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增強旅游英語專業學生學習期間的職業技能培訓和畢業后的市場適應能力,旅游英語專業教學模式應該圍繞旅游業和旅游市場發展不斷進行改革調整。世界旅游組織預測:截至2020年,我國的客源將躍居世界第一,成為排名世界第四的旅游目的地國家。2020年,我國的旅游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適應這一需求,旅游英語教學應從旅游英語課程的特點、教學方法、學習策略及教與學結合等方面進行改革,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培養實用人才。
[關鍵詞]旅游英語;教學模式;課程特點;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02-0043-02
21世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旅游業的大發展。而隨著國家對西部旅游發展的高度重視,使得西部旅游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際游客的數量也隨著西部的對外宣傳而日益增多,這就對西部旅游英語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由于西部外國游客數量有限,因而其旅游英語專業人才數量少,層次相對不高,涉及面不廣。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保持著以往較落后的只注重理論教學、旅游知識和英語技能培養脫節的教學模式,沒有能夠把旅游和英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門實踐性強的復合型專業,從而制約了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本文旨在探索旅游英語課程新的教學模式,從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角度,分析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模式諸要素和各個環節的內在聯系,探索出一種適應高職院校旅游英語教學的模式。
一、旅游英語課程的特點
(一)專業性強
旅游英語課程是旅游加英語的復合型專業,這就要求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既要具備深厚的旅游專業知識,例如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食、住、行、游、購、娛以及旅游資源、旅游規劃、飯店、旅行社、旅游景點等相關專業知識。同時要具備英語語言專業技能,尤其是熟練的英語聽說交際技能。
(二)應用性強
旅游英語課程是社會需求的產物,是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國際交流的增長以及旅游產業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所以應用性是其本質要求。旅游英語課程學完后,學生應該掌握日常的旅游英語會話,可以與海外旅游者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閱讀旅游文件,例如旅游合同、旅游信件等。注重培養學生在實際的旅游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三)綜合性強
旅游英語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地理、宗教、法律、藝術、民俗等,這就要求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既要有豐富的知識,又要能夠把這些知識用英文熟練地表達出來,所以還要學習英語國家的上述相關知識,融會貫通,恰當表達。
(四)英語聽說能力要求高
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突出英語聽說能力,這是旅游英語從業人員相關要求所決定的。英語導游的服務特點是要把我國的名勝古跡和涉及的旅游方面的知識和問題用英語熟練地表達出來,同時能夠輕松聽懂并理解外國游客的語言及問題,以達到講解和相互交流的目的,所以熟練地英語聽說技能是英語導游的一個突出特點。
二、旅游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
鑒于旅游英語課程的上述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聽說法教學。聽說法是直接在結構語言學的發展下發展而來的,再配以多媒體教具的使用發展成視聽法;由于使用直觀教具創造情景,又叫情景法。其特點是通過幻燈、電影、電視、錄像、電腦視頻,使話語和直觀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同時用視覺和聽覺學習外語。
首先,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創造英語語言環境。例如在旅游英語課程第一章教學時,生動模擬機場接機服務,即借助導游模擬實訓室創設在機場大廳的場景,使學生感到身臨其境,誘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樂于參與各種情境下的語言訓練,從而使他們既熟悉了整套的旅游各環節英語,又增強了實際英語聽說能力。
其次,利用實物、圖片等直觀教具和簡筆畫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單詞短語和實物建立直接聯系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例如在講解到導游帶團時的一些常用物品,像護照、行李、信用卡等時,可直接將實物拿出來對照講解,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
(三)組織學生到具體景點進行講解并在實地練習
例如在講解蘭州黃河風情線英文導游詞時,可以帶領學生經過中山橋、白塔山、黃河母親雕像、水車園,邊走邊講邊練習。
最后,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在多媒體教室播放相關教學內容視頻,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學生根據影像資料模仿學習。比如播放全國英語導游大賽視頻以及外國當地導游講解視頻,讓學生模仿地道英語的語音語調、口語用詞、講解技巧等。
三、旅游英語學習策略
對于學生而言,老師良好的教學方法的確對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但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所以學習策略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針對旅游英語課程特點,學生的學習可以使用以下幾種策略:
其一,進行角色扮演,練習英語導游具體操作環節。例如在旅游英語課程第二章飯店入住登記中,可以在酒店實訓室進行角色扮演練習,一個學生當導游,一個學生當酒店前臺服務員,兩人交替進行練習,從而熟練掌握這一環節英文表述。
其二,背誦優秀英文導游詞。例如蘭州五泉山英文導游詞,在熟悉了五泉山景點相關常識并理解了英文語句后加以背誦,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并逐步熟悉英文導游詞撰寫模式,為今后學習導游詞的創作打好基礎。
其三,加強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地理、宗教、法律、藝術、民俗等英語文章的閱讀量,擴充知識,積累專業詞匯。
其四,收聽英語廣播,糾正語音問題,模仿純正英語發音,在此過程中了解英語國家游客生活背景的方方面面,使學生不出國門就能學到地道英語。
其五,網上學習互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建自主學習平臺,開辟網絡學習課堂。開展系列網絡教學活動,加強互動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促進師生互動學習;開通“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引進先進的教學軟件,包括語言教學訓練、圖書閱覽、多媒體閱覽、語言模擬、教師輔導、語言測試等區域,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水平選擇不同的自主學習方式。
四、教學結合,將學習策略運用于教學法之中
旅游英語教學模式應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構建,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仿真教學和課后實習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和安排,將教學理念始終建立在以“突出學生主體性”上。 例如在導游模擬實訓室,學生把做好的導游講解視頻放入錄播系統,邊講邊錄,講錄完畢后再集體討論,最后教師點評,這樣學生就能夠得到充分地鍛煉,也能直觀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不斷地提高自己。由于旅游英語不同于普通英語,更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評價的時候要注重多元化,不僅要考核書面知識,還要進行口試,并重點考核實踐能力。同時對于平時的表現及知識掌握程度也要重視,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在考核過程中綜合評價日常能力、角色扮演能力和英語語言溝通的實踐能力,以便于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每堂課的教學中都要根據不同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進行評價并作為本門課程的考評依據,而且在每一周每一月和學期末進行總結性考評,以此作為本門課程的總體評價。
另外,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比較客觀的方式, 但目前考試的形式比較單一、方式比較單調, 很多考試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英語考試趨同, 這樣的考試對考查學生英語理解能力有一定效果, 但對旅游英語這個應用性很強的課程來說, 這樣的考試手段不太合適, 它既不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培養目的, 也不能對以后考生的學習提供指導,很難達到該課程的培養目的。
改革和完善考試方法是推動教學的重要手段,旅游英語的實用性強,我們應該運用接近于實際的方法進行測試,例如加大口語考試的力度,在口語考試中增加模擬情景的成分,教師根據實際不斷設置一些障礙,考察學生的語言反應能力等。在課時的分配上要加強向實踐和實習課傾斜,在考試方式上要靈活多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經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在系統掌握專業知識,具備良好英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五、選擇適合的教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決定因素
目前,我國的旅游英語教材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因此,根據學生特點挑選適合的教材也就成為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旅游英語課程教材需要符合旅游英語專業學生實際學習和工作的需求。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旅游專業的學生需求主要集中在快速有效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方面,因此可以選擇導游英語情景口語,導游英語實務口語等專業旅游英語教材。另外,可以配合《英語九百句》等英語實用口語教材加強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姚寶榮,陳慧,黃建敏.模擬導游實務英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陳欣.導游英語情景口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