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張家界以自然觀光為主題模式的旅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化旅游創意已經成為旅游城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抑制經濟停滯不前的主要途徑。對于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的張家界來說,已經具備文化旅游創意的條件,這對其發展文化旅游創意產業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其他地區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5-0076-02
文化旅游創意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是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創意產業的延伸。文化旅游創意產業是指將無形的文化資源通過人的智慧、技能進行創意整合、開發和運用,最終使文化資源實現其經濟價值的新型產業。張家界地區地處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文化資源異常豐富,這就為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張家界目前的旅游模式過于單一,迫切需要轉型。
一、張家界發展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因素
(一)民族文化旅游產業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張家界單一觀光型旅游模式轉型的關鍵
張家界市人杰地靈、山清水秀,不僅自然景觀資源豐富,而且民族文化資源的底蘊也相當濃厚。目前張家界的旅游業開發主要依賴于自然風景的開發,然而這種單一的模式已經飽和,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旅游者對旅游地的興趣也會有所下降,所以迫切需要轉型。
張家界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是張家界旅游業潛在的巨大財富,當前張家界旅游行業的轉型已經初露犄角,但其開發力度不夠,在文化資源創意開發方面缺乏經驗。文化旅游創意產業開發出的旅游產品具有較強的吸引性,能抓住旅游者的潛在需求,通過新的旅游活動和旅游產品來給旅游者強烈的感官沖擊,從而實現旅游模式的轉型。
(二)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能促進張家界區域經濟的增長
自張家界旅游行業發展至今,周邊地區也以同樣的方式在不斷發展,這就對當地的旅游行業形成競爭和威脅,從而影響到地區經濟的增長。
張家界民族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是通過民族文化內涵價值的轉化、民族文化內涵價值的實現、民族文化內涵價值的擴展來實現的,文化創意產業為此提供了實施載體(如圖1)。
1.民族文化內涵價值的轉化,需要豐富而有內涵的民族文化資源。將有內涵價值的文化通過創意整合,融合到旅游活動、旅游產品中去,從而轉化成創意新產品,必須通過文化創意產業這個載體來完成,單純的民族文化是無法實現其經濟價值的,必須通過載體的轉化。
2.民族文化價值的實現。當經過創意過后的文化資源形成旅游產品之后,需要通過市場的檢驗、接受等程序,在市場反映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規模。在此過程當中,文化創意產業為廣大消費者、旅游者起到了引導作用,擴大了其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促進了區域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進步,為民族文化價值的實現提供了平臺。
3.民族文化價值的擴展。當文化創意產品在市場中成熟后,可利用其市場資源帶動張家界旅游業和其他行業的發展。當這三個環節都正常運行的環境下,會產生集群效應,從而會使整個張家界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最終將推動張家界地區經濟的增長。張家界地區經濟得到迅速增長后,就為張家界地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復興創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會形成一個民族文化與經濟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實現張家界地區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興起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旅游、創意旅游、休閑旅游已經逐漸取代了單調的觀光型旅游,成為了旅游行業轉型的新趨勢。眾多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業當中,因此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將為旅游行業指明方向,其文化內涵和價值空間是傳統旅游業無法比擬的,開發出的文化創意產品會大大提升張家界地區旅游行業的競爭力、影響力,直接作用于經濟的發展。
二、張家界發展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對策
(一)政府加強完善政策法規,為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創意產業是旅游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不能獨立存在,必須與其他行業相互依存。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必須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明確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部門歸屬、管理權限也不明確,在這種空白狀態下就很難統一發展形成規模,形成規范的管理。
當前,在我國部分發達地區,雖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不錯,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管理,沒有充分發揮出文化創意產業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門應及時建立完善的政策體系,統籌規劃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方針,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建立創意產業集群,提升文化創意產品內涵
張家界地區整個文化旅游創意的興起,并不是靠單個的創意產業就能完成的,不僅要帶動旅游業的發展,更要帶動整個城市、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當文化創意產業形成規模后,在一定程度上會吸引大量的專業人才,提供就業機會,增強信息的流通,降低創意產業的生產成本。所以,必須形成規模、形成集群,才能實現張家界地區文化價值的最大化,促進文化旅游產業鏈的發展,最終提高經濟效益。
創意產業的規模化為開發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創意產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旅游地旅游產品的開發對旅游者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旅游者進入旅游地一定會購買當地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做為紀念或者帶給親朋好友作為禮物,這就為旅游地帶來了巨大商機。經過人為加工富有文化內涵的創意產品會更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和好奇,從而挑起旅游者的消費欲望,與普通的旅游產品相比更具備競爭力。
(三)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實際發展特色文化創意產業
張家界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可以借鑒國外或國內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文化旅游開發要突出本地區的特色,將少數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合到其中,這樣才能使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共同發展。張家界地區文化資源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為主,可以將自然風景與文化相結合形成新的旅游產品。如張家界武陵源區大型歌舞劇《魅力湘西》就是很好的特例,是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文化的創意產品的成功案例。
創意產業的發展對地區的作用是雙重的,創意產業的發展給張家界地區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生產力的進步。其發展所創造的旅游創意產品不僅僅只作用于前來享受文化產品的游客,而且會升級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界地區整個民間文化氛圍。
(四)擴展產業鏈條,促進其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結合
旅游產業和其他產業隸屬管理雖有區別,也各自有不同之處,但可以通過文化產業緊密聯系起來。結合不同的元素來進行創意。張家界民族文化資源豐富,通過創意開發出的旅游產品大大擴展了旅游市場,為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如張家界的大型山水實景舞臺劇《天門狐仙》的推出,就是文化之間的結合創意,推起了廣大游客去張家界的熱潮。發展旅游業不要單純的注重景點門票收入,要擴展其產業鏈,加強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系。
針對張家界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張家界的文物市場和書畫藝術市場走進市內,加強旅游市場與文化市場的聯系;挖掘民族文化內涵,開發出參與性較強的文化旅游產品,同時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在城市的建筑風格上可以突出少數民族的特色,體現其藝術性,提升吸引力;特別是具有民族風格的大型活動要與旅游活動相結合,抓住游客的好奇心。旅游與文化的結合程度越高,文化旅游產業就會發展得越好,從而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系也就越密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相互促進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呂學武,范周.文化創意產業前沿[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2] 王兆峰.湘西鳳凰縣民族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發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0,(189):21-24.
[3] 王兆峰,黃喜林.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對策研究[J].山東社會學刊,2010,(181):118-121.
[4] 曹雪稚,王世亮.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發展的必要性及途徑探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6):34-35.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