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偉文
(中國煤礦工人昆明療養院頤天診所, 云南 昆明 650041)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慢性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發病者骨量減少,骨微結構退變,骨脆性增加,容易導致腰背痛,身長縮短甚至骨折等癥狀。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以原發性居多,主要是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絕經后或老年人性腺及激素等功能障礙,影響骨形成,加速鈣丟失而導致。隨著老年型社會的到來,發病率也逐年增多。2007~2011年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35例,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70例患者均為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齡61~81歲,平均71.2歲。對照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齡60~80歲,平均69.5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診斷標準:① 骨密度(BMD)值低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個標準差屬正常;② 降低1~2.5個標準差之間為骨量低下(骨量減少);③ 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④ 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同時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時為嚴重骨質疏松;⑤ 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即T值≥-1.0為正常,-2.5 全部患者均行X線、CT、核磁共振檢查確診,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骨質疏松,以及骨腫瘤、骨結核、腰椎間盤突出癥。 1.3 臨床表現 疼痛,腰背痛居多,身長縮短、駝背或骨折。中醫辨證為肝腎不足癥:腰背疼痛,酸軟乏力,關節僵硬,舌質偏紅或淡,脈細。 2.1 治療組 采用自擬方補腎壯骨湯,方藥組成:淫羊藿30 g,熟地20 g,黃芪20 g,枸杞子10 g,懷牛膝10 g,杜仲10 g,骨碎補10 g,當歸10 g,赤芍10 g,丹參10 g,甘草6 g。上藥水煎服,1日1劑,200~300 mL/每次,1天2次,30 d為1療程,連續用3個療程;鈣爾奇D(惠氏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50029),1次1片,每日1次;肌注依降鈣素,每次20 UI,1周1次(旭化成制藥株式會社,批準文號H20100039),30 d為1療程,連續用3個療程。對照組用鈣爾奇D,1次1片,每日1次;肌注依降鈣素,1次20 UI,1周1次,30 d為1療程,連續用3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 顯效:腰、背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活動、日常生活正常,骨密度(BMD)在1個標準差之間(T>-1);有效:腰、背疼痛減輕50%,骨密度(BMD)低于正常人,在1~2.5個標準差之間(-1>T>-2.5);無效:腰、背疼痛無明顯變化,骨密度(BMD)低于2.5個標準差之間(T<-2.5)。 3.2 治療結果 見表1。 表1 2組治療結果比較 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近幾年發病率顯著上升,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其體內雌、雄激素水平下降,對甲狀腺素激素的拮抗作用下降,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從而導致骨量下降及骨強度減弱。老年人的運動量明顯減少,肌張力低,肌無力,血液循環減弱,骨形成與重建失去了必要的應力刺激,導致骨質疏松癥的形成。另外老年人的胃腸吸收功能減弱,鈣的攝入明顯減少,也是造成骨質疏松的原因之一。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屬于中醫“骨痹”、“骨瘺”范疇。《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主要病機為: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滋養骨骼。若腎虛精衰,骨不得養,則骨髓空虛;腎虧可導致血瘀,血瘀可致氣血運行不暢,臟腑筋骨失養,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癥。 依降鈣素可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有止痛、改善活動功能、改善鈣平衡、減少骨量丟失,甚至增加骨量以及降低骨折發生的作用。鈣爾奇D可增加鈣的吸收,促進骨質形成。 《黃帝內經》曰:“腎氣盛則筋骨堅,腎氣衰則形體皆極,筋骨解墮”,腎虛則精血生化無緣,導致骨質疏松。補腎壯骨湯方中君以淫羊藿補腎壯骨強筋,臣以熟地補腎益精填髓,黃芪益氣健脾養血,枸杞子、懷牛膝、杜仲補肝腎強筋骨,且懷牛膝活血引藥下行,骨碎補補骨鎮痛,佐以當歸、赤芍、丹參活血通絡止痛,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滋補肝腎、強筋壯骨、活血通絡,從而治療骨質疏松癥。據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能提高骨密度、骨強度,具有激素樣作用,可有效抑制骨量丟失。黃芪能提高機體激素水平,從而提高成骨細胞活性,抑制破骨細胞活性,促進骨生長,提高骨密度。補腎中藥大多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少量含有植物激素、氨基酸、骨膠原等,這些物質能夠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降低骨轉換率,提高骨質量,在防治骨質疏松癥中具有整體調治,療效好,無不良反應等優勢。2 治療方法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 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