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國內經濟復雜的態勢依然延續。流動性過剩、大宗商品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繼續推動通脹壓力上升。同時,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動科學發展,部署的節能減排任務更加緊迫,目標更加具體,限購、限貸、房地產稅等措施影響疊加,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空前。這些都給商業銀行的信貸結構調整和資產質量管理帶來巨大的壓力。但復雜的經濟形勢中也蘊含著發展機遇。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重點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自主創新,特別要加快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十二五”期間,中央的財政資金將重點扶持16個區域、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加大對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放力度,財政資金大量投放為商業銀行企業存款增長帶來新的增長空間。從湖南經濟情況來看,去年全省實現GDP1.5萬億元,增長14.5%,財政收入達到1862.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00億元。好于全國、領先中部,預計今年GDP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財政收入年增長將達到12%。因此,面對新的經濟金融形勢,商業銀行要審時度勢,積極思考如何應變,穩健經營,在復雜的經營環境下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 信貸
一、當前經濟金融形勢下商業銀行面臨挑戰
(一)有效信貸需求有所萎縮
一是部分國家重點調控領域有效信貸需求趨于下降。當前政策背景下,部分經濟欠發達縣(市)、信用等級不高、還款來源有限和抵押擔保不足的政府融資平臺以及產能過剩行業的劣質企業由于不符合銀行信貸準入條件難以形成有效信貸需求。同時,房地產新政背景下開發企業和購房者房貸需求有所下滑。二是重點建設項目進度不快、投資增速下滑和出口復蘇緩慢影響銀行信貸投入。三是中小企業、縣域經濟等薄弱環節和文化產業等新興產業貸款的基礎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短期內難以形成銀行信貸新的增長點。
(二)銀行機構信貸業務發展面臨諸多壓力
一是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復雜給銀行機構信貸業務發展帶來新的不確定性。當前宏觀經濟出現回調跡象,短期經濟增速下滑的問題和長期結構性矛盾相互交織,宏觀調控政策面臨的兩難選擇增多。二是銀行機構正確處理國家宏觀調控統一性和地方經濟發展差異性之間關系的難度增加。去年底以來,各銀行機構貸款規模嚴格受限,結構調整壓力較大。從湖南情況看,全省經濟正處于加快發展的歷史時期,對信貸資金的需求較為旺盛,同時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市場和產業結構也有其區域特性,省內各銀行機構找準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現自身業務發展和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結合點的難度較大。三是由于目前健全的信息共享機制等基礎條件尚不夠完善,銀行機構在融資平臺、房地產市場和產能過剩行業領域貸款結構調整中面臨較多執行難題。
(三)部分領域潛在信貸風險值得關注
在房地產新政效應逐步顯現的背景下,湖南省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比較濃厚,消費者推遲購房決策的跡象明顯,市場銷售出現大幅回落,部分資金實力不強的開發企業樓盤銷售款回籠速度有所下降,一方面這將影響開發企業償還銀行貸款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能出現部分開發企業為提高銷售進度、緩解資金壓力而促成假按揭和“零首付”的情況。同時,若清理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時機和方式選擇不當,或將對銀行機構部分難以落實抵質押物、債權債務關系復雜、管理不夠規范的融資平臺貸款帶來新的風險。
二、新的經濟金融形勢下商業銀行需要關注的問題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凸顯了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突出問題,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銀行業經營帶來的影響,也進一步暴露了商業銀行業務結構存在的缺陷,但總體而言,中國銀行業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因此,在世界經濟逐步進入新一輪增長期的背景下,經歷了跌入谷底和企穩回升階段的各地經濟正競相著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商業銀行也必將順應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趨勢,并以此為契機爭創發展新優勢。同時在業務發展中需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注規范清理政府融資平臺對固定資產投資產生的影響
出于對地方政府償債能力和銀行不良貸款上升的擔憂,自去年初開始,政府融資平臺正面臨總量控制和行為規范的問題。受此影響,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將有所下降,從而帶來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由于我省在建項目盤子大,對中長期貸款的剛性需求依然旺盛,在清理和規范政府融資平臺的政策影響下,資金供求矛盾將愈加突出。二是從政府各部委對待政府融資平臺問題的態度中可以肯定的是,以依靠政府信用為主獲取地方經濟建設資金的融資渠道將受到限制。三是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可能出現的斷流,或許影響到一些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加之最近實施房地產新政,給大多數以出讓土地為收入來源的融資平臺帶來更多的影響,擔保抵押的足值問題未來一段時間內將逐步顯現。
(二)關注房地產行業貸款規模將出現的回落
近年來,房地產投資對我省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在2008-2009年兩年中,我省房地產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分別為15.9%、14.1%。銀行信貸資金的投放對于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未來一段時間,受以下幾個重要因素影響,房地產信貸資金的投放規模和增速將出現回落:一是銀行信貸規模總量受到嚴格控制,銀行不可避免地要適當壓縮房地產信貸投放;二是監管部門要求嚴控房地產開發貸款風險,對土地儲備貸款進行額度調整,提高土地抵押率,監控貸款去向;對開發商的抵押物要求以在建項目做抵押,不輕易以土地作抵押;對個人住房貸款實行動態、差別化的管理,這些政策措施對于房地產信貸投放在總量上將產生影響;三是國務院房地產新政出臺后,投資性和投機性購房需求已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市場降溫在所難免,供需關系有可能發生變化。目前長沙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已有所萎縮,房地產開發商對于擴大投資將趨于謹慎,對于調控政策給房地產市場帶來的影響需密切關注。
(三)關注重點建設項目資金壓力的紓緩
以湖南為例,2011年重點建設項目141個,計劃完成投資1500億元,其中新農村建設項目4個,產業發展項目41個,基礎設施項目78個,社會發展項目18個。按照今年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和“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要求,銀行信貸資金投向和投放節奏變化可能使我省重點建設項目面臨的資金壓力加大。一是信貸資金將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產業轉移等優質項目的發展,確保“三農”、小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保在建、續建和掃尾項目,嚴格限制新開工項目;二是各家銀行將建立科學、動態的信貸計劃調整機制,確定各行的季度、月度乃至項目的信貸投放計劃與節奏,努力實現均衡、有序投放。但由于信貸政策趨緊,下階段信貸投放增長將面臨較多制約,這也可能會使我省部分重點項目因為資金暫時不能到位而推遲實施,進而影響項目工程效益。
(四)關注“兩高一剩”行業面臨的結構調整
湖南的產業結構中重化工業和資源性產業比重較大,相關產業貸款投放較多,信貸結構相對集中。其中屬“兩高一剩”的行業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貸款集中度風險較大;二是部分企業受高庫存和產能過剩影響,經營狀況惡化,銀行貸款違約風險上升;三是集團客戶的關聯交易風險加大。我省產能過剩行業中不乏集團客戶,集團客戶關聯交易頻繁復雜,使銀行控制信貸風險難度增加。今年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信貸政策與結構調整方針,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許多銀行在對“兩高一剩”行業進行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制定了壓縮推出方案。銀行貸款投向結構的變化無疑將對我省處于國家宏觀調控行業領域的企業產生沖擊,而一些“兩高一剩”行業企業盡管眼下經營狀況并無實質性惡化,但信貸資金方面的壓力將逐步顯現,進而對該類企業的經營產生負面影響。
(五)關注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破解
從當前貨幣信貸政策形勢來看,擴大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得益于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業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增長幅度不低于貸款增幅的平均水平;二是銀行業有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的主動性,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的議價能力相對較高,可促進銀行利潤的提高;三是各級政府積極引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包括大力發展融資性擔保業和對中小企業融資進行風險補償等,給各銀行增加了放貸信心。2009年我省中小企業貸款比上年增長30%以上,中小企業貸款增量占到全部貸款增量的50%以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存在的問題仍然突出:一是總量不足。據省政府金融辦對全省268家工業企業調查顯示,60%以上小型企業和50%以上中型企業均反映資金緊張,欠發達地區資金供需矛盾更為突出。二是結構失衡。中小企業新增貸款大量集中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行業,其它行業的中小企業尤其是縣域企業貸款需求仍相對較難滿足。中小企業信貸市場將是未來各家銀行重點關注的競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