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勢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文章首先對以西南科技大學為主的4所高等學校、1所研究所的部分老師和研究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在調查總結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從開拓教育的視野、創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主體、改進教育內容、完備教育方法、加強教育評估六個方面提出了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六元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 六元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1-0033-03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都要擺在重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研究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證。然而,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是遇到一些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為此,本文在對以西南科技大學為主的研究生和相關老師進行調查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對新形勢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等略做探討。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問卷調查與分析
1.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活動的調查對象以西南科技大學的老師和研究生為主,同時,還包括來自1個研究所(即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我國東北、沿海和南方的三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和海南大學)中的部分研究生和老師。本次調查活動一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其中西南科技大學400份,回收346份,回收率為86.5%;其它機構100份,回收63份,回收率為63%。一共回收問卷409份,總的回收率為81.8%。調查對象的分布情況如表1。
調查的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將問卷發送到研究生的課堂、會議場所或寢室,調查人員現場等候,在課堂或會議結束后,收回問卷。

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被調查對象的個人信息;感受到的學校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內容、主體;對當前思想道德教育的滿意度;建議采用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內容等。
2.調查分析
調查結果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76.6%的研究生政治態度積極向上,關心國家大事,對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分析更趨冷靜和理性化。但同時,研究生對一些社會問題的認識不夠全面,需要一定程度的引導。
二是當前研究生被動接觸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主要有5種,具體如表2。同時,同學們認為這些渠道的效果較差,他們的思想觀念基本沒受這些教育的影響。
三是在調查中,80.3%的研究生們認為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較陳舊和形式化,實效性不高。21.2%的同學認為 “教學方式方法單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參與思想政治教育類活動,即使迫于老師壓力,也只是應付,走走過場。

四是75.8%的研究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不太重要,當務之急是學好專業知識,找份好工作,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沒必要。
五是研究生們建議的可能有效的思想教育渠道主要有6種,其中網絡渠道占有第1位。具體如表3。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六元策略
在我國現行體制下,院系主要負責研究生的專業教育教學,而思想教育由研究生院(處)負責,但研究生處多忙于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效果甚微。因此,應采取切實措施和手段,建立具有約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規范體系,進而加強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據調查結果,結合自己的工作踐,筆者從六個方面入手,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了探討。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開拓視野
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是進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據。當今國際舞臺上,敵對勢力仍在通過各種途徑對我國進行分化和滲透。國內正處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實現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意識形態和道德價值觀念等都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新的充實,加強正確思想和理論引導,對新形勢提出的問題給予科學和令人信服的解答。
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依據。社會發展不僅包括物質文明方面的改善,還包括精神文明的提升。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通過社會發展的目標、發展過程中的現象等來塑造研究生、培養研究生,使研究生適應現實的社會,以社會的需要作為價值取向,使研究生的人生境界不斷得到提升,實現道德對人生的肯定、調節、引導和提升。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創新理念
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引起人們思想意識形態的相應變化,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應適應這些變化,創新理念。
堅持德育為先的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轉變觀念,克服將思想政治教育當作一種補充教育的思想,真正樹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學校的各級部門,都應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堅持德育為先。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營造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眾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強制方式、強硬態度,會讓研究生產生逆反心理,那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應以人為本,著眼于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貼近學生、服務學生,體現人文關懷,為學生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念,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研究生經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對相關理論知識已較為了解;另一方面,盡管研究生的學術修養和年齡結構使他們有了較強地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但當前的研究生教育恰恰缺乏實踐教育。因此,要想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除了上好思想政治課程之外,還要組織研究生進行實踐活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效果。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教育主體
在傳統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主體主要是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筆者認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的責任,同時也是其它上課老師及研究生自身的責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建立黨委統一領導下的以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為先導、以研究生導師為中堅、以研究生自己為中心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體制,增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為先導。思想政治相關課程,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層面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想政治老教師的主要任務。研究生輔導員,負責管理研究生的日常事務,可以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對研究生思想道德進行一定程度的教育。學校、學院的黨委書記、副書記等,是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的決策者,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研究生導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直接管理者,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到關心愛護,不易產生抵觸情緒。導師應堅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則,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榜樣示范作用。導師身教的影響對研究生是一種柔性的、潛移默化式的情感教育,將使研究生終生受益。
研究生自己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研究生的思維高度和學識修養使他們更信奉“學術無禁區”的信條,萌生出平等討論、相互交流的欲望。同時,網絡應用的不斷普及與深入,使研究生思想教育功能模式中教育者的主導和獨尊地位受到極大的挑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更加側重于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為中心。
4.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進教育內容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除開設思想政治相關課程外,還應該加強實踐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理論教育,開設思想政治課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可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切入點,對研究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引導他們對政治觀念和道德理想的認同和選擇[4];二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同時代發展和研究生實際需求充分結合起來,向其傳授社會主導價值觀念,讓學生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下保持清醒頭腦;三是應對研究生關注的人際交往、求職擇業、未來發展、戀愛婚姻等一系列實際問題進行系統化的講解,從而解決研究生的實際需求。
加強社會實踐教育。通過建立研究生社會實踐指導機構和各類社會實踐基地進行社會實踐教育,可以讓思想政治教育在現實生活中得以提升。學校要積極組織研究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學術活動、儀式性活動,組織研究生參加支教等有意義的社會活動;應讓研究生從實踐中學習,從實踐中總結,從實踐中得到思想升華。
加強人文精神教育。社會發展到今天,單純具有專業知識已不具備競爭優勢,因此,對研究生進行以人文精神教育,是時代對高層次人才的要求。人文精神教育可以通過讓研究生參與實踐的形式進行,也可以適時的講解一些活案例,還可以通過打造一種生動活潑、健康向上、人人心情舒暢的文化校園文化來實現。人文精神教育可以對研究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5.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完備教育途徑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應注重實效,形式多樣,不應該拘泥于一些固定的方式。但還是有一些主要的方式,應引起教育者的重視。這些方法有網絡、專題講座、大眾傳媒等。
積極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已成為研究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場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建設應“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架起虛擬空間與真實世界的溝通橋梁,將服務性與指導性有機結合起來,爭取網絡上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開辦高水平專題講座。專題講座一般是學校邀請知名學者來校,就其研究領域中的某個前沿或重大問題,給學生所做的專場報告。大部分研究生對學術還是非常渴求的,針對研究生群體定期舉辦高水平、高質量的講座,在此過程中陶冶學生情操、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分辨能力。
鼓勵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研究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趨于成熟,單純的外部監督和被動教育模式并不能充分達到教育目的,因此,應激發和調動研究生的主體意識和先鋒意識,使研究生自覺地通過多種渠道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養。
6.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評估
研究生培養質量在評估中建設,在評估中改進,在評估中提高,收到較好效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列入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考核體系之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工作亟待解決。
筆者認為,在評估時,要樹立起實效意識,實現從傳統單一抽象而又簡單的德育評定方法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側重受教育者的行為表現的評定方法轉變。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情況和效果作為評價和衡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標,并列入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評估體系,推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要建立和完善考評體系和晉升晉級制度,營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姜振家,劉恩賢,楊光明,張燕.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組織結構的設計與優化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4):41-44.
[2]辛玲玲,劉佳. 淺析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64-67.
[3]王濤. 加強新時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芻議[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2):62-63.
[4]孫來斌,李敏.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效果評價的問題與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12-16
[5]方鵬飛.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與創新[J]. 山西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1,38(5):129-131.
[6]張利,張立. 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點及創新[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7):41-42.
[7]吳愛軍,朱華. 我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顧與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10(8):82-85.
[責任編輯:張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