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輝,吳和清,涂國平
(湖北工程學院 招生就業工作處,湖北 孝感432000)
就業是民生之本,然而繼美國次貸危機以后,全球經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我國經濟形勢也受到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就業形勢經受著更加嚴峻的考驗。我國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每年城鎮就業人口供給將達到2500萬,但有1300萬人難以就業。[1]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660萬,2012年將達到680萬,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將比2009年凈增19.17%,大學畢業生人數還將持續增長,大學生就業的困難局面將進一步凸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法》規定,“國家倡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2]。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是實施積極就業政策的重要手段。以創業帶動就業,可以實現就業的倍增效應。
創業意識是創業主體的一種期望和執著創業活動的個性心理傾向,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觀等心理成分。創業意識支配著創業者對創業活動的態度和行為,是一種對創業主體起前導作用的自我意識。一旦個體形成一定的創業意識,就會形成一定的創業動機并能夠產生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驅動人們為了實現創業活動的愿望而奮斗,激勵人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3]為了讓高校更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讓大學生更好地實施自主創業,本課題組對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學生進行了創業意識問卷調查,在此基礎上對創業意識涵蓋的主要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調查于2010年11月-2011年1月進行,選取了湖北省8所高校的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經濟學院、湖北民族學院、孝感學院、襄樊學院、咸寧學院、黃岡師范學院。從被調查學校的地域分布上看,既有武漢高校,也有地方高校;從被調查學生的結構上看,涵蓋文、理、工、藝體等主要學科,既有本科生,也有專科生,涉及大學各個年級;因此,調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本課題組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針對研究目的,自行編制了調查問卷。問卷采用五點式量表,答案有5個選項,由強到弱排列,分別是:“非常符合”、“比較符合”、“難以確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在統計的時候則分別按照5、4、3、2、1或1、2、3、4、5賦分值。本問卷共37個問題(其中涉及學生個人信息的問題7個),內容主要涵蓋創業認可度、創業意愿、創業心理準備、對主客觀條件評價、創業實踐等五個維度。共發放調查問卷1500份,回收有效問卷125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3.4%。
問卷內容的具體情況如下:(1)了解大學生對當前實施自主創業的認可程度。(2)了解大學生的創業意愿,主要指創業設想和愿望。(3)了解大學生對實施自主創業的心理準備。它是在創業認可度和創業意愿兩個維度基礎上的一個遞進和強化。(4)了解大學生對當前實施自主創業的主觀和客觀條件的評價。實施自主創業必須具備很多條件,既有主觀方面的,如個人開拓精神、創新能力等,也有客觀方面的,如資金、專業等。(5)了解大學生在校期間開展社會實踐(包括創業實踐)活動的情況。
對于本調查獲得的數據,我們運用SPSS17.0進行了統計,并把上述五個維度作為統計分析的自變項,分別就學生的性別、專業、年級、家庭地域等方面進行了差異性分析。根據本研究的實際需要,取95%的置信區間。

表1 性別對學生創業意識影響的差異性比較(M±SD)
考察學生創業認可度,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t(1249)=4.774,P<0.05,男女差異非常顯著,男生比女生對自主創業的認可度更高。在大學生的創業意愿上,男女差異顯著,t(1249)=2.891,P<0.05,男生比女生的創業意愿強烈。在自主創業的心理準備上,男女差異非常顯著,t(1249)=5.964,P<0.05,男生比女生有更充分的心理準備,女生接受自主創業教育的主動性更差。在對創業主觀和客觀條件的評價和認知上,雖然男女對主客觀條件評價不高,認識不深刻,但男女差異非常顯著,t(1249)=5.284,P<0.05,男生跟女生相比,對自主創業的主客觀條件評價高得多,對創業的認識也深刻得多。在創業實踐(社會實踐)方面,男女差異不顯著,t(1249)=2.732,P>0.05。

表2 專業類別對學生創業意識影響的差異性比較(M±SD)
本次問卷調查在文、理、工、藝體等大類專業學生中進行,調查數據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普遍性。關于創業認可度,進行獨立多樣本的F檢驗,F(3,1247)=4.740,P<0.05,顯示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差異顯著。綜合運用LSD多重比較,顯示:文科生與理科生差異顯著,P<0.01;理科生與工科生差異顯著,P<0.05;理科生與藝體生差異顯著,P<0.02。學生在創業意愿方面,不同專業類別學生差異不顯著,F(3,1247)=2.284,P>0.05。從各組獨立樣本來看,各科類大學生創業意愿都不強,筆者認為這與學生求穩心理和傳統觀念等因素有關。關于創業心理準備,不同專業類別大學生差異不顯著,F(3,1247)=1.457,P>0.05。調查數據顯示,各科類學生對于自主創業缺乏積極的心理準備,對創業政策和知識的了解欠缺。關于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主客觀條件評價,各專業類別學生差異顯著,F(3,1247)=5.801,P<0.031。文科生與理科生差異顯著,P<0.01;理科生與工科生差異顯著,P<0.01;工科生與藝體生差異顯著,P<0.05。在開展創業實踐上,各科類學生差異顯著,F(3,1247)=6.114,P<0.05。文科生與理科生差異顯著,P=0.038;理科生與工科生差異顯著,P<0.001;工科生與藝體生差異邊緣顯著,P=0.049。

表3 就讀年級對學生創業意識影響的差異性比較(M±SD)
統計數據顯示,在創業的認可度上,不同年級大學生之間差異顯著,F(3,1247)=5.424,P<0.05。四年級與一年級差異顯著,P<0.001;四年級與二年級差異顯著,P<0.05;四年級與三年級差異顯著,P<0.03。在創業意愿上,各年級學生之間差異并不顯著,F(3,1247)=2.633,P>0.05。在創業心理準備上,不同年級大學生之間差異顯著,F(3,1247)=4.171,P<0.02。高年級學生比低年級學生在創業的心理準備上更充分、更理性,思考更全面。在對自主創業主客觀條件的評價上,各年級大學生之間差異顯著,F(3,1247)=3.658,P<0.05。一年級與二年級差異顯著,P<0.05;一年級與三年級差異顯著,P<0.03;一年級與四年級差異顯著,P<0.01。這說明學生就讀年級越高,對創業主客觀條件的評價和認知越深刻、越成熟。筆者在從事就業指導實踐中發現,大學低年級學生對創業條件的認識非常欠缺,對創業的難度認識不足,對創業制約因素的重要性也認識不足。而上述統計結果則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在創業實踐方面,不同年級之間差異顯著,F(3,1247)=3.238,P<0.04。一年級與二年級差異顯著,P<0.05,一年級與三年級差異顯著,P<0.02,一年級與四年級差異顯著,P<0.01。大學低年級學生因為剛進入大學,尚處于適應大學環境階段,參與社會實踐和從事創業實踐的機會很少,而隨著年級的提高,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不斷豐富,大學生便開始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表4 家庭地域對學生創業意識影響的差異性比較(M±SD)
考慮到生活環境會直接影響人的成長,筆者設定了學生家庭所在地這一選項,試圖找出家庭地域的不同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各主要因素的聯系。在創業認可度方面,不同家庭地域的學生之間差異顯著,F(2,1248)=5.018,P<0.01。城市學生與鄉鎮學生差異顯著,P<0.05;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差異顯著,P<0.001;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和鄉鎮學生對創業的認可度更高。在創業意愿上,不同地域的大學生之間差異顯著,F(2,1248)=3.527,P<0.01。城市學生與鄉鎮學生差異顯著,P<0.02;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差異顯著,P<0.05;城市學生比其他地域的學生創業意愿強烈。這便與前面的“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和鄉鎮學生對創業的認可度更高”矛盾。為什么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對創業的認可度高,創業意愿卻不及城市學生強烈,筆者在后面將會作出分析。在創業心理準備上,不同地域大學生之間差異不顯著,F(2,1248)=2.189,P>0.05。在對創業主客觀條件的評價方面,不同家庭地域的大學生之間差異顯著,F(2,1248)=3.052,P<0.05。城市學生與鄉鎮學生差異顯著,P<0.05;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差異顯著,P<0.001。這表明城市學生對自主創業的主觀和客觀條件了解更深入。在創業實踐上,不同家庭地域大學生之間差異顯著,F(2,1248)=4.896,P<0.05。鄉鎮學生與城市學生差異顯著,P<0.004;農村學生與鄉鎮學生差異邊緣顯著,P=0.048。比起城市學生來,鄉鎮學生和農村學生開展創業實踐(社會實踐)活動更主動、更積極,經歷更豐富。
1.綜合調查數據統計結果,大學生對實施自主創業的認可度不高,但相比三年前的有關研究結果[4],則有較大改善和提高。這說明隨著黨和政府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大學生對于自主創業已從思想上開始接納并逐步認可。相比而言,男生比女生對創業的認可度高。究其緣由,筆者認為這與男生和女生的性別差異有關,比起女生來,男生更富有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獨立性更強,而女生思想則相對保守,更傾向于求穩。筆者在多年的就業創業指導實踐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觀念上還熱衷于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當中以女生最為典型。這對上述研究結果而言是個極好的佐證。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認可度跟專業類別和家庭地域等因素有關。理科生、工科生比文科生、藝體生認可度高,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認可度高。
2.大學生的創業意愿總體上不強烈,心理準備普遍不足。有近71%的學生表示畢業后先就業,待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后再創業,這反映了大學生對實施自主創業持理性態度。僅有7%的學生表示即使畢業后找不到工作也不打算自主創業,這部分學生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行為根本不認可,所以不愿意實施創業。另有近20%的學生對是否會實施自主創業說不清楚,認識比較模糊。雖然有近43%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會自覺考慮自主創業方面的問題,但真正了解和比較了解自主創業有關政策和知識的只有21%,在校期間接受創業教育的自主程度也不高,只有39%,而女生接受創業教育的自主程度更低。調查結果還表明,男生創業意愿比女生強烈,城市學生比農村學生強烈。這里便有一個疑問:農村學生的創業認可度比城市學生高,而創業意愿卻不及城市學生,這一現象看起來似乎很矛盾。經過認真分析,筆者認為這個疑點其實是矛盾中的對立統一。農村學生相對城市學生而言,生活成長的環境和條件比城市差,從小習慣了自己動手處理力所能及的事情,鍛煉和培養了他們自立自強的個性品質,獨立生活能力普遍比城市學生強,因此他們更能夠認可自主創業。但僅僅認可還不夠,要付諸實施,還要有創業意愿和計劃。農村學生大多生活艱苦、經濟條件差,好不容易經過努力考上大學,求穩心理比城市學生普遍,加之很多農村學生思想比較傳統,真要讓自己走自主創業之路,自然多半難以接受。
3.大學生對創業主客觀條件評價普遍不高,很多學生對主客觀條件的認識比較模糊,無法做出明確評價。總體上看,男生比女生對創業主客觀條件的認識和評價要深刻。在涉及創業客觀條件如人際關系、社會資源、資金等方面,高年級比低年級認識要深刻,但在創業主觀條件如個人能力、心理承受力、開拓精神等方面,低年級反而比高年級的評價要高。42%的學生認為當前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大學生創業。在問及當前高校的課程設置是否有利于大學生創業時,僅有27%的學生回答比較肯定。這說明雖然國家對大學生創業高度重視,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但高校在應對大學生創業方面還頗為滯后。比較明顯的一點是高校對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課程設置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需求。
4.在創業實踐上,男女生差異不大,農村和鄉鎮學生比城市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更主動、更積極。雖然有近40%的學生有過類似創業的相關嘗試,但大多限于從事家教、商品推銷等社會兼職活動。
5.根據創業意識包含的要素,問卷還對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做了調查,但限于問題的性質,研究時沒有運用統計軟件做定量比較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在關于創業的首要動機選項上,選擇“獲取更多財富”的占12%,選擇“解決就業”的占14%,選擇“實現自我價值”的占69%。這表明大部分學生把實現自我價值作為自主創業的最重要原因,說明大多數學生對創業的認識不僅僅是賺錢和就業,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創立公司或企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體現自我價值[5]。
[1] 李斌.我國“十二五”期間城鎮就業缺口每年將達1300萬[EB/OL].(2010-06-13)[2012-03-01].ht tp://zqb.cyol.com/content/2010-06/13/content_3277721.htm.
[2]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明確任務優化創業環境.[EB/OL].(2008-11-04)[2011-01-20].http://news.sina.com.cn/o/2008-11-04/110514677197s.shtml.
[3] 趙東.高校創業教育前導性的著力點——創業意識[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14).
[4] 鄧銀城,卜曉艷.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心態的調查與分析[J].孝感學院學報,2009(4).
[5] 高永良.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