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加快,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成為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一環。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受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委托,自2010年起對北京市10個郊區縣的環境衛生專業作業情況進行了綜合檢查考評。在開展這項工作期間,對10個遠郊區縣環境衛生的專業作業隊伍進行了調研,主要包括環衛服務中心的機構與人員配備、設備設施、作業任務、財務收支等情況進行初步的調查分析,并對遠郊區縣環衛事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一、機構與人員配備
作為市容環境衛生的專業作業隊伍,北京市十個遠郊區縣都設有環衛服務中心,屬事業單位性質。其中:相當于處級單位6個,科級單位4個;領導班子中,正職19人,副職44人;10個郊區縣環衛中心職工總數8371人。其中:領導班子63人,占職工總人數0.75%;管理人員537人,占職工總人數6.42%;技術人員161人,占職工總人數1.92%;工人總數7610人;占職工總人數90.91%。
從全市看,目前環衛系統從業人員共34408人。其中,市市政市容委及直屬單位353人,占全市環衛系統從業人員的1%;城六區市政市容委和環衛中心20544人,占全市環衛系統從業人員的58%;郊區縣市政市容委和環衛中心8371人,占全市環衛系統從業人員的23%;北京環衛集團5453人,占全市環衛系統從業人員的15%;其他環衛作業單位1131人,占全市環衛系統從業人員的4%。2009年10個郊區縣,環衛中心機構人員總數為6972人;2011年10個郊區縣環衛中心機構人員總數為8371人。同比增加了1399人,增長率20%(各區縣環衛服務中心2009年與2010年機構總人數情況可參見圖1)。
二、設備設施情況
2011年全市擁有環衛作業車輛共5632輛。其中:城六區擁有環衛作業車輛2853輛,占全市的51%;10個郊區縣擁有環衛作業車輛1436輛,占全市的25%;環衛集團擁有環衛作業車輛1254輛;占全市的22%;特區和使館清潔處擁有環衛作業車輛99輛;占全市的2%。2009年郊區縣環衛作業車輛總數1278輛,2011年郊區縣環衛作業車輛總數1436輛,比2009年增加了158輛,增長了12.36%。10個郊區縣作業車輛共計1436輛,其中,掃路車180輛(含洗地車),灑水車91輛,吸糞車141輛,垃圾車832輛,除雪車184輛,廣告沖刷車8輛(見表1)。
三、郊區縣環衛中心各項專業作業情況
(一)道路清掃
道路清掃是各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專業作業的一項主要任務。其中,部分區縣還承擔本區縣的部分綠地保潔工作。
2011年,全市境內道路清掃保潔環衛專業作業面積為13995.55萬平方米,其中,城區道路清掃保潔面積為10226萬平方米,占全市清掃保潔總面積的73%,郊區道路清掃保潔面積為3641.25萬平方米,占全市清掃保潔總面積的27%。10個郊區縣道路清掃總面積為3641.25萬平方米,比2009年增加了1032.25萬平方米,比2009年增長了39.56%。2011年人工清掃面積2298.39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63%;機掃面積1342.86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37%。城區清掃保潔總面積12835萬平方米。其中,人工清掃面積6198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48.3%;機掃面積6637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51.7%(見表2)。
(二)垃圾站管理
2011年由10個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負責設置和管理的密閉式清潔站總數65個,地埋式垃圾站800個,箱站756個,垃圾桶12625個(見表3)。
2011年郊區縣除桶站外,其他三類垃圾站所占比例為:密閉式垃圾站共有65座,占垃圾站總數的4%;地埋式垃圾站800座,占垃圾站總數的49%;箱站756個,占垃圾站總數的47%。2011年全市密閉式垃圾站共有835座,其中遠郊區縣65座,占全市總數的8%;城六區770座,占全市總數的92%。
(三)公共廁所管理
10個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負責管理的公共廁所1314座,其中二類以上(含二類)297座,占公廁總數的 23%;二類以下1017座,占公廁總數的77%(見圖2)。
2011年全市公廁總數為6218座,比2009年增加了307座。其中郊區縣1314座,占全市公廁總數的21%;城六區4967座,占全市公廁總數的79%。2009年郊區縣公共廁所總數為917座,2011年郊區縣公共廁所總數為1314座,比2009年增長了43%。
(四)垃圾運輸管理
2011年遠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每日垃圾糞便運輸3835.94噸,其中垃圾每日運輸2721.44噸,糞便每日運輸1114.5噸。
四、經費情況
(一)各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經費收入與支出情況
2011年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經費收入有兩部分,政府撥款48831.82萬元,其他經費來源1194.64萬元,總計50026.46萬元。10個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經費支出總額為49110.97萬,其中,人員經費為20731.4萬元,占經費總額的42%;作業經費為21703.95萬元,占經費總額的44%;建設項目經費為2381.07萬元,占經費總額的5%;其他經費為4294.55萬元,占經費總額的9%(見表4)。
2009年郊區縣環衛收入共計47564.79萬元,支出46146.18萬元。2011年郊區縣環衛收入50026.46萬元,比2009年增長了5.17%,支出49110.97萬元,比2009年增長了6.42%。
(二)郊區縣環衛與城六區各項經費支出情況
郊區縣環衛與城六區人員經費、作業經費、建設項目經費、其他經費的比較可見表5。從表中可知,郊區縣環衛經費與城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五、綜合分析
通過對以上10個區縣環衛服務中心人員、設施、任務及經費諸元素數據的綜合分析,基本結論如下:
(一)雖然各環衛服務中心資源的配置和作業狀態目前能夠基本滿足城市環境衛生的要求,使城市保持干凈整潔,社會各界比較滿意。但是,與城市化的進程相比,服務中心從軟件、硬件上都缺乏必要的儲備,顯得后勁不足。
(二)雖然近幾年各服務中心作業能力和作業質量不斷提高,但橫向比較,10個區縣環衛服務中心的發展存在很大差異,不夠均衡。部分區縣環衛設備設施不夠完善,管理水平不高。
(三)雖然這幾年服務中心隊伍在不斷壯大,人員增多,但是從結構上看不盡合理,技術人員偏少,職工隊伍的職業品質和技術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雖然政府部門對服務中心的經費投入呈逐年遞增趨勢,但與全市平均水平和城六區相比,財政投入明顯不足,特別是人員經費和作業經費水平偏低,這方面需要加強。
六、幾點建議
(一)從全市整體規劃上看,10個郊區縣處于“兩帶”之中,發展空間大,前景廣闊。各區縣政府主管部門和服務中心應制定和完善與區城總體規劃相銜接、與城市化進程相適應的環衛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一以貫之。
(二)加快制定和進一步完善環境衛生作業的標準化體系,加強經濟核算,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節約開支,提高工作效率。
(三)抓住薄弱環節,增加投入,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老舊設備設施的淘汰更新、改造升級,同時建立人員經費、作業經費的增長機制,保證環衛作業水平的提高。
(四)加快對職工隊伍結構的調整,增加工程技術人員的比例,注重對職工隊伍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
(五)隨著社會事業單位的改革進程,深入研究各郊區縣環衛服務中心體制問題,準確定位、明確職能,有效地發揮社會功能。
(責任編輯:駱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