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政府的人力資源,公務員是管理者更是服務者,當前在績效考核方面,我國公務員考核制度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改進績效考核,營造績效考核的文化技術環境, 實現公務員考核制度化、法律化,從而提高政府人力資源的績效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公務員績效考核改進
一、公務員績效評估的現狀
公務員隊伍是政府人力資源中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其工作績效決定著政府行政績效,決定著百姓對政府的滿意度。我國公務員績效考核現存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官僚主義之風嚴重,服務意識不足。比如,官本位的傳統就是制約公務員制度實施的重要歷史文化因素。官本位僅把當官作為人生的最高理想,學而優則仕,這樣必然導致政公務員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公務員素質良莠不齊,權力拜物教等,這些都與現代公務員制度的理性精神格格不入。
2.考核標準過于籠統。目前我國大體把“德、能、勤、績、廉”五個維度作為公務員績效考核標準,但是在實際在操作中,每個人的工作崗位不同,工作職責不同、工作標準不同等,僅僅以“千人一表”來考評所有職位,使得評估程序很難做到公平、公正。
3.考核程序流于形式, 民主化、公開化程度不高。我國許多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從事人事工作的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對行政人員的考核是在缺乏相互交流的情況下進行的,致使考評主體與被考評者之間信息不對稱,這就造成考核結果失真,使公務員的績效考核程序流于形式。
4.績效考核偏重經濟指標, 卻忽視了個人素質、文化道德、民生、社會公平等方面,這就造成了政府職能扭曲變形。
二、我國公務員績效考核制度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公務員的績效考核影響最重要因素是公務員所處的社會環境。首先,要有安定的社會氛圍、法制化的政治生活,要講民主、講法制;其次,黨風、政風、社會風氣以及公民的整體績效評估意識也對公務員績效考核評估制度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
2.體制性因素的影響。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開發與研究尚處在探索階段, 政府部門在公務員的開發職能方面的重視程度還明顯不夠。考核標準單一,沒有對政務類和業務類公務員進行區分。政務類公務員主要承擔著行政決策、行政指揮的重大職責,在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而業務類公務員主要負責執行相應的行政政策,從事具體的行政管理工作,履行相應的行政責任。因此, 應該根據他們的崗位職責加以區分。否則,設置相同的考核目標、標準及方式。將不能實現對公務員工作績效的考核目的。
3.非理性因素的影響。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識、興趣等,這些因素也影響著公務員的績效考核,非理性因素可以分為個體非理性因素和群體非理性因素。
(1) 個體非理性因素。我國歷來比較重視“人情關系”,在這種“人情關系”觀念濃厚的氛圍下, 績效考核應具備的客觀標準就被主觀臆斷所取代,成為左右評估的主要因素,而現代績效評估理念:工作績效、科學考核、群眾評價、法治管理等就很難深入人心。
(2) 群體非理性因素。以班子或者團隊來進行績效考核的單位或者機構部門,他們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以及所處地方的社會風氣的好壞, 將直接影響到考核結果的真實性。
三、我國公務員績效考核的改進策略
完善我國公務員考核制度,首先要營造利于績效考核的社會環境,同時也要吸收、借鑒發達國家公務員績效考核評估的先進理論和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從而建立更合理的公務員考核體系。
1.營造有利于公務員績效考核的社會環境。當前, 政府突出執政為民的理念, 說明政府要求公務員樹立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我國的公務員大都直接或者間接的來源于大學,因此應當加強大學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思想理念,摒棄公務員是“鐵飯碗”,公務員“有權利”,公務員“高高在上”的錯誤思想。通過媒體宣傳,客觀真實的反應一線公務員工作與生活,讓群眾了解公務員這個職業并不是享受的職業。
2.合理設置崗位與編制,明確工作職責, 從而建立科學的考核方法。某地環保局一共一百多人,其中不到一半的人有行政編制,而每天工作在環境檢測、檢查、處理違法崗位的人卻都沒有行政編制,這很讓人費解,也反映出我國公務員的職位與編制設置的不合理性。扭轉這種不合理局面,首先要根據單位或部門的實際情況及工作需要因事設崗、因崗設人,其次要內部分工職責要明確, 權責要分明,公務員隊伍不養閑人。在考核時,根據不同崗位設定考核標準,標準要明確、具體、量化,績效考核同日常工作緊密相連。
3.強調激勵管理的參與性, 增加下屬人員的發展機會。江蘇省丹陽市在對鄉科級干部的考核中及運用了激勵機制,對考核達到一定的標準的工委員就給予晉升的機會,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務于民,這樣增強了公務員的工作熱情,提高了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人民的滿意度上去了。
綜上所述, 由于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公務員績效考核制度尚不夠完善,我們應當根據國情、民情進行調整與完善,從而提升政府人力資源運作效率,并建立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人民滿意的政府。
參考文獻
[1] 楊慶東、蔣玉林,中西方公務員制度比較[M],昆明: 云南大學出版社2003.
[2]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政府部門績效評估研究報告[J] 中國行政理, 2006(5) : 651.
[3] 于永達,戰偉萍.美國政府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 劉旭濤,政府績效評估: 制度、戰略與方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5] 彭國甫,中國行政管理新探[M].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6] 羅雙平,公務員績效量化考評實務[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王慧先(1982-)女,河北省任丘市,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助教,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與政府改革。
(責任編輯:趙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