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社會民間融資活動日趨活躍,規模不斷擴大,利率持續走高,潛在風險也不斷顯現??陀^上來說,民間融資是對我國現行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但是任其自身發展,必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最近,我們對麻陽縣民間融資情況進行了調研,對民間融資的現狀、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當前民間融資的現狀、特點及原因分析
麻陽是個少數民族貧困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金融資源相對不足。截止2010年末,全縣生產總值32.2億元,人均GDP為9400元,財政總收入1.63億元?,F有建行、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5家金融機構,共計41個服務網點,全縣23個鄉鎮中有6個金融服務空白鄉鎮。2010年末,全縣各項存款余額27億元,貸款余額14.2億元,存貸比為50%。近年來,勤勞勇敢的麻陽人民以開拓創新的精神,以高度的熱情積極創業,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社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但由于受金融資源嚴重不足影響,民間融資氛圍較為濃厚。據抽樣調查,在城區內每100戶中,有民間融資行為的達到56%;在農村每100戶中,有融資行為的達到24%。據有關統計表明,當前我縣民間融資規模已經達到5億左右,而同期貸款余額為16億,占比達到25%。今年前三季度民間融資規模達到1.2億元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長40%。由于今年實行穩健貨幣政策,銀行融資規模受限,更進一步促進了民間融資市場的活躍。從我們調查情況來看,當前民間融資呈現以下特點:
1、民間融資形式多樣化。隨著民間融資活動的活躍,其融資形式變得更為復雜和多樣化,諸如參股、合資、投資、集資、典當、擔保、高利貸等多種融資形式,其實質都是民間融資手段。按照組織程度劃分,當前民間融資活動大致有三種類型:一是無組織無機構的民間自由借貸,如個人之間和企業之間相互融資行為;二是有組織無機構的各種金融合會,如“同學會”、“老鄉會”,就是相互融資,解決創業中資金需求;三是有組織有機構的各種融資形式,如私人錢莊、典當行、寄賣行、擔保公司等融資行為,以及一些企事業單位向職工的強行集資行為。
2、民間融資數量規?;?。由于民間融資的復雜性、隱蔽性,具體融資規模難以準確掌握,但從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民間融資規模、范圍都比以往要大得多。據我們對小企業的問卷調查,有民間融資的企業占到了被調查企業的1/3,比例已經相當高。麻陽縣民間融資一直相對活躍,據人民銀行監測數據表明,2000年時民間融資總額為5000萬元,到2007年增加到2個億,到2010年增加4億左右,到目前已超過5個億。
3、民間融資利率趨高化。據有關利率監測情況表明,目前麻陽縣民間融資利率一般利率在30%-50%左右,但也有高達到80%以上(主要是高利貸行業),平均利率水平在4%左右。從利率水平來看,較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2008年民間融資利率平均水平不到20%,2009年達到23%,2010年達到25%。民間融資利率提高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物價水平大幅上升,資金價格也水漲船高;另一方面由于銀行貸款難度大,很多投資人不得已通過民間融資渠道以解燃眉之急,從而推動了民間融資利率整體水平提高。
4、民間融資手段隱蔽化。為了使民間融資形式變得合法,融資人常常以各種幌子進行融資。如某人開辦加工廠,因資金不足,就拉他人參股入伙,參股入伙資金不足,又拉親朋好友共同參與,通過參股形式掩蓋了融資行為;某擔保公司名義上為人提供貸款擔保,實際上是將自身資金借給他人,擔保為名,融資是實,既收利息又收擔保費。近年來,麻陽縣典當行、寄賣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2005年不足5家,現在掛牌的或不掛牌的不下20家,以典當、寄賣為名,實際就是進行融資甚至發放高利貸。現在許多的民間融資活動,手段非常隱蔽,很難被發現。
5、民間融資關系網絡化。項目投資人為籌集足夠的資金,往往以2-5人為發起人,每個發起人以承諾較高的利息或項目紅利為手段,向自己的親朋好友融資,親朋好友以相同方式再向自己的親朋好友融資,形成類同于傳銷方式的關系網。2010年,麻陽縣搞城東開發,以舒某等為牽頭人,利用關系網在當地進行民間融資,競標城東別墅群建設項目,融資金額達到3000多萬元。麻陽縣一些人還發起籌建了“老鄉會”、“同學會”等,就是以同學、老鄉的名義在同學間或向在沿海城市工作的麻陽籍人進行融資,用于項目投資。
6、民間融資風險突出化。目前,民間融資的潛在風險越來越大,表現在:一是非法集資現象突出。如鄭某以開礦為名,以30%的利率向社會集資,集資金額已達數千萬元,其開著寶馬豪華車,常出入賭博場所,一天輸掉近百萬,一旦問題爆發將影響社會穩定。二是非法高利貸十分猖獗。在一些賭博場所,一些不法分子在賭博現場發放高利貸,由于利率太高,一些賭徒無力償還高利貸,造成打架斗毆現象不斷。三是民間融資的資金投向問題突出,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這樣加劇了的房地產“泡沫化”,還有很多資金用于投資高能耗及高污染的國家政策限制行業,一旦實行整頓,就會引發較大的社會問題。
當前民間融資十分活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隨著改革開放搞活,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擁有了大量閑置資金,客觀上為民間融資提供了資金條件;其次,金融服務質量不高,貸款手續復雜、效率低,難以滿足社會投資需要,因此民間融資需求旺盛;三是銀行投資收益低,股票投資虧損大,而民間融資利率相對較高,有著可觀的收益,在風險較小的情況下,民間融資成為投資的重要選擇。
二、民間融資產生的負面影響分析
民間融資的產生和發展是改革開放時期經濟社會嬗變所產生的結果,民間融資活動對現階段經濟社會的發展仍然具有一定合理的因素。但在轉軌體制下,各種形式的民間融資活動所隱藏的風險正在積累、形成,由此可能引發的各種經濟社會問題不容忽視。
1、加大了貨幣政策調控難度。人民銀行實行穩健貨幣政策,是為了通過控制社會融資總量以降低社會流動性,從而達到控制物價和阻止通脹的目的。但由于民間融資獨立于銀行體系之外,形成資金體外循環,人民銀行無法對這部分流動性進行有效的調控,也缺乏對民間資金流動管制的有效辦法,因此民間融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增加了人民銀行信貸調控難度,削弱了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使通貨膨脹進一步加劇。
2、增加產業結構調整難度。正規金融機構能夠按照金融監管部門要求對產能過剩行業、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提高貸款門檻,拒絕對不符合宏觀調控要求、產業政策及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授信。而資金的趨利性使民間資金的流動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投機性,會導致部分資金投入到國家限制或禁止發展的產業,造成民間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弱化國家的宏觀調控效果。麻陽縣金湘鋼鐵、工業硅廠、奔鑫冶煉等企業都屬于高能耗受限制行業,2010年多次申報貸款都沒有審批,但通過民間融資照樣正常運轉。
3、容易成為社會安全隱患。民間融資更大的風險在于借貸本身法律手續的不齊全,一旦出現行業性和信用風險,借貸資金的安全性將受到很大威脅。同時民間融資常常為一些不法分子詐騙斂財、進行洗錢活動提供可乘之機。近年來,很多地區非法集資大案要案頻發,直接影響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4、影響正常金融秩序。民間融資是一種民間自發的金融行為,不受任何管理部門的監督和約束,其經營活動相當隨意,融資利率不受約束,大部分都高于同期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有的甚至高出銀行利率的一倍至幾倍。高額的回報率,使得許多資金富裕戶不愿將閑置資金存入銀行,而甘愿冒風險借貸出去,以追求高額回報,這對農村金融業的發展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5、民間融資加重了企業負擔。由于當前民間融資的利率遠遠高于銀行利率,中小企業高息舉債后,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對經營困難的企業來講更是雪上加霜。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使會抵消企業的經營利潤,往往得不償失,導致企業資金使用惡性循環,從而使企業發展更加步履艱難
三、規范民間融資的幾點建議
一是優化縣域金融服務。擴大正規金融覆蓋面,才能有效遏制大規模的民間融資。各正規金融機構應根據服務對象量大面廣的特點,在信貸準入、信貸流程、審批權限、抵押擔保和貸款方式等方面不斷創新突破,滿足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和農戶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積極試點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機構,通過發展正規金融滿足中小企業和民間融資需求。
二是強化民間融資引導。對各種分散的自由借貸行為,在法律允許的利率范圍內,應認同為正常、合理的民間金融活動,應予以保護。對城鄉居民進行多種形式的風險揭示和風險教育,增強民間金融活動的內部約束力。通過宣傳、業務指導等引導其契約化運作,即使是親戚好友之間的借貸,也應有合法的手續。
三是加強民間融資立法建設。對民間融資應逐步強化法律約束和市場約束,通過法律手段不斷規范民間金融運作規則。要制定一部適合我國國情的民間融資法律或法規,將民間融資納入法制的軌道,為其規范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據。通過具體立法,明確民間融資的主體,明確合法和非法民間融資的界限,在內容上既要規范放貸人也要規范借款人。
四是規范民間融資行為。對民間融資活動,要引導它們進行逐步規范,簽訂有效合約,完善管理制度與運營規則。如對股權性質的集資,可規定企業及時向有關工商管理部門出具有效的驗資證明,辦理有關登記或變更手續。而對超出一定規模和范圍的債權性集資,政府有關部門應協同配合,及時加以處置。
五是打擊非法民間融資活動。對于帶有投機詐騙性質的各種從事非法借貸的“地下錢莊”和各種非法集資活動等,應積極運用司法手段堅決予以嚴厲打擊。各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寄賣行、典當行、擔保公司等機構的監督,發現從事或變相從事非法金融業務活動的,應嚴肅查處,堅決取締。
六是建立民間融資監測制度。為做好民間融資風險防范工作,金融監管部門應密切關注民間融資動向,健全民間金融監測體系,對民間金融的融資規模、資金流向、利率變動等進行跟蹤監控,及時發布民間金融運行和風險狀況的信息并提出處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