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各市縣的經濟總量和民間融資活躍程度,筆者選取了分布于海南省內各市縣的100家企業作為調查樣本,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樣本企業的融資結構,民間融資來源、規模、利率、期限和償還等情況。調查顯示,海南省民間融資參與度有所提高,利率不斷攀升,但民間融資風險控制較好,整體風險不大。
關鍵詞:企業;民間融資調查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2)01-0027-02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1.07
民間融資是社會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正規金融渠道資金收緊的背景下,民間融資活動相對活躍。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針對海南省2011年1-9月企業民間融資情況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專項調查。
一、樣本情況
為了兼顧各市縣的經濟總量和民間融資活躍程度,本文在全省選擇了100家企業調查樣本,涉及18個市縣,其中,工業企業39家,非工業企業61家;大型企業10家,中型企業20家,小型企業70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2戶,股份制21戶,合外資6戶,其他(指有限責任、合伙制企業等,下同)51戶。
二、海南省民間融資的現狀
(一)企業民間融資參與率有所提高
2011年以來,調查企業中發生過民間融資的26戶,沒有民間融資的74戶,民間融資參與率為26%。與五個月前相比,民間融資參與率提升了11個百分點。相對溫州59%、長春47.3%的企業民間融資參與情況,我省企業參與民間融資比重較低。
(二)企業民間融資的主體主要為中小企業、非國有企業和非工業企業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企業民間融資明顯少于中小企業,10家大型企業均沒有發生過民間融資,有民間融資的26家企業中中型企業4家,小型企業22家。從企業所有制來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明顯少于其他類型企業,22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發生民間融資的僅有2家,且都為中小企業,股份制、合外資和其他企業發生民間融資的分別為3家、1家和20家。從所屬行業來看,工業企業發生民間融資有6家,占全部工業企業樣本的15.38%;非工業企業民間融資20家,占全部非工業企業樣本的29.21%,其中農林牧漁業和批發零售業中共有11家企業發生民間融資,占全部非工業企業樣本的21.57%。
(三)銀行貸款依然是企業融資首選渠道,其次是民間融資
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在融資時首選銀行貸款。大型企業中融資時選擇銀行貸款的占82.41%,選擇民間融資的僅為6.71%;中型企業融資時選擇銀行貸款的占56.10%,選擇民間融資的占34.15%;小型企業融資時選擇銀行貸款的占51.67%,選擇民間融資的占36.67%。
(四)企業民間融資渠道主要為民間融資中介機構、股東或本單位職工和其他企業
26家發生民間融資的企業中,8家通過民間融資中介機構融資,占30.76%;7家通過股東或本單位職工融資,占26.92%;6家通過其他企業(不含民間融資中介機構)融資,占23.08%。通過其他個人(不含股東、本單位職工)和其他民間融資中介機構融資的分別2家和3家,占比分別為7.69%和11.54%。民間融資機構放款快,成為民間融資渠道的首選。
(五)企業民間融資期限以短期為主
15.38%的企業融資期限在1個月以內,38.46%的企業融資期限在1-6個月(含6個月),26.92%的企業融資期限在6-12個月(含12個月),19.23%的企業融資期限在12個月以上。可以看出,企業融資在一年以內的占80.77%,且1-6個月以內的占比過半,達53.84%。
(六)企業民間融資利率(指年化利率)區間為〔12.38%,34.57%〕,期限越短利率越高
企業通過股東和企業員工融資的利率最低,為12.38%;通過其他民間中介機構、期限在1個月內的融資利率最高,為34.57%,這一利率高出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4倍以上8.13個百分點。民間融資利率與貸款利率結構有所不同,期限越短利率越高,期限在1個月以內、1-6個月、6-12個月和12個月以上的融資平均利率分別為31.10%、28.82%、25.48%和22.93%,這與短期民間借貸急借急用,資金需求急迫,融資期限短有關。
(七)企業民間借貸形式日趨正規化
民間融資一般由借貸雙方協商,放款迅速,手續簡便,融資程序效率高。調查顯示,70.14%的民間融資“無擔保、僅憑信用”,僅15.42%的民間融資需要“財產抵押或第三方擔保”,且擔保或抵押方式靈活,可以為第三方信用、應收賬款和敗訴方的執行財產等。值得關注的是,企業民間融資簽訂正式合同的占53.85%,有借據的占34.62%,口頭約定的僅為3.85%,這與以往認為民間融資合同以借據和口頭約定的形式為主的觀點相差較大。
(八)企業民間借貸償還情況較好,整體風險不大
76.44%的企業能夠“全部按期”償還所借款項,14.90%的企業“有過延期情況,但大多能按期償還”所借款項,“大多不能按期償還”所借款項僅占5.81%,可以看出,企業民間融資的整體風險不大。企業民間借貸償還情況較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放款人的風險識別能力較強,防范借款人違約的手段較多;二是借款人求助于民間融資已是最后手段,若民間融資欠款不能償還,以后再融資將極為困難。
(九)前九個月企業民間融資余額35億元,發生額50億元
依據調查樣本數量和樣本貸款余額在全省企業數量和貸款總額中的比例,測算出:截至9月海南省企業民間融資余額為34.8億元,占貸款余額1.70%,其中工業企業和非工業企業余額分別是10.5億元和24.3億元;1-9月發生額為50.7億元,占貸款新增額的13.97%,其中工業企業和非工業企業發生額分別是17.6億元和33.1億元。
三、海南省民間融資發展的新動向
(一)銀行資金成為民間融資的重要來源
2011年以來,海南省銀行存款新增快速下滑,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銀行理財產品的分流,二是部分存款流入民間借貸市場。據對海口某擔保投資公司調研,自4月份起,個人資金流入擔保公司同比上升35%;與擔保公司業務有一定競爭的“地下錢莊”今年業務量也較往年有數倍擴張,大量的資金融入是民間融資業務快速增長的支撐,銀行存款是其資金來源的重要途徑之一。此外,小額貸款公司也不斷加大從銀行貸款的力度,用于彌補貸款資金的缺口。
(二)民間融資利率不斷上升,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加重
民間融資利率對市場資金面的松緊極為敏感,就歷年情況來看,海南中小企業信貸市場融資成本為:銀行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0.93~2.48個百分點,擔保公司在基準利率上浮3.0~4.2個百分點,小額貸款公司為基準利率的2~3.5倍,典當行為3~4倍。但2011年小微企業基本上不能從銀行獲得貸款,擔保公司利率上浮8~10個百分點,小額貸款公司利率為基準利率的3~4倍,典當行為4~5倍。盡管利息如此之高,正規民間融資機構的生意卻紅火到無錢可放的程度。
(三)房地產公司發生民間借貸增多
由于2010年海南樓市熱銷,房地產業普遍采取擴張策略,財務杠桿率較高。在緊縮的狀態下,不少房地產企業特別是小型房地產企業財務壓力陡增,資金鏈緊張。為了維持生存,部分中小開發商開始求助于民間融資。據對某貸款公司調查,今年曾咨詢過貸款業務的房地產企業較去年增加兩成,但由于是限制行業,未能向其貸款,但表示房地產企業的抵押品質量較好。目前,民間融資中介機構向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利率較其他企業平均低2個百分點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海南房價偏高,若房地產企業降價,銷售仍有保證。
(四)民間融資中介機構有高息集資的傾向
國家為抑制通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采取緊縮的信貸政策,這客觀上造成了一方面是企業和居民的富余資金由于投資渠道少而無處可去,且受負利率蠶食,另一方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暢,民間融資中介業務因此劇增。2011年,海南省典當行數量達118家,較去年底增長19.87%;典當行自身短期融資、融資擔保公司擔保責任余額、融資擔保公司注冊資本均實現大幅度增長。據調查,這些融資中介機構通過向個人和企業發送匿名集資短信、匿名傳真、證券公司工作人員推薦等非公開方式,以承諾高于銀行存款利息數倍的回報快速匯集民間資金。
四、政策建議
(一)合理引導民間資本有序發展
民間借貸市場的繁榮,從側面反映了地方正規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對資金容納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建議:一是鼓勵民營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金融業投資,放寬民間資本組建和參股中小金融機構的門檻等。二是營造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政策環境。地方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本地產業發展的規劃,安排一些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產業,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將資金有效疏導至生產領域[1]。
(二)加快民間融資實現模式探索
民間金融應按照社會化、民間性的發展方向,對其監管也應保持靈活性,一味以“堵”方式對待民間融資很難達到目的。建議先從地方試點,在制度層面上給予民間金融合理的生存發展空間,以債權登記的方式對民間融資債務關系加以確權,再逐步通過立法完成民間融資的實現模式。
(三)加強民間融資監測預警
建立轄內民間融資監測體系。依托轄內縣支行并借助中小企業協會、統計局、小額信貸公司等機構,按季定期收集相關數據,重點監測民間融資規模、來源、區域和行業分布、利率、期限、信用程度、風險狀況等。
(四)加強民間融資中介機構的規范管理
近年來,融資擔保公司、投資公司等中介機構發展迅猛,這些機構大都只在工商局注冊或只經財政廳、金融辦審批,金融業務活動游離于“一行三會”監管框架之外,金融風險可能被擴散與放大。要采取措施改變中介機構管理部門“重準入審批、輕業務監管”的問題。
(特約編輯:羅洋)
參考文獻:
[1]盧孔標.海南省民間融資情況調查報告(上半年)[DB/8OL].內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