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交通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3)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游艇正在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的新消費品,特別是經濟發展較快的東部沿海地區,對各種各樣的游艇需求越來越大。我國湖泊遍布,島嶼眾多,江河縱橫,擁有1.8萬km的海岸線和38萬km2的領海,為我國發展游艇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游艇產業是我國的新興市場,游艇業的壯大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拉動內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隨著游艇業配套產業的建設和完善,我國游艇業的發展生機勃勃、前景遠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17個省市的80多個中心城市進行了景觀水系資源開發規劃和項目建設,有多個城市表示要大力支持游艇產業的發展[1]。
游艇產業作為一個綜合效益極佳的產業,具有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資金密集和文化密集等特點,因其具有較長的產業鏈而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機”[2]。我國游艇產業鏈的發展也日趨完善,游艇的配套設施和服務缺失等問題逐漸得到解決,游艇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熟悉。游艇集航海運動、休閑娛樂、聚會交際、游覽觀光、探險競賽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游艇產業鏈包括游艇的創意設計、研究開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貿易、操駕培訓、安全管理、技術保障、航海活動、檢驗注冊、駐泊服務、競賽組織、國際聯絡、生態環保等領域與行業。樂觀估計,中國游艇產業產值有望在未來幾年達到2 000億元,能提供150萬個就業崗位,將產生的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中國游艇產業正面臨著最好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我國建造的游艇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游艇制造企業隊伍也日益壯大,目前,已有400余家企業建造玻璃鋼船艇。其中有能力建造中高檔游艇的已有近百家,而且行業內外還有不少企業有意涉足游艇制造領域,他們普遍對游艇專業人才有著強烈的需求。隨著我國游艇產業從初級起步階段走向快速發展階段,游艇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規格不斷提高,企業對游艇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急劇上升,對專業人才的層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粗略估計,目前我國游艇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缺口至少有5萬人。如果擴大至游艇營銷、售后服務、碼頭俱樂部管理、培訓教育、維修保養等相關領域,那么專業人才缺口更是超過20萬人。其中最緊缺三類人才,首先是技術類人才,我國游艇制造剛起步,在游艇設計方面,目前國內游艇90%以上是聘請國外設計師進行設計,帆船更是100%國外設計;其次是技工、服務、后勤保障類人才,如游艇駕駛員、維修員等;最后是銷售類人才,隨著近幾年各地制造商陸續介入,市場與銷售方面人才緊缺的矛盾日益凸現[4]。
由于游艇行業在國內剛剛興起,人才培養的滯后性使游艇設計、制造方面的高端人才極其匱乏。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所高校開設游艇設計與制造本科專業。因此,國內游艇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一般是由其它專業轉行而來,成才過程比較緩慢且游艇專業知識不系統,很難跟上游艇行業快速發展的步伐。游艇設計制造區別于船舶設計制造,游艇設計人員不僅要掌握船舶設計制造的理論知識,還要懂得工業設計、工藝美學、復合材料等更廣闊領域的知識,是技術、工藝與藝術的統一。所以,擁有單一船舶專業或藝術設計專業背景并不適合做游艇設計制造,培養適應游艇行業發展實際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迫在眉睫。
我國的游艇產業要健康快速發展,就必須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完善游艇業人才教育和培訓體系。
經過對多家游艇業主、游艇設計單位、游艇制造企業、游艇俱樂部等進行調研,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結合本校相關專業的實際情況,確定游艇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現代游艇設計、研究、建造、維護、檢驗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礎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高校若要設置培養游艇設計與制造本科專業,須經一定程序,獲國家教育部批準。據悉,有幾家高校申報過該專業,但一直未獲得教育部的批準。筆者認為未獲通過原因是:該專業為目錄外專業,與教育部“大專業”理念相違背。
游艇設計與制造在不能獲得教育部批準的背景下,高校根據市場人才需求,在相關專業的基礎上開設專業方向,如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開設游艇設計與制造方向;工業設計專業開設游艇設計與制造方向。為了更好地培養游艇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應將船舶與海洋工程、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等相關專業進行整合,構建游艇設計與制造專業教研室。
3.3.1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開設游艇設計與制造方向
根據設定的游艇設計與制造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在學習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人機工程學》、《基礎素描》、《設計速寫》、《色彩構成》、《游艇設計》、《游艇造型與艙室設計》、《游艇復合材料》、《游艇建造技術》、《電腦輔助設計(Photoshop)》、《三維軟件應用(3D Studio Max)》等專業課程。增設游艇造型與艙室課程設計;增設游艇生產企業參觀及參加游艇展覽、游艇駕駛培訓等實踐教學環節。
3.3.2 工業設計專業開設游艇設計與制造方向
根據設定的游艇設計與制造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在學習工業設計的專業課程基礎上,增設了《游艇郵輪概論》、《船體結構與制圖》、《游艇設計》、《游艇造型與艙室設計》、《游艇材料與工藝》、《游艇建造技術》、《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模具制造工藝學》、《材料成型設備》等專業課程。在工業設計專業工程訓練的基礎上,增設游艇工藝設計、游艇造型與艙室等課程設計;增設游艇生產企業參觀及參加游艇展覽、游艇駕駛培訓等實踐教學環節。
由于我國游艇產業剛剛起步,專業的師資幾乎沒有。多數教師由船舶工程、工業設計、藝術設計、裝潢設計等專業“轉行”。建議采取“送出去、請進來、項目合作”等措施,培養游艇設計與制造專業師資。“送出去”即把教師委派到游艇設計公司、游艇俱樂部、游艇生產企業等進行半年或一年的實踐培訓,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定期參觀游艇生產企業及各地舉辦的游艇展覽,參加各類游艇研討會。“請進來”即聘請高層次的游艇設計師,游艇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人員,游艇俱樂部管理人員等來校進行指導講座,增加專業知識面,了解游艇設計與制造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拓展知識面。“項目合作”即與游艇設計公司、生產企業進行科研項目合作,參與游艇設計研發、工藝創新,更好地服務教學。
在人才培養的環節上,專業實驗必不可少,要多方面籌集資金不斷加強專業實驗室建設,如建設游艇展示館、游艇及模具制作實驗室、游艇材料檢測實驗室、游艇CAD/CAM室、游艇駕駛實訓等。
培養游艇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剛剛起步,教材的匱乏也是人才培養的一個瓶頸,加速編寫游艇專業教材是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目前教材編寫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翻譯國外成熟的游艇專業教材;二是聯合游艇設計公司、游艇生產企業,根據實際設計生產編寫專業教材;三是以相關專業的教材為基礎,根據游艇特點,創新性地引用到游艇專業,如把房屋裝潢設計引用到游艇內裝設計。各相關高校應聯合起來,分工協作,分頭編寫,共同使用,盡快出版一套游艇專業教材,滿足人才培養。
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培養我國當前緊缺的技術人才的有效方法。
實踐證明,高校教育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可以打破以理論教學為主導、實踐教學為輔助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創造出更多、更廣泛的實踐條件和教學實踐手段,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實踐能力;同時為培養“雙師素質”師資隊伍提供保障,提高合作企業職工隊伍素質和經濟效益。
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舉辦各類游艇設計與制造大賽,如游艇造型設計大賽、自制遙控電動游艇大賽、游艇內裝設計大賽、游艇節能環保大賽、游艇動漫設計大賽、游艇模型制作大賽等,通過大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開發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快速成長。
結合職業培訓資格證書的頒發,利用高校師資、實驗室、教室、圖書資料等有利教學資源,開展各類游艇專業的短期培訓。制定各專項培訓計劃、專項培訓體系,并頒發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培訓證書,該項培訓模式能快速緩解人才緊缺狀況。在寒冷的冬季,北方的游艇生產企業因氣候原因不能進行復合材料制作,利用企業的休整時期,高校可采取“上門”培訓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等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總之,高校做好游艇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為我國實施游艇產業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培養支撐和智力保障。
[1] 夏志剛.論中國游艇產業的發展及專業人才的培養[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5-17.
[2] 楊新發.世界游艇產業發展綜述報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3] 楊新發.中國游艇產業發展綜述報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4] 王棟梁,王緒明.中小型船舶制造企業人才戰略分析[J].船海工程,2011(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