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悅車型譜系完善的背后,是江淮乘用車以品質形成的口碑積淀,助力其在緊湊型、中級車市場全面提速。
2011年9月16日,在第十四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江淮乘用車和悅推出兩款新車型,即和悅三廂1.8AT及和悅RS 1.8AT,售價均為9.38萬元。其競爭對手鎖定合資品牌的北京現代伊蘭特、悅動、花冠、凱旋等,以及自主品牌的福美來、比亞迪F3、奇瑞A3等車型。
“和悅轎車就是為江淮乘用車事業的提速而生的。”江淮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戴茂方表示,隨著江淮乘用車“雙子星座”和悅三廂轎車1.8AT、和悅RS 1.8AT MPV的正式上市,宣告和悅品牌產品布局全部完成。
據悉,和悅原型車是在2008北京車展上展出的B18概念車,2009年上海車展時正式以和悅命名。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將其形容為江淮乘用車實現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轉型力作;而業界普遍認為,和悅上市是江淮由商用車為主向商用車、乘用車并舉戰略轉型中的關鍵一役,它標志著江淮乘用車的產品型譜進一步完善。
在所有參選車型中,江淮和悅的成績不是最好的,但卻是評委們公認進步最快的車型。
在動力上,江淮和悅采用了三菱的4G93D的動力系統;在外觀上,以國人較為看重的空間感為出發點,是意大利賓尼法瑞納設計公司聯合江淮意大利設計中心首席設計師PAOLO CRUSO的代表作品;安全配置方面,配備了博世全球最新的8.1版ABS+EBD,并對制動系統進行了改進,使制動更靈敏更穩定。
但也不少評委也對和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秘書長宋慰祖認為其技術集成水平不足;阿爾特(中國)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車輛評價及試驗總監田京海反映車內存在噪音和振動等。
站穩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的歐盟認證歐標碰撞試驗中,和悅以假人傷害值、綜合側面碰撞及40%偏置碰撞等關鍵性指標低于限值25%以上的測量結果通過了歐盟認證,拿到了進軍歐洲市場的準入證,為其進行整合全球資源、全面拓展海外市場進行品質護航。
隨著金磚四國之一巴西的不斷崛起,江淮汽車將這個僅次于中、美、日的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作為其海外戰略的重點與支點,投入了大量精力。
2011年繼同悅之后,江淮和悅系列開始大批量進軍巴西市場。然而巴西汽車市場規模僅為中國的1/6,能在巴西站穩腳并非易事,雪鐵龍用了16年,豐田用了13年,本田用了12年,而江淮乘用車的多款車型在巴西上市后表現不俗。
2011年上半年,江淮同悅出口巴西訂單總量達20500輛;從2011年3月18日上市至6月26日,江淮同悅在巴西地區終端銷售已達到11098輛,預計全年在巴西的終端銷售約4萬輛,占巴西近2%的市場份額。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江淮汽車出口巴西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中國其他轎車品牌出口巴西的數量總和。
江淮乘用車在南美首戰巴西告捷后,又將目光投向了南美第二大國家阿根廷,而且在阿根廷市場還不僅局限于整車出口,或將建立KD工廠組裝整車。
據悉,在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整體發展戰略指導下,江淮汽車先后開發了智力、秘魯、阿爾及利亞等30多個市場,同時為其開發其他海外主要市場積累了寶貴經驗。
扎堆競爭
作為一家沒有任何外資背景的自主品牌廠商,江淮進軍轎車市場的步伐十分迅速。先是通過瑞鷹打開了SUV市場,緊接著又推出賓悅打入中級車市場,后又在緊湊型市場上推出了同悅三廂以及同悅RS,至此,江淮汽車已獲得了乘用車市場除高端車型外的全線產品。
近幾年,處于和悅這個價位、尺寸區間的產品競爭非常激烈,例如自主品牌陣營中的比亞迪F3、奇瑞A5、華晨FRV、吉利遠景、力帆620等都是和悅上市后要面臨的對手,和悅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但從中汽協公布的數據中來看,在如此高壓競爭環境中的江淮和悅,其市場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2010年1月至8月,江淮和悅累計銷量高達43262輛,占據了江淮轎車整體銷量的33.5%,成為江淮轎車陣營中銷量最好的車型;2011年1月至10月,江淮和悅累計銷量達6.91萬輛,同比增長34.4%,其中1.5L銷量3.72萬輛,1.8L銷量3.2萬輛,共占江淮汽車總份額的36.48%,在6萬元至9萬元車型中的市場份額為3.97%,在緊湊型車級別中的市場份額為1.56%。
市場始終是檢驗產品的唯一標準。在第六屆“愛我中國車”年度車型評選中,江淮和悅雖敗猶榮,即便沒有拿到任何獎項,但卻獲得了所有評委們的一致認可。
《汽車觀察》雜志副社長李上雄認為:“江淮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上可以說是先驅,但在乘用車上卻還只是個后來者,但江淮汽車并沒有因此而急功近利,相反穩扎穩打,每推出一款車型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和質量把關。”
專家分析,拋開競爭對手因素,江淮轎車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和渠道網點的鋪開也是和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當然這兩方面影響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江淮日后在和悅的定價、定位以及營銷上大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