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私人銀行業務是專門針對高收入階層的新興業務,具有不同于傳統銀行業務的特點。近年來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迅速,但仍存在著傳統理財觀念沒有轉變,專業人才欠缺,產品和服務單一,營銷滯后等問題。為此,商業銀行應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加大產品創新,革新銷售觀念。
【關鍵詞】私人銀行特點現狀對策
私人銀行業務是指以高收入階層為目標,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向高收入者所提供的一攬子頂級的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收入者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到2010年末,我國的千萬富翁已經達到87.5萬和5.5萬個億萬富翁。而現有的普通零售銀行業務和VIP客戶服務無法滿足新興的高收入階層的金融需要,因為,私人銀行業務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私人銀行業務的特點
私人銀行主要向高收入者及其家庭提供專門的金融服務,與一般銀行業務相比,私人銀行業務具有以下特點:
(一)面向高端客戶,進入門檻高
私人銀行主要是為高收入階層提供金融服務的,它不同于一般銀行,向普通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而是面向高端客戶。因而,私人銀行業務的進入門檻比較高,目前,私人銀行開戶最低要求50萬美金,最高可達到500萬美金。
(二)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強的個性化
私人銀行業務的個性化比較突出,重視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以滿足特殊客戶群體的多樣性的金融需要。通過私人銀行業務,客戶不僅可以得到更為優惠的授信業務,還可以得到像投資、信托、稅務及遺產安排、收藏、拍賣、現金管理、繼承人教育等方面的特殊金融服務。
(三)重視個人關系,保密性和安全性強
私人銀行業務一般都是由大銀行的一個部門來做,重視個人關系,每個私人銀行業務客戶都有一個專職的銀行家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私人銀行業務的客戶多是富翁,協調和管理這樣龐大的財產,自然需要較強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四)服務價值高
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私人銀行業務的年均利潤率高達35%,利潤10倍于零售客戶平均額,并且遠高于其他金融服務。
二、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私人銀行業務最初是由瑞士友邦銀行于2005年引入我國的,之后,花旗、德意志、渣打、匯豐等也在我國推出私人銀行業務。但國內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的真正起步則是在2007年,當時,中國銀行與蘇格蘭銀行合作,在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推出私人銀行業務,開戶一年,開戶總數即超過了300。隨后,招行、工行、交行、光大等銀行也紛紛推出私人銀行業務,到2008年7月,幾乎所有國內股份制銀行都已進軍私人銀行業務,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
我國私人銀行業務雖然發展迅速,但由于其起步晚,發展時間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我國傳統的理財觀念尚未得到真正轉變
由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高收入者財富管理觀念比較單一。另外我國高收入者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灰色收入,而且中國的高收入者歷來講究財不外露,這種文化背景和收入結構限制了中國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在這種傳統理財觀念下,中國的高收入者更傾向于進行財產的自我管理,對依托私人銀行進行家庭財富管理的信任程度不高。
(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欠缺
要更好地開展私人銀行業務,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全面的金融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業務能力強,敢于競爭并且善于營銷。而我國目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極度欠缺。據統計,2007年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CFP)人數為1448名,同年富裕人士達41.5萬,富裕人士人均CFP數量為35位CFP/萬人,而同期中國香港富裕人士人均CFP數量為292位CFP/萬人,美國富裕人士人均CFP數量為222位CFP/萬人。
(三)私人銀行產品和服務相對單一
要滿足高收入階層的金融需要,私人銀行產品和服務必須具有多樣性,以滿足高收入者的不同需要,其產品應當涉及銀行理財、基金、保險以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甚至還應包含家庭管理、稅務、房地產、遺產安排、法律顧問等專業領域。但我國現階段的私人銀行服務較多地體現在理財、購買基金保險等方面,較少涉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品等高層次的投資,至于稅務規劃、遺產繼承等方面的服務則更少。
(四)缺乏健全的營銷體系,售后服務不到位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對私人銀行產品的推銷往往依賴于柜臺,沒有專門的營銷部門組織專業的營銷人員進行個人金融產品的銷售,而且宣傳方式和營銷手段較為落后,相關的業務咨詢、功能介紹和金融導購等售后服務等極為滯后,使客戶不能充分準確地了解私人銀行產品,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
三、促進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策略
要促進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私人銀行產品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國內商業銀行不僅要大力引進投資銀行、保險、個人銀行等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還應吸收法律、教育等方面的人力資源。除此之外,商業銀行還應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養,加快私人銀行從業人員認證體系建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隊伍。
(二)加大產品創新,努力提高多樣性的本土化的金融服務
我國私人銀行產品同質性強,缺乏創新,為此,各商業銀行要結合自身實際,針對客戶的需要,積極研發多樣性的滿足客戶需要的產品。同時,也應盡力是產品和服務本土化,以便于客戶更好地接受私人銀行產品。
(三)革新傳統產品銷售觀念
一直以來,我國金融業采取分業經營的政策,銀行不得直接涉足證券、保險等直接投資領域,致使商業銀行難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近年來,分業經營政策逐漸放寬,限制不斷減少,這樣,商業銀行可以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大膽實踐,革新傳統產品銷售觀念,以滿足私人銀行客戶日益復雜的金融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新亮.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經濟師.2010.2
[2]董碧英.試論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J]. 市場論壇.2010.5.
作者簡介:劉芳(1989-),女,漢族,福建三元達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辦事處,研究方向:金融。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