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要實現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目標,首先需要輔導員對其工作科學化的前提認識有邏輯感知、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進而使其成為自身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指南。輔導員工作科學化前提認識主要由輔導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把握、社會背景認識、學生特點認知、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理解等構成。在這個前提認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循環往復的過程中,輔導員對其工作科學化邏輯前提的認識會愈加明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效果將得到顯著增強。
關鍵詞:輔導員; 科學化;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1-0127-03
任何活動都有其特定的發生發展的邏輯過程。在開展實踐活動前,人們都需要首先從認識出發,對整個過程進行梳理,對各個環節進行考量,對關鍵問題進行梳理,以期能較好地實現活動效果。高校輔導員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亦是如此。對高校輔導員來說,首要的問題是要對自身工作的邏輯前提有清醒認識,并在這個邏輯前提的指導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只有在這個邏輯前提的指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時代性、規律性、針對性才能得以充分實現;也只有在這個邏輯前提的指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才能取得實效,而這個邏輯前提的所指是確保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認識前提。
一、充分認識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重要意義
準確理解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價值及其形成思路,為輔導員在其指導下開展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達成。
1.輔導員工作及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內容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1]這是國家對輔導員角色的定位。輔導員工作要勝任角色,履行職責,關鍵在于實現其工作科學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理論性、實踐性、科學性和系統性很強的工程”。[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更是對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提出來明確要求。“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是指在輔導員工作理論和實踐中貫穿和體現的真理性、規律性。科學化是一個動態概念,隨著人們實踐的深入,理論的發展,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也在深化。輔導工作科學化也必定隨著輔導員工作實踐的深入探討,其科學化內涵逐步被人們所認識而深化。工作科學化,一般包涵輔導員工作理論科學化、工作制度科學化、輔導員工作目標科學化、工作內容科學化、工作方法科學化、隊伍建設科學化幾個方面”。[3]
2.理解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價值
在進行實踐活動之前,人們首先做一番思想準備或認識準備,這是采取行動不可或缺的前提。輔導員工作也不例外。參加工作的輔導員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新認識,作為外來物的這些新認識進入其原認知結構會使其發生改變而產生的新認知結構,這種新認知結構構成了一種對輔導員工作原初的理解,而“理解在本質上是通過先行具有、先行見到、先行把握來發生作用。他(海德格爾)指出,對象之所以能對理解者呈現出種種意義,主要是由于他帶著理解的前結構。因此,理解對象的意義就不是、也不必是所謂的本來的唯一的客觀意義,實際上理解也是對世界再構造的思考”。[4]也就是說,人們對對象的認識取決于其理解的前結構,人們對對象不同的認識結論的差異根源于其理解的前結構的不同。據此,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鮮明的任務,應該在輔導員做工作上的認識準備之前,引導輔導員正確認識其工作科學化的若干重要前提具有重要意義。
3.廓清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思路
輔導員要勝任人才培養要求,正確認識、理解和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前提是關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者與學生根據社會和自身發展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在適應與推進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和不斷提高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質的互動過程。”[5]因此,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深刻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理論與教育理論、當前社會背景、教育對象特點、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與規律,而對它們的認識共同構成了輔導員工作前提的認識體系。只有正確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理論與教育理論,才能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只有正確認識當前社會背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會體現時代性;只有正確認識教育者素質要求與教育對象特點,才能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只有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與規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性。
二、準確把握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多重內涵
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認識前提不是孤立的、個別的若干認識的組合體,而是一個具有多類型、多層次特征的認識體系,它主要包括理論前提、時代背景、過程規律和教育對象等四個方面。
1.充分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之維
沒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就難以引發有效的行動。輔導員要科學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就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這是由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當前,要推進輔導員工作的科學化,輔導員要自覺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改造自身的學習,深化對理論的認識,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除此之外,輔導員需要認真學習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理論之維”,“中國特色社會的社會主義發展理論、馬克思主義的交往實踐理論和人才資源開發理論建構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理論之維”。[6]在中國特色社會的社會主義發展觀理論之維上,“摒棄僅僅把人作為工具理性取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視為引導主體進行價值追求、價值創造、價值選擇實現的過程,以滿足和發展人的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7]“在交往實踐中高揚人的主體性,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8]無論是馬克思主義指導理論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維度,都給輔導員工作以指導和啟發,它們共同構成了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理論之維。
2.深刻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背景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不是在真空中展開的,而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當前社會環境的深刻影響。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我國也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期,融入世界的中國日益體現出多樣化特征和持續性變化態勢,具體表現為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會法制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價值多元化等,它們共同構成了當前我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背景,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動態變化的社會背景必然會對生活其中的人們的意識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影響著人們的行動。大學生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期,他們思維活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易受外界環境影響。鑒于形勢動態發展的特點和大學生思想實際,輔導員必須緊跟動態發展形勢的變化,準確把握好時代脈搏,認真研究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和不利影響,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正確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規律
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過程就是探索和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指導其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按照規律辦事,阻斷了經驗主義的干擾,更容易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不同論者有著不同的觀點,比較全面的一種說法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可作如下表述,教育要求與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質發展之間保持適度張力的規律,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統一的規律,協調與控制各種影響因素使之同向發揮作用的規律”。[9]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有的論者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要求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必須按照教育的本質特點,把握教育的內在規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把握五個基本規律,即知行合一的規律、言傳身教的規律、朋輩影響的規律、因材施教的規律和按需施教的規律。”[10]有的論者指出“教育必須從學生的思想、道德、身體、心理、情感、智力、技能等方面來探索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從全面發展成才(目標導向規律)、自主學習成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現規律)、實踐鍛煉成才等三個方面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進行了闡釋。[11]當前,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爭議不斷,但這也恰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者們共同的理論志趣和問題的極端重要性。輔導員要實現工作科學化,必須努力探索、掌握、運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
4.全面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對象
同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輔導員了解學生,學生了解輔導員,增進彼此了解,是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重要前提。這是輔導員開展深度輔導,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的前提條件。其中,全面認識教育對象,全面了解學生特點尤為重要,輔導員應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了解學生特點,首先要了解當前90后大學生群體思想行為的一般特點,對其有整體感知和宏觀把握;其次要了解自己所負責的因專業年級不同別于其它學生群體的特點,為開展分層次、分專業、分年級教育打下基礎;最后要了解自己所負責的每個學生的特點,包括其興趣、愛好、家庭和成長經歷、個性、性格、成長成才需求等,為實現個性化培養和因材施教提供條件。要實現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既要做好學生群體面上工作,也要做牢學生個人點上工作,不斷正確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學生的主動性,最終實現學生培養個性化。
三、正確對待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實踐回應
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方向。綜上,輔導員要真正做到使其入心入腦,需要對其進行制度設計和實踐強化。
1.對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進行制度設計
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要從制度上為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體系提供制度保障,就是要制定輔導員科學施教的整體規劃。整體規劃是行動的具體方案,是一個逐次實現階段的、具體的、近期的目標和手段,進而實現總體的、長期的、最終的目標的行動指南。因而,在開展輔導員工作之前,需要輔導員根據以上邏輯認識制定整體規劃,為實現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提供制度保證。“高等學校黨委要統一領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規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12]這是中央對高校黨委提出的明確要求,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整體規劃。高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將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認識前提融入本校規劃。
2.對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建立保障體系
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是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前提。輔導員組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就是其在認識指導下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過程,這種認識會從始至終貫穿于這個過程中。因而,要確保認識的指導地位,需要我們對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保障體系進行建構,沒有保障體系,輔導員對其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的認識就可能出現偏誤,工作條件、工作環境甚至輔導員自身的工作態度、工作風格、工作水平都會影響輔導員對該認識前提的理解和運用。所以,既然認識一以貫之于實踐全程,那么就需要我們全程對其構筑保障體系。這個保障體系應該包括輔導員培訓體系(輔導員職前培訓、職中培訓、在職研修等)、輔導員工作體系(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待遇、經費支持、載體建設、職業發展機會等)、輔導員自我教育體系(自學、反思、借鑒、理論研究、榜樣帶動等)。在這個保障體系中,輔導員培訓體系和工作體系是外部保障條件,輔導員自身教育體系是內在保障因素。
3.對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認識前提采取實踐強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勢是不斷變化的,國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處于變動之中,那么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前提認識必然也是變動不居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關注前提認識與實踐的互動,及時準確地調整前提認識,否則,僵化的認識只能將生動的實踐引入歧途。“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13]。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對整體規劃的前提認識不斷地進行再認識,對輔導員工作整體規劃進行再調整,對輔導員工作保障體系進行再評估,然后在輔導員工作新保障體系的基礎上,開展下一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對輔導員工作科學化前提認識、整體規劃進行再思考,從而使輔導員工作認識更科學更符合變化的實際,切實將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推向更高水平,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24號令)[R}.2006.
[2]高軍,李晗龍.基于系統論觀點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問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5.
[3]林天飛.高校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內涵及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6):93.
[4]吳波.海德格爾“理解前結構”探微[J].黑河學刊,2010(12):23.
[5][1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121.
[6][7][8][9]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駱郁廷等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77,79,355-359.
[10]杜匯良.遵循教育規律 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J]. 思想教育研究,2010(5):49.
[1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R]. 2004.
[13]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責任編輯:張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