億元,增長了128%;利潤總額從6.6億元增長到15.1億元,增長了128.4%;上交稅金從7.5億元增長到11.3億元,增長了50.2%;職工人均收入增長了38.0%。
路在何方?
宋玉芳說,中國鐵物生于鐵路,長于鐵路,長期以來主要是為鐵路提供物資供應保障服務。中國鐵物有深厚的鐵路背景,有光榮的傳統和作風,經過幾代人的長期不懈努力,形成了鐵路集采專供的主渠道和專業人員隊伍。服務鐵路、奉獻鐵路已成為中國鐵物與生俱來的神圣使命。
中國鐵路物資供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7年成立的中國鐵路公司塘沽材料處。從1949年成立鐵道部材料局(物資局),到1979年鐵道部對物資管理局實行了企業化管理,成立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再到2004年由鐵道部移交到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變化,與中國鐵路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服務鐵路的實踐積累,賦予了中國鐵物服務于中國鐵路獨有的體系和技能,成就了中國鐵物在鐵路物資領域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中國鐵物經營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革,經營機制從計劃指令型向市場調節型轉變,從行政管理型向經營服務型轉變,從路內供應型向以路內為主、對外開放型轉變,從傳統供應型向綜合服務型轉變。特別是2008年以來,面對世界的經濟跌蕩起伏和國內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以及主要大宗物資產能過剩的形勢變化,中國鐵物如何發展?路在何方?中國鐵物在思考中前進,在探索中前行……
在何去何從的重要關頭,中國鐵物領導班子深刻意識到,科學清晰的發展戰略,是確立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按照新形勢的新要求,2009年,中國鐵物啟動了編制新的發展戰略,著力尋找符合實際的、可持續的、快速的發展道路。
中國鐵物在對歷史及現狀、優勢和劣勢分析的基礎上,在2009年提出了聚焦主業、整合資源、專業管理、戰略轉型,努力打造鐵路產業綜合服務領先者和鋼鐵貿易領先者,實現整體上市的戰略目標和“一年一大步,三年上臺階,五年大變樣”的發展構想,成為行業領先、國際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并據此形成了明晰的企業發展戰略。
按照這一目標,中國鐵物以戰略為指引,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搶抓機遇,創新應變,短短三年時間,完成了整體改制,企業經營規模迅速壯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營業績快速增長,管理體系日益完善,業務結構更加合理,行業影響不斷擴大,這些成績的背后無不彰顯戰略的力量。
然而,對比國際一流企業和成功轉型的優秀企業,中國鐵物領導班子感到,要成為盈利能力較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必須進一步強化戰略引領,深化戰略共識。2011年,中國鐵物在總結自身發展經驗、借鑒他人發展規律、結合企業資源和能力狀況,深化戰略認知,提出了“供應鏈集成服務”的業務模式和“貿產融一體化”的發展模式,打造鐵路產業綜合服務和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努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積極探索傳統的鐵路物資貿易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它結合了中國鐵物自身發展實際,既沒有選擇走礦業公司之路,也沒有選擇物流公司之路,而是向供應鏈集成服務商轉型,提供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綜合解決方案。
核心業務的重新界定,使中國鐵物進一步明晰了產業鏈延伸、供應鏈集成、價值鏈發掘戰略思路和“貿產融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準確把握住了企業發展戰略關鍵的第一步,啟動了企業快速、健康、科學發展的引擎。
認識統一了,思路清晰了,方向明確了,中國鐵物制訂了新的發展戰略與規劃,形成了由總體戰略和若干個業務戰略、職能戰略及重要子企業戰略組成的較為完整的戰略規劃體系,提出了整體上市、資本運作、國際化經營、人才強企、文化品牌建設等七大戰略舉措。
“供應鏈”和“貿產融”必將生成故事無數,助力中國鐵物實現戰略轉型。
戰略引領:三年超越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速度,為中國鐵物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關鍵的引領作用。
2008年以來,中國鐵物在新的戰略引領下,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特別是2011年,面對挑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中國鐵物上下齊心協力,努力拼搏,取得了歷史最好的成績!成功進入了世界500強。
中國鐵物收獲的第一個一千億走過了漫長的幾十年路程,而第二個一千億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實現突破,營業收入達到2068億元!
——營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成功進入世界500強。
以下這組數字記錄了中國鐵物三年發展的歷程:
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997億元;
2009年實現營業收入1046億元;
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實現1532億元;
2011年創下2068億元新紀錄!
三年間,中國鐵物營業收入增長了106%,資產總額增長了128%,利潤總額增長了128%,職工人均收入增長了38%。2011年,中國鐵物首次進入《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位列第430位。在中國企業500強的排名由2008年的第60位提高到第53位,中國鐵物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
成功改制
宋玉芳說,中國鐵物只有成功完成整體改制,納入國資委建設規范董事會的中央企業行列,才能顯示出新公司治理制度的優越性。
2009年,中國鐵物啟動了整體改制上市工作;2010年9月,完成股份公司設立工作,整體重組改制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中國鐵物發展史上一次最為深刻的體制變革,形成了新的法人治理結構,為增強公司核心競爭能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體制機制保證。這是突破公司發展瓶頸、釋放發展活力的根本性舉措。
2011年,國務院國資委決定將中國鐵物納入建設規范董事會企業范圍。按照建設規范董事會和資本市場監管的要求,中國鐵物初步建立了符合企業經營特點和上市公司運營規范要求的制度體系,基本建立了企業新的決策流程和規則,決策機制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實現了集體決策,決策的質量和科學性明顯提高,現代公司治理機制基本形成,運作日益規范,逐步顯現出了新的治理制度的優越性。
提高綜合競爭力
宋玉芳說:怎樣才能做長久的適者呢?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自然界的萬物都在不斷變化和忍受變革,而在變革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一定是能夠應對變化的物種,而不是那些最強大的,或是最榮耀的物種。企業經營與大自然的規則類似,必須密切關注行業現狀、研判市場形勢,不斷完善企業自身,調整戰略和發展方向。當市場風起云涌,競爭不斷加劇的時候,仍然能夠輕松駕馭、從容面對。
中國鐵物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力,形成了專業管理、集約經營、戰略協同的集團管控模式。圍繞管理提出了“加強集團管控,聚焦核心業務,建立專業化業務管理體系”的管理思想,先后設立了鐵路油品、鐵路線路、鐵路建設、鐵路裝備、鋼鐵、礦產、能源、物流和國際等9個業務管理部門,對全系統的業務實行專業管理,強化了事業部作為全系統業務指揮中心的作用。企業上下和各業務板塊之間戰略協同能力不斷強化,形成了以鐵路市場為依托、社會市場做保障、國際市場拓空間的新的業務格局。
在鐵路產業綜合服務方面,中國鐵物始終堅持以服務鐵路為己任,主動適應鐵道部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和強化鐵路局市場主體地位的新形勢,積極采取措施,深化戰略合作,強化綜合服務,在融資租賃、綜合物流、能源運輸等方面與鐵路開展高層次、市場化、資本化合作。同時著力推動鐵路板塊內部協同運作,鐵路業務整體合力不斷增強,確保了鐵路物資供應,降低了鐵路成本,保持了鐵路產業綜合服務領先地位。
中國鐵物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模式初步形成。以鋼鐵、礦產、煤炭業務為載體,沿鋼鐵供應鏈強化業務協同,提升資源獲取能力,推進鋼鐵加工中心、物流服務基礎建設和網點建設,經營布局不斷優化。2011年銷售鋼材2667萬噸,銷售鐵礦石2041萬噸,煤炭2619萬噸。物流業務實現快速增長,金融物流引領物流行業發展。
圍繞企業發展和鐵路市場、鋼材、鐵礦石、煤炭、物流等業務,中國鐵物特別重視與上下游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近幾年來,先后與57家銀行、鐵路局、鋼廠、省市和有關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對目前和長遠發展形成強有力支撐。
——加大國際化經營力度,重大投資項目初見成效。
近幾年來,中國鐵物大力推進國際化經營,初步形成了以資源獲取、鐵路產品輸出為重點,兼顧工程項目承攬的國際市場特色開發模式。2010年,中國鐵物成功入股非洲礦業公司,簽訂了鐵礦石代理協議和包銷協議。2012年1月第一船17萬噸鐵礦石正式啟運中國,開創海外資源獲取新途徑,預計2012年底第一期達產,達產后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海外資源“引進來”與鐵路服務“走出去”互相借力,有效帶動了鐵路裝備和線上器材出口。加快推進海外平臺與網點建設,調整香港控股公司定位,高起點打造海外投資平臺、融資平臺、信息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在美國、澳大利亞、塞拉利昂設立公司,穩步推進海外網點布局。國際業務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達到71.3億元。
一個中國鐵物
宋玉芳說,在市場經濟的海洋里,千帆競渡,萬舸爭流。只有至誠至信、大智大勇、不屈不撓者,方可成就。其成就并不是爭一時之強,而是要做長久適者。如此,方能永領潮流,立于不敗。
中國鐵物是一個全國性的集團公司,圍繞鐵路產業綜合服務和鋼材、煤炭、鐵礦石、進出口等市場化經營業務,在全國設有30多家二級公司和100余家三級公司,在香港、美國、澳大利亞、塞拉利昂設有分子公司,并參股非洲礦業公司。
2008年以來,公司提出打造“一個中國鐵物”的理念,并不斷充實、完善“一個中國鐵物”的內涵,將其上升到企業文化的高度,重新制訂了具有中國鐵物特色的企業文化新體系,并將“一個中國鐵物”列為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 “一個中國鐵物”即“ONE CRM”,其含義主要包括:以“一個中國鐵物”業務為核心,以“一個中國鐵物”機制為保障,以“一個中國鐵物”信息為支撐,以“一個中國鐵物”文化為動力。這一理念極大地提升了中國鐵物整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對推進企業快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全系統形成了統一的價值理念、統一的發展目標、統一的行為準則和統一的品牌形象,各業務板塊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快速做大做強做優,形成了整體競爭優勢,實現了整體業務的戰略協同。
戰略目標: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鐵路事業的發展和中國國民經濟的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夢想成就未來。正如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宋玉芳接受采訪時所說的“曾經的榮譽和輝煌猶如夜空中閃過的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將這些光芒繼續點燃,把這些輝煌作為起點迎接未來,要致力于把中國鐵物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鐵路事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他的目光中透著自信,言語堅定而執著,這是他們團隊的信念,更是中國鐵物的夢想。戰略定位:由鐵路物資供應的傳統企業轉型為鐵路產業綜合服務和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的現代企業。
中國鐵物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抱負、有追求的公司。在一個又一個成績和成功面前,中國鐵物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公司領導班子所具有的大思路、大魄力、大發展的戰略思想,將中國鐵物引領向著“世界一流企業”新的夢想新的目標進發。
面對不斷變幻的經濟形勢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中國鐵物堅定發展信心,危中尋機,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制訂了中國鐵物“十二五”發展戰略:圍繞鐵路產業綜合服務和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兩大核心業務,著力打造“供應鏈集成服務”業務模式和“貿產融一體化”發展模式,成為鐵路產業綜合服務和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兩個領先者,核心目標是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未來五年,中國鐵物發展的主要目標是:(1)鞏固鐵路物資供應龍頭地位,領跑中國鐵路產業綜合服務。(2)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中國第一、世界知名。(3)實現整體上市,成為形象好、業績優的世界500強企業。(4)發展規模和發展質量穩健提升。(5)中國鐵物的企業文化更加成熟,員工與公司實現共同發展。
新的戰略目標為中國鐵物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中國鐵物制訂了一系列舉措確保戰略落地:一是大力推動發展模式轉型升級。圍繞鐵路產業綜合服務和鋼鐵供應鏈集成服務兩大核心業務領域,創新業務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提高發展質量,加強供應鏈和產業鏈關鍵節點控制力,推進貿產融一體化發展。二是大力實施資本運營。推動整體上市,優化融資結構,合理控制資產負債率。圍繞核心業務,加大實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實現跨越式增長。三是大力推進國際化經營。四是大力完善集團管理體系。五是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六是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和品牌建設。七是實施和諧發展戰略。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為鐵路事業的發展和我國國民經濟的繁榮做出新的貢獻!在一次又一次機遇和挑戰中,中國鐵物領導班子追尋著共同的價值和夢想,并從中感受到了人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