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眼如彎弓一樣,情意與利箭相仿;
一下就射中了啊,我這火熱的心房。
東方的工布巴拉,多高也不在話下;
牽掛著我的情人,心兒像駿馬飛奔。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傳奇閱歷
倉央嘉措是西藏盡人皆知的傳奇人物。他出身于藏南窮鄉,貧寒微賤,卻戲劇性地被認定為轉世靈童,登上宗教領袖寶座;他進入佛門,卻痛恨教規,不忘戀人,為情癡迷,寫下許多纏綿悱惻、廣為傳播的情詩。他歷經坎坷,遭遇拘押、流放,乃至過早失去生命,但他的情詩卻震動著西藏大大小小的宗教寺院,撥動著各民族群眾的心弦,乃至飛向大洋彼岸。300多年過去了,倉央嘉措和他的情詩不僅沒有被歲月淹沒,反而廣為流傳:
自己的意中人兒,若能成終身的伴侶,猶如從大海底中,得到一件珍寶。
邂逅相遇的情人,是肌膚皆香的女子,猶如拾了一塊白光的松石,卻又隨手拋棄了。
偉人大官的女兒,若打量伊美麗的面貌,就如高樹的尖兒,有一個熟透的果兒。
野鵝同蘆葦發生了感情,雖想少住一會兒,湖面被冰層蓋了以后,自己的心中仍失望。
“倉央嘉措現象”是350年前西藏政治斗爭所產生的悲劇。當時,在五世達賴之前,格魯派兩大活佛達賴和班禪僅僅是宗教上比較強勢的領袖,并不掌握西藏政權,執掌政治大權的藏巴汗害怕格魯派勢力壯大。另外,噶舉派也很仇視格魯派,于是,五世達賴為尋找新的靠山,便率3000隨從進京覲見順治皇帝。當時,清王朝剛剛入關,全國大局未穩,迫切需要各種力量來協助穩定政權,雙方一拍即合,賜給五世達賴金印、金冊。有了中央政府的支持,格魯派自然聲威大振,如日中天,正式確立了在西藏宗教界的領袖地位。五世達賴有出眾的才華與能力,也確實是一位杰出的領袖,這從他敢率3000隨從進京就可以看出。他能夠把握大勢,在關鍵時刻展示政治手筆,且出手不凡,取得預期效果,使格魯派在他手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另外,他在宗教界有較大的建樹,他嚴于律己,絕不浪費,用清皇室的賞賜修建了13座較大的寺廟,定出規章制度來管理寺廟,使格魯派的寺廟、僧眾、資產在這一時期迅猛發展。為下一步政教合一打下了社會基礎。
1682年,五世達賴在布達拉宮圓寂,享年66歲。其時,協助五世達賴處理政教事務的桑結嘉措為維護自己的權力地位,匿喪不報,繼續利用五世達賴的名義發號施令,長達15年之久。但他畢竟心虛,為做好兩手準備,在地處偏僻的藏南門隅小山村尋找轉世靈童,在這里出生的倉央嘉措陰差陽錯地被認定為六世達賴。但為保密,并沒有送進寺廟從小學習佛經,而是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藏南海撥較低,植被茂密,泉溪遍布,最宜培養詩情,倉央嘉措從小在這里長大,傾心自然,無拘無束,猶如在山野長大的牛犢,不習慣圈養。后來,桑結嘉措匿喪不報的行為被清王朝覺察,桑結嘉措出于無奈,只得把倉央嘉措迎進布達拉宮,扶上達賴喇嘛的寶座。但倉央嘉措怎么也過不慣充斥著清規戒律的空門生活,他少年時代曾經結識過一位清麗的姑娘,他們互相傾心,他把對戀人的思念寫成一首首情詩。他還經常微服潛出,在八廓街一帶尋芳獵艷,飲酒尋歡,據說,拉薩八廓街那座黃色的阿吉瑪米茶樓就是倉央嘉措當年與情人幽會的地方。可惜好景不長,桑結嘉措勾結蒙古葛爾丹謀反被清廷覺察,康熙大怒,不僅嚴懲了桑結嘉措,也禍及桑結嘉措扶位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他以“耽于酒色,不守清規”的罪名被廢黜,并押送京城,途經青海湖畔園寂,年僅24歲。
不朽詩佛
古今中外,許多有才華的詩人,比如李賀、王勃、普希金、裴多斐……生命都很短暫,但他們的作品卻猶如劃過暗夜的彗星,留下弦目的光彩,倉央嘉措便屬于這樣的天才。據軍旅作家高平回憶,他1951年隨軍進藏的時候,就發現了多種版本的《倉央嘉措情歌》,1985年,他出訪匈牙利時,也在那里看見被譯成匈牙利文的《倉央嘉措情歌》。可見,真正優秀的作品是不分國界和民族,也永遠不會被歲月淹沒。
清廷雖然取消了倉央嘉措六世達賴的名號,并在理塘另選了一位轉世靈童作為六世達賴,但卻不為西藏廣大僧俗認可,藏區群眾認為理塘那位靈童應該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轉世靈童,應該為七世達賴,人們還為這種說法找到了依據,因為倉央嘉措的詩歌中就有一首這樣的詩歌:
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羽借我;不到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
礙于眾情難違,1724年,雍正皇帝順應民心,正式恢復了倉央嘉措六世達賴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