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政府提倡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低碳”的概念也開始滲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本文通過對高校和在校大學生的調查,建立定義差異分析模型和多元回歸模型對調查所得的數據加以分析,研究影響大學生和高校執行“低碳”的驅動因素及因素間的相關性。
關鍵詞:大學生 低碳節能 差異分析模型 Eviews分析
一、背景
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能耗開支越來越大,據統計,能源費用占高校總經費的10%-15%,已經成為高校經費開支的一個大頭。其中,越來越多的高校都把電當作最主要的用能方式,占到 26.7%,導致學生培養成本加大,學校資金緊張。校園絕對有節能減排提倡低碳的必要和執行空間,所以“低碳校園”的計劃具有極大的價值和潛力。
那么大學生的低碳行為現狀究竟如何?影響支配其低碳行為的因素又有哪些?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展開了此次調查。
二、調查設計與實施
本次調查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于2010年7月至10月,在浙江省四市的10所高校中,通過紙質問卷、郵件等方式進行抽樣調查。問卷主要包括性別、政治面貌、教育程度、生源地、月生活費等幾個主要因素,以及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節能的意識與行為表現,并通過對大學生在教室和宿舍的低碳節能行為差異的比較,重點研究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我們總共發放了問卷600份,回收582份,回收率為97%,其中有效問卷566份,有效率為94.3%。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數據處理與分析
1.1態度分析
為了調查大學生對低碳節能行為的態度,我們從“認知”和“改進傾向”兩個角度設計了四個問題,調查結果見表1:
從表1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學生對低碳節能有較好的認識,普遍意識到低碳節能的重要意義,但是只有不到50%的同學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非常缺乏“行為低碳”的行動力。其次,有近30%的同學對低碳節能的認識程度一般,說明大學生對低碳節能認識的深度不足,呈現出階梯狀的認識層次。
1.2行為分析
我們在調查中列出了4種大學生最有可能浪費能源的行為,研究大學生的實際節能行為。數據表明,大學生的浪費行為較為嚴重,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到,大學生在節能行為上普遍表現較差,主動做到低碳節能的不到30%,說明大學生對低碳節能的科學知識掌握不夠。因此,在加強大學生低碳節能教育時,加強對大學生低碳節能科學知識的教育是十分關鍵和必要的。
1.3影響因素分析
1.3.1定義差異分析模型
為了定量研究學生在宿舍和教室節電行為的差異,定義關燈問題差異系數(α)和關燈地點差異系數(β)。在a、b問題中回答“是”的百分數(ya、yb),在教室、宿舍回答“是”的百分數(yc、yd),在教室、宿舍的關燈問題行為差異(ac、ad),問題a、b的關燈地點差異系數(βa、βb),不同地點的問題行為差異強度、不同問題的地點行為差異強度(I、J)。
其中:a=■×100%、β=■×100%、I=■、J=■
1.3.2 問題行為差異分析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研究,我們發現在宿舍的問題行為差異系數為a=34.79%,而在教室這個差異系數卻高達a=82.17%。不同地點的問題行為差異強度I=2.36,此指標表明兩問題行為差異的強弱,指標越高,反映了兩指標的行為差異性越大,表明采用教室關燈問題測試學生的節能意識更為有效,同時也表明大學生的節能行為受客觀經濟因素影響更大。
1.3.3 地點行為差異分析
數據表明,如果是最后一個離開宿舍和教室,會把所有燈關上才走的差異僅為5%,而對于有多余的燈亮著,會主動關掉的差異卻高達74.01%。另一方面,不同問題的地點行為差異強度J=14.802,該指標越高,表明學生的節能意識越低,其行為更多地受客觀經濟因素的影響;反之,該指標越低,表明學生的節能意識越高。
1.3.4結果分析
通過問題行為差異分析和地點行為差異分析,我們發現影響大學生低碳節能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既有主觀的精神因素,也有客觀的經濟因素(分析中I、J的值均偏高,即大于1)。這種空間差異,可以歸結為“利益驅動力”的影響,受到大學生自身經濟利益的驅動。同時,節能意識的差異主要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
2.多元回歸模型分析
大學生低碳節能行為除了受上訴所說的物質方面最直接的利益驅動力支配外,還受主觀意識的影響和導向,我們通過Eviews工具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了多元回歸分析:
2.1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包含因變量Y和k個解釋變量X1,X2…,Xk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可以表示為
其中,μ為隨機擾動項,βj(j=0,1,…,k)為模型的回歸系數(regression coefficient)。模型中含有k個解釋變量、k+1個未知參數。
2.2對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變量的顯著檢驗
p-值檢驗
p-值檢驗法是通過p-值的大小來檢驗變量的顯著性,我們先給出它的一種描述性定義:在原假設H0:β1=β2=…=βk=0 成立的條件下,檢驗統計量(t統計量)取比觀測到的結果更為極端的數值的概率,成為p-值。用數學公式表示即:p-值=P
根據調查數據并依據以上分析方法,得到分析結果如下:
注:上表“*”“**”“***”情況分別在α=0.01,α=0.05,α=0.01時顯著
由上可以得出:①政治面貌對大學生低碳節能意識的影響是顯著的。黨員的低碳節能意識比非黨員的低碳節能意識要強。②受教育程度也是影響大學生低碳節能意識的一個顯著因素。在控制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研究生的節能意識最強。③另一個影響因素是出生年月。80后比90后的低碳節能意識更高。
四、總結和建議
綜上所述,大學生低碳節能行為的執行力度受到其主觀意識和客觀利益的共同支配,我們對參與校園低碳節能行為執行過程的不同角色提出以下建議:
1.從學校層面看:第一,制定相對科學穩定的標準,對學生的行為加以量化,建立考評系統和相應的獎勵機制。第二,發展以低碳節能為方向的校園文化。
2.從學生會社團等校內組織層面看:配合學校開展相關的宣傳和教育,開展與低碳相關的各種活動,將其滲透到日常工作的執行中去。
3.從班級層面看:組織相關活動時,盡量踐行低碳環保節能的宗旨,渲染班級氛圍,塑造班級文化。
4.從學生自身層面看:樹立科學的環保意識,加強對環保知識的學習,盡量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同時積極向他人倡導低碳觀念。
參考文獻:
(1)陳一睿 張潮雄,當代大學生節能意識測評[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年6月第二期(總第70期)
(2)楊文培、朱紅濤,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節能生態系統分析(J),生態環境,第1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