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偉新
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精神,多年來,高校黨組織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和有關規定,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和考察,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積累了有益經驗,學生黨員數量有較大幅度上升,質量不斷提高,發展工作制度不斷完善。這些大學生黨員起到了“一個黨員一盞明燈,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作用,努力做到思想先進,學習優秀,工作積極,生活熱情,以學生黨員的良好形象影響和團結廣大同學共同進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在高職大學生中,發展黨員需要的培養力量和培養力度矛盾突出,致使學生黨員數量總體相對偏少,忽視預備黨員的教育培養,部分大學生黨員對入黨后的理論學習不重視等等。筆者以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財經系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為例,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探索解決的途徑。
1.大學生黨員發展現狀
(1)青年學生對黨組織的熱情不斷高漲,要求加入黨組織的人數比例逐年提高。多數大學生在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從表1可以看出,財經系一年級學生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上升的,2010級本科學生高達81.67%,高職學生高達75.88%;2011級提交申請的高職學生所占比重達77.45%。這說明當代青年大學生在黨組織的正確引導下,對加入黨組織表現出了較高的熱情,為黨的事業的不斷興旺發達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結合列年的培養和發展情況看,多數青年學生的這股熱情可以加以引導并塑造成具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共產主義戰士。

表1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財經系大學一年級學生申請入黨人數統計
(2)發展的學生黨員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幾年來,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財經系加大對青年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加強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教育,加強組織發展力度,正確把握好學生黨員數量和質量之間的關系,全面準確地貫徹中組部關于黨員發展工作的“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用辯證、全面、發展的觀點來把握學生入黨的條件,及時將品學兼優、基本符合黨員條件的青年大學生發展為黨員,畢業班學生黨員的比例不斷提高,見表2。學生黨員比例的提高,為促進財經系學風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證。
2.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新發展的部分學生黨員政治理論素養不高,對黨的認識模糊不清。通過與新發展的大學生黨員的談話發現,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性質、理想、宗旨并沒有完全搞清楚,主觀上對政治理論學習不感興趣,不夠重視,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浮躁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主流宣傳引導立場不堅定;培養階段的力量投入不夠;培養階段的系統性、協調性不嚴謹。

表2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財經系列屆畢業班學生黨員數統計
(2)大學生入黨動機不純,存在多元性及復雜性,黨員考察發展難度加大。數據顯示,申請入黨的同學中有近90%是剛進入大學后的第一學期遞交申請的,通過對這些同學的跟蹤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為什么入黨”的問題存在著一定的投機性、功利性、虛榮性和從眾性,呈現出個人主義、實用主義和多元化傾向相結合的復雜特點。由于學生黨員發展的特殊環境和規范要求,學生黨員的發展要經歷自我鍛煉和完善、團組織推薦、支部考察和培養等較長的過程,但經歷這一過程后能真正將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入黨動力源泉的不多,很多情況下僅僅成為了部分同學的一種口號和形式。
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環境下,大學校園已不再是封閉的象牙塔,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的日益發展與觀念的開放,各種價值觀念快速涌現,沖撞日益激烈,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心理發展、價值取向和政治趨向等受到復雜深遠的影響。二是在當今社會,接受文化思想觀念的途徑多、速度快,大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黃金時間對知識的渴求比較強烈,在這一時期如果得不到強有力的正確引導,一部分同學就會弱化甚至失去對事物和價值觀念的常規判斷能力,表現出在入黨動機問題上日益功利化的不良傾向。
(3)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多,但在校期間能發展為黨員的不多。根據表1、表2的數據,大學生中要求加入黨組織的人數逐年上升,主動聽黨課的學生和參加入黨積極分子黨校培訓的學生經常出現“爆滿”現象,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思想上要求進步,政治上更加成熟。但從畢業生中的黨員比例看,學生黨員數量總體偏少,比例偏低,特別是三年制高職的學生,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學生強烈的入黨愿望與黨組織有限的數量發展形成強烈的反差。
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職工黨員數量不足(見表3)。多數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以后在思想上、政治上、信仰上幾乎得不到應有的引導和幫助。二是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力量不足,自身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財經系黨總支下設兩個支部,其中學生支部由于歷史原因,支部書記由教研室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在專業建設和迎評工作中任務艱巨,在學生黨建方面的精力和經驗都不足;從事學生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輔導員剛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都有一個提升的過程,對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近年新增加的教師黨員多數是黨齡不超過4年、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主要精力放在適應工作環境和提升教學能力方面,自身的黨性修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對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多數浮于表面,不深入、不細致。

表3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財經系教職工黨員數與要求入黨學生數對照
(4)學生黨員的發展數量逐年增加,而學生黨員的質量難以得到保障。近幾年學生黨員的發展人數逐年增加,但在審核支部報送的學生黨員發展材料和與學生黨員發展對象的溝通中發現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培養的時間不充分。大學生黨員發展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引導大學生積極靠攏黨組織,寫入黨申請書,積極分子培養,定期思想匯報,參加黨校學習、座談,召開支部大會,預備黨員考察等,既要占用學生的時間,更要占用培養人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黨建工作隊伍中多數人身兼數職,繁忙的日常管理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時間,直接影響到他們自身理論、業務學習和能力的提高,有不少人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不能提供給學生更多、更新、更有說服力的信息,抓不住學生思想脈搏以及社會焦點和時事“熱點”,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停留在“讀報告、念文件”的層面上。加強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建設,及時補充力量,提高素質,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關鍵因素。
(5)對學生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不夠。由于大學生在校時間相對較短,學生黨員入黨前的培養考察期不長,所以入黨后的繼續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財經系黨總支由于教職工黨員人數較少,教學工作任務又重,黨組織把培養和發展學生黨員作為工作重點,忽視了學生入黨后的繼續教育和管理。有些黨員入黨后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不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更有甚者,學習成績下降,思想道德滑坡。
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學生黨組織不健全。由于支部工作經驗和工作精力問題,再加上學生黨員基本上都是高年級(畢業班)學生,在學生中建立支部并開展活動,困難很大,因而就不可能經常性地組織學生黨員開展有實際效果的組織活動,而學生黨員與教職工黨員在一起開展支部活動也存在較大的不便,這樣學生黨員就失去了通過支部活動接受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機會。二是由教工黨員為骨干組建的學生黨支部工作脫離了學生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形式和方法單調呆板,只注重傳統的理論教育,忽視對學生黨員進行實踐鍛煉,組織生活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1.提高認識,嚴格貫徹落實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
根據中共江蘇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建立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的實施意見》要求,充分認識建立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有利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建工作,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大學生黨員隊伍,對于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優先發展,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2.統籌規劃,建立全程教育機制,著重培養正確的理想信念
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培養大學生入黨、保證大學生黨員隊伍質量的最重要的環節,必須統籌規劃,建立全程教育機制。實行全程教育的關鍵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學生,構筑大學生的精神支柱,使他們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理想信念。
具體的做法是,從學生入學到畢業,根據普通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中共預備黨員、中共正式黨員等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在校期間不同階段在思想、學習、行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導,以專業課學習、第二課堂的學習和社會實踐鍛煉為載體,以二者的有機結合為方法手段貫徹培養教育的全過程。同時,各個階段都要按照明確條件、詳細檔案、嚴格程序的工作要求,進行跟蹤培養,使之達到每一層次的培養目標。對進入重點培養范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能力的發展過程進行客觀的記錄,作為納新的依據,為黨組織建設奠定扎實的基礎。
3.明確大學生黨員的標準,建立全方位考察體系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強調:“要結合大學生黨員的特點,把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具體化。對準備發展入黨的大學生要進行綜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質、學習成績,也要考察其入黨動機、群眾基礎,更要考察其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和重大政治問題上的態度和立場?!边@表明在發展工作中要對入黨積極分子從思想政治、學習成績、社會工作、日常表現和群眾基礎等五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考察。在實際發展中,嚴格把握大學生黨員發展的程序和關鍵環節。
一是政治引導環節。堅持早啟發、早引導、早發現,做好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上好第一堂黨課,開展黨的基本知識和黨員發展的政策教育,提高他們對黨的認識,激發他們的政治熱情,積極引導他們向黨組織靠攏。通過觀察他們入學階段參與社會工作、集體活動的表現,及時發現思想表現好、有培養潛力的好苗子,盡早建立起一支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的入黨申請人隊伍,夯實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基礎。
二是培養考察環節。對于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的大學生,黨支部安排他們參加“學黨章、學理論”組活動,并派出政治覺悟高、責任意識和組織觀念強的、有豐富黨建工作經驗的教師黨員指導他們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指導教師要經常向支部匯報申請人的學習、工作、思想情況,及時把基本素質好、入黨積極性高的優秀團員、學生骨干吸收到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中來。定期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考察,考察結果要有記錄,主要從政治思想、學習態度與成績、工作熱情與能力、群眾基礎與評價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進行,指出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明確改進的目標和努力方向。對于經過一年以上培養考察的入黨積極分子,在聽取培養聯系人和黨內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經支委會或支部大會討論同意,可列為發展對象。對于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要采取黨校團校培訓、吸收其參加黨內活動等培養教育措施,強化其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
三是吸收入黨環節。黨組織要認真做好大學生入黨前的預審工作,主要審查發展對象是否符合入黨條件、各種材料和手續是否符合黨組織的規定等;對預審合格的發展對象在一定范圍內公示;組織召開接收預備黨員的支部大會,與會黨員要對發展對象能否入黨進行充分討論,提出積極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在批準申請人入黨之前,系黨總支要認真做好與發展對象的談話工作,沒有經過談話的不得接收入黨,談話中發現問題的要暫緩發展。
四是預備黨員轉正環節。學生成為預備黨員后,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強教育和考察,重點考察他們在預備期內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發揮黨員作用情況。預備黨員要積極參加組織生活和實踐鍛煉,定期向黨支部匯報思想、學習和工作情況,自覺接受黨組織的監督,不斷提高自身的黨員意識和黨性修養。預備黨員必須經過一年的預備期,黨支部每季度要開展一次預備黨員教育和考察情況的討論,發現問題要及時同本人談話。預備黨員預備期滿前一個月,要主動向黨支部提出書面轉正申請。支部大會要根據預備黨員在預備期內的現實表現,按照規定程序對其做出能否按期轉為正式黨員的決議,并及時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4.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建設一支優秀的黨建隊伍,才能使學生黨建工作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才能使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選擇政治素質高且熱心學生工作的黨員教師專職從事學生黨建工作。二是發揮兼職黨建隊伍的作用。首先結合專任教師在班級上課的優勢,建立黨員教師聯系班級制度,通過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選聘政治素質高,熱心學生黨建工作的非專任教師(行政管理人員)擔任學生黨章學習小組的兼職政治輔導員。三是加強黨務工作者的學習和培訓,提高他們自身的理論素質和黨性修養。四是對于從事學生黨建的工作人員,組織上應給予一定的補貼和獎勵,職稱評聘上給予一定的關心和照顧,以調動基層學生黨建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5.將發展重心由高年級轉移到中低年級,加大一年級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
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是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基礎,要做到“早啟蒙、早選苗”,不斷壯大積極分子的隊伍。一是要從新生入學教育抓起,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團日活動,向學生宣傳黨的基本知識,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二是通過閱檔、談心,盡早發現苗子,結合學習和工作情況,力爭在新生進校一兩個月后,把積極分子隊伍組建起來。三是對于高中階段已經列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同學,黨支部要及時查閱相關檔案材料,與其本人談話,了解其入黨動機和對黨的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其中各方面均比較優秀的同學,其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時間應連接計算,滿一年后,其他條件均達到黨員標準的可列為發展對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黨員發展年級不平衡的問題。
高校是優秀青年最集中的地方,大學生是一個高素質的群體,盡管高校青年學生在當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尚不明顯,但其潛力不容忽視。因此,高校大學生始終是不同意識形態爭奪的對象,也是國外其他勢力、組織拉攏的對象。進入高職院學習的學生多數來自經濟條件和教學水平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世界觀的可塑性很強。雖然多數學生在一年級剛入學時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動機有許多不符合黨章要求,但只要引導得力,教育有方,完全可以將其中的優秀學生培養成為有志向的共產主義戰士。對于高校基層黨組織而言,必須在增強培養力量、健全培養機制、加強培養力度等方面下工夫,以圓滿完成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各項任務,為黨組織不斷輸送具有活力的新鮮血液。
[1]趙國峰.大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的思考[J].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1):57-58.
[2]何淑霞,林偉英,馮岡平,等.創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品牌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J].文教資料,2011(7):201-202.
[3]江霞.論如何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J].群文天地,2011(12):257.
[4]張武,蘇鐘.新時期高職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2(3):14-16.
[5]陳勇,崔金玉,劉冬芳.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黨史博采:理論版,200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