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保險公司的經營與管理過程中,核保作為識別、控制和把握標的風險的環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就是從核保的風險控制特征為出發點,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保險實務分析了我國目前現核保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針對性解決對策。
【關鍵詞】核保保險費率市場化真空期
核保,也稱風險選擇,是評估和劃分準客戶反映的風險程度的過程。根據風險程度,保險公司決定是拒保還是承保、怎么承保和核定保險費率。通過評估和劃分準客戶反映的風險程度,將保險公司的實際風險事故發生率維持在精算預計的范圍以內,從而規避風險,保證保險公司穩健經營。
一、我國核保業務存在的相關問題
(一)核保依據單一
在核保基礎流程中,最具專業技術含量的是風險調查與風險評估。在我國,現階段保險公司核保管理通常沒有嚴格或專業的風險調查與評估制度,核保人僅僅根據投保申請的內容加上個人經驗得出對標的風險狀況的總體評價,并相應做出承保決策。可是,因為風險標的各不相同,新問題新情況總是不斷涌現,憑經驗往往都是靠不住的、不科學的。
(二)核保風險日益凸顯
核保作為保險公司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處于不同風險下的標的的費率直接會受到其結果的影響,2010年7月9日,保監會下發了《關于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決定放開傳統人身保險的預定利率。這一決定進一步加快了費率市場化的進程,對壽險公司的定價水平和風險管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核保作為控制風險的關鍵環節,其風險也日益凸顯。一是技術和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風險。由于核保依據單一,目前我國大部分的核保過程沒有完善的風險信息收集技術和規范流程,使得承保決策多數是建立在核保人員個人經驗的基礎上,一旦對標的風險進行了錯誤的評估并進行承保,未來的風險將不可估量。二是盲目追求業務規模產生的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多數保險公司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了業務質量,對不該承保的風險予以承保,抑或是低費率承保高風險,這些都無形中提高了賠付率,嚴重的將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正常經營。
(三)承保過程的精簡與風險控制的矛盾
日前,陽光人壽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推出了更高效的第二代“快易保”程序,這一程序通過網絡直接提交核保,經過自動核保后,立即通過后臺要求客戶轉賬進行承保,付款成功后保單即可生效,整個過程不過幾分鐘,就好比在淘寶上選購商品一樣方便快捷。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簡便承保成為縮減成本與招攬客戶的一大焦點,但是在我國核保體系并不健全的今天,盲目精簡承保過程存在的潛在風險令人堪憂。如果因此導致保險公司經營和風險管理不足而產生道德風險,必將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的營運能力。
(四)核保真空期出意外難獲賠
目前保險業內有兩種保險流程——先核保再劃款和先劃款再核保。從保監會的具體規定來看,保險公司同意承保是在核保通過的基礎之上的,承保后保單方可生效。顯然,前一種流程更加符合這一規定。但從實務中來看,仍有不少保險公司采取后者,一方面是為了以先劃款的方式留住客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投保人能夠快速獲得保險。可是核保期間就把保險資金劃走,這期間發生意外保險公司是否負責?而為了騙保現象的發生,保險公司通常的做法是對已劃款但未簽合同的客戶不予以賠付,這必然會引起很多的法律糾紛。在我國民眾普遍缺乏保險意識的今天,很多人在購買前沒更多的專業考慮,而在真正有需要的時候才發現有這樣的漏洞存在,不免容易造成人們對保險缺乏安全感和信心。可見,核保制度的法律體系和監管體系有待完善。
二、保險公司的應對策略
(一)核保過程中風險核定的標準化
針對核保依據單一的問題,應在健完善核保制度方面做出較大的努力。在全國范圍內將核保的流程規范化,杜絕經驗主義對結果的影響。在風險評估技術方面,不同公司可聯合創建一套風險評估體系,利用不同公司在經營中積累的各種風險評估經驗,并搜集相關的歷史災害中的數據將核保業務進一步細化,做到將經驗具體化,科學化。提高整個行業的核保技術水平。同時,由于科技和時代的發展,人們面對的風險將更加日新月異,所以,應注意定期組織核保人員的培訓和考核,以增強核保人員的核保能力和風險識別的洞察力。
(二)核保過程中費率執行的制度化
在保險費率逐步市場化的條件下,由于競爭所引起的惡性降低費率增加業務量的情況應加以法律懲罰,并相應的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的費率執行制度,使費率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也有制度的保障。
(三)壽險公司的核保人員應有效地實施承保后保單的風險干預
提高風險控制意識可以有效地從源頭減少風險事故的發生,所以核保人員在保單承保后,應采取相應措施積極引導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進行身邊的風險管理與控制,這種風險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賠付率并減少了小額賠付的成本,同時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三、結論
近年來,我國壽險業發展迅速,保險深度、密度不斷提高。市場上各家壽險公司都面臨著被保險人的風險評估問題。2011年1月7日,由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主導開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核保手冊系統正式發布。該系統是我國保險業第一部本土化的電子核保手冊系統,不僅填補了中國再保險業在核保風險評估方面的空白,也為國內壽險市場提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核保標準。
這一核保手冊的發布是我國保險業在核保業務上一次質的飛躍。盡管核保業務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在一步一步的改進過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核保業務會更加的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卿前海.壽險費率市場化對保險公司核保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金融觀察,2010(09).
[2]張瑞.論壽險核保在保單承保后的風險干預[J].風向防范,2009(03).
[3]肖敏.現場核保人制度與保險行業競爭力研究[J].產業研究,2010(02).
[4]馬連紅.壽險逆選擇風險及其防范的實證分析[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09(06).
作者簡介:吳雪(1990-),女,漢族,吉林省樺甸市人,就讀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研究方向:核保業務。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