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前,江淮乘用車的業務重點還只是單純地放在推出幾款新車上;到了2011年,其重拳出擊的對象已瞄準了汽車金融服務、海外合資建廠、新能源產品投放。
就在媒體捕風捉影左延安去留生變謎團,推波助瀾奇瑞江淮合并重組傳聞時,出席2011成都全球汽車論壇的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向外界發出了新的口號——中國汽車企業要從傳統的只能獲取制造利潤,向同時獲取技術利潤和品牌利潤轉型。
開辟金融服務
作為江淮汽車十二五戰略“四小支撐”之一的汽車金融項目經過前期大量籌建工作后, 2011年12月13日,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西班牙桑坦德消費金融公司正式簽署合資協議,組建汽車金融合資公司。
據悉,擬設立的汽車金融合資公司由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西班牙桑坦德銀行下屬的全資子公司——桑坦德消費融資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的方式,各出資50%。合資公司首先向經銷商提供購置庫存新車的公司融資與向新車購買人提供零售貸款;此后,經雙方同意,合資公司還將提供銀監會批準汽車金融公司提供的其他服務和產品。
汽車金融服務在汽車產業鏈以及行業競爭中處于關鍵地位,有專家分析,汽車金融公司的組建意在完善江淮汽車產業鏈條,開拓公司業務新的增長點。
曾經主業為輕型商用車的江淮汽車,從2008年開始才實施戰略轉型,增添乘用車板塊;到了2009年,江淮乘用車銷量超過10萬輛(含瑞風MPV),使其信心大增;2010年江淮乘用車業務依舊被寄予了厚望時,共完成了總銷售20萬輛,凈利潤增逾兩倍,達11.6億元。
為了繼續擴充業務范圍,2011年年初,江淮汽車募集資金額不超過28億元,用于兩個項目建設:一是計劃投資約21.85億元用于公司乘用車基地擴建項目;二是投資估算為6.64億元用于公司年產20萬臺高性能汽油發動機項目。
上述乘用車基地擴建項目(主要是轎車)基地二期項目(第二工廠)已于2010年5月在合肥市經濟開發區動工,整個項目計劃兩年建成,達到年產24萬輛、年產值153.4億元的目標。
而在汽油發動機項目方面,HFC4GA1汽油發動機平臺已運用到瑞風、瑞鷹、賓悅轎車等車型上。在傳統汽油車上的發力,并不能滿足江淮汽車在乘用車方面發展的胃口,新能源汽車也是江淮汽車的又一個重點突破對象。
布局新能源
早在2010年年底,江淮董事會就審議通過了《關于利用自有資金投資純電動汽車研發驗證設備投資項目的議案》(簡稱《議案》),此項目未來五年都將主動布局新能源汽車。《議案》剛剛通過不久,江淮汽車就向合肥市投放了585輛第一代同悅純電動轎車。
一個月后的2011年2月19日,傳來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及財政部的審核消息。
旗下和悅轎車產品入選第五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L及以下乘用車)推廣目錄。至此,江淮汽車和悅、同悅及悅悅等主要轎車產品均入選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根據《“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的規定,消費者可享受3000元/輛的政府補助。
得到國家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證后,江淮乘用車加大新能源產品布局力度,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與日俱增。據悉,江淮汽車規定每年公司的研發投入總額不得低于年銷售收入的5%,其中絕大部分是用于新能源產業化研發上。
2011年11月27日,當二代同悅純電動轎車正式確定以7.5萬元的價格向社會發售二代純電動同悅轎車時,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剛就已大膽預測,到“十二五”末期,將形成年產銷新能源汽車10萬輛、銷售收入50億元的能力,使新能源汽車成為江淮汽車“十三五”時期重要的全新產業鏈發展單元。
業界分析,江淮汽車試圖通過新能源技術優勢塑造業界自主品牌新標桿。一方面要讓產品在研發過程中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充分吸收其他品種同類車型的經驗教訓,在技術成熟度上達到一定水平;同時,還要擁有生產一致性的質量保證和成熟的采購體系匹配。
海外第二工廠
根據江淮汽車“十二五”規劃,其出口業務將成為企業的新利潤支柱,出口銷量將達到30萬輛,占總銷量(乘用車)的20%,其中30%為當地KD工廠生產。事實上,江淮也是在朝著這條路努力的。
據了解,2009年江淮和巴西SHC公司簽署了《獨家經銷協議》,未來10年內江淮將向巴西市場出口62萬輛汽車;到了2011年,巴西市場已經成為了江淮其畫冊出口的重要增長點,一個佐證就是,2011年3月18日,由巴西經銷商SHC公司投資的46家江淮汽車經銷網點同時開業。
期間,美國最具國際威望的報紙之一《華盛頓郵報》環球版在其顯著位置上,刊登出了一篇名為《中國努力贏得巴西消費者的認可》的文章,重點報道了以江淮汽車為代表的中國產品熱銷巴西市場,改變了傳統的中國制造的舊形象。
進入11月份,在巴西的巴伊亞州薩爾瓦多市,江淮汽車與巴西SNS公司(SHC公司全資子公司)簽署建廠協議,江淮汽車持股20%,SNS公司持股80%。新工廠將擁有包括焊接、涂裝、組裝三大生產工藝,此外還將建設測試跑道、研究中心以及排放實驗室。計劃年產量為10萬輛,于2014年投產,主要生產售價在5萬雷亞爾(2.7萬美元)左右的車型。有消息傳出,首批投產車型或將是江淮汽車正在研發的二代轎車車型。
在江淮汽車看來,加快海外出口已經成為國內自主品牌尋求品牌升華、銷量增長、利潤謀求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