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947-1992年,朝鮮政府進行了4次貨幣改革。2009 年11 月30 日,朝鮮政府開始進行第五次貨幣改革。本文主要針對朝鮮五次貨幣改革過程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朝鮮;貨幣改革;五次;過程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3. 012
[中圖分類號] F823/8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03- 0024- 03
朝鮮政府于1947年、1959年、1979年、1992年和2009 年進行了5次貨幣改革,本文對朝鮮5次貨幣改革的過程進行分析研究。
1 朝鮮貨幣改革的原因
回顧歷史,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朝鮮擺脫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一直實行高度的經濟計劃,借助經互會成員國家的調劑、幫助,朝鮮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在1975年以前,朝鮮的人均國民收入甚至比韓國都高,但是當前韓國人均國民收入為朝鮮的20倍。縱觀朝鮮戰(zhàn)后的經濟發(fā)展歷程,自從1947年建國實行貨幣改革以來,每次遇到政治或者經濟發(fā)展重要的轉折期,朝鮮都會實行貨幣改革政策,包括2009年的這次貨幣改革,朝鮮已經進行了5次貨幣改革。對于2009年的貨幣改革,外界普遍分析貨幣改革的主要原因是:①抑制國內的通貨膨脹;②強化對市場經濟的控制,在擁有核武器之后,朝鮮為了維護本國的經濟安全,而廢黜外幣在國內流通的特權,從而實現國家經濟的主權獨立;③擴充財政來源,解決資金流動性不足的問題;④“劫富濟貧”,清除潛在的危險因素。朝鮮貨幣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剝奪非法的交易者或者一些利用手中公權力來攫取財富者的非法財產。
2 朝鮮5次貨幣改革的過程分析
(1)1947年朝鮮建國第一次實施貨幣改革政策,主要是用朝鮮元按1∶1的比價兌換此前發(fā)行的用于替換前蘇聯(lián)“軍票”的臨時貨幣。
(2)第二次貨幣改革是在1959年,這次的兌換率為100∶1,貨幣兌換后的價值是兌換前貨幣價值的100倍,也就是說通過貨幣改革,貨幣進行百倍升值,這次朝鮮進行貨幣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朝鮮的國民經濟從戰(zhàn)時體制轉變?yōu)槠綍r體制。
(3)第三次貨幣改革是在1979年,其兌換率為1∶1,但是對這次的改革的目的沒有明確公布。
(4)第四次貨幣改革是在1992年,這次貨幣的兌換率為1∶1,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前蘇聯(lián)的解體,朝鮮商品極度短缺,再加上過多的外債,而且擁有的外匯數量有限,導致國民經濟陷入困境,許多工礦企業(yè)的效率下降到原來20%~30%的水平,工業(yè)生產幾乎停止。朝鮮實施貨幣改革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應對前蘇聯(lián)解體后出現的經濟混亂。
(5)第五次貨幣改革是在2009年,這次貨幣的兌換率是100∶1,即貨幣將會百倍升值,貨幣的升值將會導致物價上漲,這樣雖然有利于預防或者治理通貨膨脹,但是貨幣的升值可能會導致通貨緊縮的現象發(fā)生,使國內的經濟狀況持續(xù)衰退,而對于外國的貨幣來講,貨幣的匯率提高,不利于出口貿易。
在朝鮮5次貨幣改革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朝鮮核武器問題發(fā)生之后,由于一些西方國家對朝鮮進行經濟制裁,從而導致朝鮮國內原本物品短缺的現象更加嚴重。在這種狀況下,朝鮮在2002年7月1日宣布實施價格改革,并且大幅度提高人民的工資,因為物價上漲較多,朝鮮貨幣最大面值1 000元的都顯得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所以朝鮮的中央銀行決定發(fā)行新的貨幣,其中最大面值為5 000元的貨幣。這次改革只是新增加了一種新的貨幣面值的鈔票,對整個貨幣體系來說沒有什么大的變動,也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因此這次貨幣改革被稱為“半次”貨幣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在維持朝鮮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前提下,促進經濟的發(fā)展。2002年8月,朝鮮政府提出“七一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打破以前分配的平均主義,建立真正的經濟核算體系。這是朝鮮第一次承認,朝鮮工農業(yè)產量下降一方面是因為技術落后,另一方面是因為平均分配制度。因此,“七一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出臺了有關的規(guī)定,除了官方消費品的價格上升之外,農民消費品的自由買賣市場被正式接受,并且擴大了國有企業(yè)經營的自主權,是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措施。
朝鮮政府一般在貨幣改革之前會提前至少15天通過官方媒體向國內外宣布,而2009年的貨幣改革異乎尋常,沒有見諸報端。
3 貨幣改革失敗的原因
想要促進經濟的發(fā)展,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主要的途徑是改進技術、加大投入,但是朝鮮卻實施貨幣改革的政策,試圖依靠一些沒有價值的紙幣來促進國有經濟增長,是不切實際的,沒有促進經濟的增長,沒有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因此貨幣改革基本失敗。朝鮮政府實施貨幣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治理通貨膨脹,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很多,應該針對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根據朝鮮官方的說法,實施貨幣改革是為了減少貨幣的流通量,提高貨幣的購買力,從而抑制通貨膨脹。但是根據朝鮮的實際情況來看,對通貨膨脹不能僅僅從流通貨幣過多的現象進行分析。
根據凱恩斯在《貨幣改革論》一書中提出的理論,實施通貨管理應該具備以下3個條件:①中央銀行應該獨立于財政,切斷財政發(fā)行貨幣的渠道;②各個銀行必須有健全的銀行制度,從而保證中央銀行貼現、貸款以及公開的市場操作業(yè)務正常的運行,使貨幣的通流量得到有效的控制。③必須有專業(yè)的貨幣管理人才,進而有效地管理貨幣的通流量。但是通過分析發(fā)現,朝鮮政府不具備以上3個條件,所以實施貨幣改革政策的結果就是導致本國貨幣的信用下降。
朝鮮實施貨幣改革失敗的原因首先是朝鮮政府沒有改變朝鮮人民收入兩極分化的格局。從表面上來講,朝鮮實施貨幣改革的最大的受害者應該是那些有錢人,其次是那些窮人,由于朝鮮的通貨膨脹逐漸嚴重,朝鮮真正的富人并不喜歡只持有朝鮮的貨幣,而是更愿意擁有國外的貨幣或者更多的資產,所以朝鮮實施貨幣改革政策,并沒有實現預期的效果,富人的損失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倒是將那些既沒有外幣也沒有資產的窮人的財產化為烏有,特別是那些沒有薪水的農民,他們的生活將會陷入難以想象的困境中,所以這次貨幣改革成了剝奪全國人民群眾財富的行為。朝鮮貨幣改革導致政治體制遭到損害,使政治體制陷入危機之中,并且有關朝鮮貨幣改革的職責問題或者是人民群眾的問責爭論將會導致權力的斗爭。這次貨幣改革使朝鮮再進行經濟方面的任何改革都會很難實現,朝鮮政府已經無法走市場改革這條路。
由于朝鮮的社會生產力低下,并且商品的供應量嚴重短缺,朝鮮政府實施貨幣改革,控制貨幣的通流量和發(fā)行量,但商品供應量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對商品的需要必然導致物價快速上漲,所以想要抑制通貨膨脹,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加大商品的供應量,通過降低產品的成本,降低消耗量,對產業(yè)結構進行調整,鼓勵支持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制造,從根本上治理通貨膨脹。
4 貨幣改革對社會和貿易的影響
4.1 貨幣改革對社會的影響
朝鮮貨幣改革對社會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從政治上來講,朝鮮貨幣改革主要是以武力為貨幣改革護航,強制性的貨幣改革政策導致朝鮮人民對政府不滿,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大大增加。從經濟的角度來講,朝鮮貨幣改革不僅造成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更加嚴重,而且由于貨幣的兌換率較高,導致大多數的人民群眾想在貨幣兌換期之內將多余的錢財花掉,從而造成物價上漲更加嚴重,造成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由于貨幣改革使一些商人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政府實施新幣換取舊幣的政策,使一些比較富有的商人一些私人財產歸國家保管,打擊了從事商品經營和合法對外貿易的商人經營的積極性,從而導致朝鮮的經濟退回到經濟的原始地位。由于貨幣改革不僅導致國內的經濟狀況受到影響,而且使邊境貿易受到影響,貨幣匯率的變化影響邊境貿易的穩(wěn)定發(fā)展。
4.2 貨幣改革對中朝貿易的影響
朝鮮經濟規(guī)模較小,對外開放的程度也很低,朝鮮對外貿易結算用的是美元、人民幣或者是歐元,所以朝鮮貨幣改革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本國的經濟,朝鮮貨幣改革對于世界經濟的影響幾乎為零。中朝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所占的比例不到0.01%,因此朝鮮實施貨幣改革,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也是十分有限的。
中朝貿易通過吉林和遼寧兩省的邊境口岸進行交易,年貿易額達到10億元人民幣左右,因此,從短期來講,朝鮮實施貨幣改革對中國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對中朝貿易帶來了影響。自從朝鮮宣布改革之后,中朝邊境貿易基本停止。根據外貿局相關人員分析,中方在進行貿易結算的時候一般都是以人民幣或者美元進行結算,不會給中方帶來直接的損失,但是一些在朝鮮經商的華僑有一定的朝鮮舊幣無法進行兌換,面臨舊幣作廢的危險,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由于朝鮮的市場需求以及朝鮮人民的需求,中國的工業(yè)品以及其他的一些產品出口到朝鮮或者是中國進口朝鮮的產品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由于朝鮮實行貨幣改革,將會對邊境貿易的增長造成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影響。貨幣改革政策能否波及中方的一些外貿企業(yè)以及朝方商社的資金是不是會受到影響或者損失都要進行很長時間的考察,朝鮮國內的商品進口量也會下降,所以在中方對朝鮮的一些日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產品的出口量將會減少,造成一定的損失。
隨著朝鮮貨幣改革的不斷推進,朝鮮政府將會盡快調整貨幣政策,減少改革對人民以及國家造成的負面影響,減少因貨幣改革對中朝貿易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5 總 結
綜上所述,朝鮮進行貨幣改革不僅給人民造成損失,而且使朝鮮陷入混亂的局面,本文分析朝鮮5次貨幣改革的原因與目的,對朝鮮貨幣改革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和探討。朝鮮貨幣改革失敗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在治理通貨膨脹的時候,應該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根據具體的原因采取具體的措施。貨幣改革應該根據政治體制、經濟體制以及市場環(huán)境進行,否則也將以失敗而告終。作為朝鮮的主要鄰邦,中國應該密切關注朝鮮的發(fā)展形勢,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同時中國也應該吸取朝鮮貨幣改革失敗的教訓,使中國經濟和諧持續(xù)發(fā)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曉慧.朝鮮貨幣改革[J].新財經,2010(3).
[2]馬生軍,鄭友強.朝鮮第五次幣改原因研究[J].經濟論壇,2010(6).
[3]詹小洪.失敗的朝鮮貨幣改革[J].銀行家,2010(6).
[4]趙曉,呂彥博.對朝鮮“貨幣改革”失敗的思考[EB/OL].http:blog.163.com/zhaoxiaoblog/blog/Static/44968963201038113857507,2010-04-08.
[5]崔瑩.朝鮮貨幣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0(16).
[6]崔燕.朝鮮貨幣改革對中朝貿易影響分析[J].中國商界,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