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商行設立異地分行,實現跨區域發展,改變了以往的經營管理體系。在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城商行由于自身經驗不足,在管理上面臨著許多挑戰。文章通過分析城商行目前跨區域經營的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為城商行跨區域經營背景下的管理體制變革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城商行跨區域發展總分行管理
一、引言
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是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起來的。組建之初,城商行的經營區域被限制在單一城市。這種經營區域的限制對早期城商行的風險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城商行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跨區域經營成為城商行發展的內在要求。2006年,中國銀監會發布《城市商業銀行異地分支機構管理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城商行設立異地分支機構,正式拉開了城商行跨區域發展的序幕。
城商行設立異地分行,實現跨區域發展,改變了以往在單一城市經營的管理體系,由總行—支行的二級管理模式轉變為總—分—支的三級管理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城商行由于自身經驗不足,面臨著許多挑戰。文章通過分析城商行目前跨區域經營的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為城商行跨區域經營背景下的管理體制變革提供一些建議。
二、城商行目前跨區域經營的現狀
自2006年上海銀行在寧波設立第一家異地分行以來,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共有48家城商行設立178家異地分行。
當前城商行跨區域經營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第一,設立分行的區域集中。大部分城商行設立分行集中于長三角、環渤海以及珠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中心城市成為城商行設立異地分行的首選地。這些城市的經濟總量大,經濟增長迅速,能為城商行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支撐。
第二,城商行在省內設立的分行數量大于在省外設立的分行數量。如南京銀行目前有5家省內分行,3家省外分行。這是城商行基于穩健經營的考慮。省內具有相似的地緣文化,經濟聯系也更緊密,容易為當地的居民和企業所接受。作為跨區域經營的嘗試,更容易為城商行的跨區域經營總結經驗,各家銀行基本上實行先區域發展后向全國發展的步驟。
第三,目前銀監局暫停了城商行跨區域經營的審批。由于城商行過度的擴張,其風險管理問題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重視。2011年發生的齊魯銀行票據詐騙案,表明部分城商行風險管理能力的不足。2011年上半年,各地銀監局基本暫停了城商行跨區域經營的審批。
三、城商行跨區域經營所面臨的問題
城商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自身實力不斷增強。一些實力較強的城商行逐漸實現了跨區域經營,為其自身發展增強了活力,擴大了規模,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城商行在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跨區域經營后,異地分行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由于中國銀行業產品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各家銀行基本沒有自己特色突出的產品,直接導致各家銀行之間的競爭限于較低的層面上。同時,城商行設立異地分行的區域較為集中,基本都是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經濟總量較多,經濟發達的城市設立分行,這些本身的市場競爭比較激烈,隨著城商行的加入,將進一步加劇同業之間的競爭。
其次,跨區域經營后,城商行的風險管理能力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城商行的風險管理能力跟不上其發展速度,這是監管層最為擔心的問題,也是跨區域經營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去年以來城商行出現的案件,表明城商行的風險管控能力急需提升。城商行實現跨區域經營后,在分行層面上需要重點解決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問題。
一方面,城商行跨區域經營后,大部分實行三級管理體制,其管理的鏈條拉長,增加了操作風險和各種案件發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對稱,城商行對異地區域的企業的了解不如對本地企業了解的全面,難以進行有效的控制,進而出現不良貸款的可能性增加。
再次,跨區域經營后,銀行的經營管理成本增加。大部分城商行在成立異地分行之后,都設立了一級管理部門,增加管理人員。這增加了管理費用和運營費用。同時由于城商行在其他地區的品牌認知度較低,需要異地分行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營銷和宣傳。管理成本的大幅增長,將制約城商行效益的提高。
第四,城商行的人才競爭處于劣勢。人才是企業持續經營和發展最寶貴的資源,城商行大多處于地理位置偏僻、信息相對閉塞、人文環境較差的中小城市,并且員工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很難吸引到足夠的優秀人才從事經營管理、產品研發等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商行的可持續發展。
四、城商行跨區域經營背景下的管理機制變革
銀行管理體系的設置,應著眼于控制風險、增加收益。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最大化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加收益。城商行在跨區域經營之前,實行的是“一級法人,二級管理”的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城商行在本地城市經營并發展壯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城商行跨區域經營的實現,這種模式已不能適應城商行的發展。城商行原來的“總—支行”管理模式必須向“總—分—支行”三級管理模式轉變。在管理體制轉變的過程中,由于多了一層代理關系,可能會造成潛在的效率低下、風險上升的問題。在實行總行—分行—支行三級管理體制后,應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首先,風險管理方面,加強總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對分行的風險管理,應設立直屬于總行的風險管理部門,進行風險管理的垂直領導。強化對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的管理。
其次,集權與適度放權。總行負責對主要管理人員的任免與考核,分行應有適當的人事任免、人員招聘、區域內業務發展政策的制定等權利,分行可以根據當地市場的特點,在總行的授權范圍內制定各自特色的政策、研發各自特色的產品,總行審批即可。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分行的積極性,可以根據當地市場特征進行產品創新,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同時,為提高業務流程的效率,應對分行進行適當的放權,并非所有的業務審批都由總行負責。應把總行從具體的業務操作與審批流程中解放出來,更好地發揮其政策制定和管理全行的職能。
第三,應建立完善的嚴格的問責機制和業績激勵機制。完善的問責機制,是保證分行主要管理人員正確行使權利的關鍵。只有更具競爭力的業績考核機制,才能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以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第四,人才培養機制。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加入到城商行中來。
第五,近年來,城商行的快速發展與其兩級管理體制密不可分。在實行三級管理體制后,一方面,應對當地市場的分支行進行資源整合,適時設立當地市場的一級管理部門,以便對當地市場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也可以把總行從具體的審批流程中解放出來,更好地發揮總行的全面管理職能。比如,寧波銀行設立了寧波地區一級支行、北京銀行設立了北京管理部、徽商銀行設立合肥分行等。
同時,由于“總—分行”的二級管理體制,具有制度上的優勢,能夠有效地提升效率,因此,城商行可以在金融創新活躍、金融資源充沛、人力資源豐富的地區設立直屬于總行的支行,為城商行的異地擴張提供支持,實現城商行的戰略發展。如北京銀行在設立北京管理部的同時,也設立了直屬于總行的中關村支行、商務中心區管理部以及郊區管理部。
五、結束語
城商行在跨區域經營的過程中,對分行的管理是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選取什么樣的管理模式、內控制度如何完善、風險管理如何強化、經營管理成本如何控制等問題的妥善解決,將會為城商行跨區域發展提供保障。本文通過分析城商行目前跨區域經營的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為城商行跨區域經營背景下的管理體制變革提供了一些建議。城商行的跨區域發展,需要在不斷完善中緩慢前行。
參考文獻
[1] 甘霖.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的利弊分析[N]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4.
[2] 劉久彪,楊曉東.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問題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11(7).
[3] 桂蟾.論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跨區域經營[J].財貿研究,2009(4).
[4] 姚建軍.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分析[J].南方金融,2008(1 ).
[5] 張雯.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特點調查[J].中國經貿導刊,2010(14).
作者簡介:王為鵬(1980-),男,山東人,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金融信息工程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目前供職于南京銀行。
(責任編輯: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