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國
疼痛學教學的研究與體會
李衛國
目的分析研究臨床疼痛學的教學方法。方法對60例2008屆臨床專業本科生臨床教學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綱舉目張,讓學生全面了解疼痛診療概況,教學并舉,處理好主觀能動性與臨床實踐的關系,激發學習興趣,遵循學員思維規律和知識結構特點,揚長避短。結果經統計學分析,2008屆學生疼痛科的期末考試成績高于2007屆學生,兩組學生各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疼痛科教學面臨教學時間短、內容繁雜、涉及學科面廣等問題,為此在教學中必須提高教學效率、用足用好教學時間,抓住知識點。
臨床醫學;教學方法;研究
衛生部[2007]227號文關于在各醫療機構增加一級診療科目“疼痛科”的通知,使目前從事疼痛診療工作的專業人員和單位走出尷尬的境地,極大地促進了疼痛醫學的發展[1]。在重視疼痛科建制的同時,必須完善疼痛醫學教學工作,只有完善的疼痛醫學教學體系才能培養出大量的立志獻身疼痛事業的優秀人才,才能形成強大的疼痛學攻關隊伍[2]。為此,轉變教學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促進醫學生進步的關鍵。我院在學生教學實習中讓學生全面了解疼痛診療概況,教學并舉,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將我校2008屆臨床專業本專科生60名作為本次實驗的實驗組(各學校各種專業本專科學生)。其中男32名,女28名,學生年齡在22~24歲之間,平均(22.92±1.57)歲。將2007屆臨床專業本專科生60名作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組,其中男30名,女30名,學生年齡在20~24歲之間,平均(22.52±1.48)歲。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教學方法:對照組根據教學要求采用常規方法。利用醫院的多媒體,教學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完成。理論知識教學中穿插臨床實習操作。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根據臨床實踐課程實習特點和患者疾病的分類,在教學查房前,預先布置復習理論科目,為學員提供適用的、能反映最新知識進展的相關文獻和閱讀書目,在教學查房后,提出問題,讓學員帶著問題來學習理論知識,每天實習結束及時總結,指出學員臨床實踐中的不足和改進辦法,在第二天的實習中觀察改進效果,并根據學員的重視程度和改進表現,評定學員的實習成績。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改變過去按疾病系統教學的方法,把疼痛特點即患者的癥狀作為中心點,展開討論,使學員原先模糊、膚淺的概念變得清晰、牢固和完整[3]。通過這種以不同性質的疼痛為點、為綱的方法,很快讓學員初步了解疼痛診療所面對的疾病概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除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人文素質。
3.實驗方法 對兩組學生在該科課程實習結束后,給予考試。考試內容包括理論考試和實習考核,滿分各100分。理論考試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論基礎和病例分析能力。
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l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數據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08屆學生疼痛科的期末考試成績高于2007屆學生,兩組學生各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疼痛科期末考試成績比較(±s)

表1 兩組學生疼痛科期末考試成績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n 理論考試(分) 實習考核(分)實驗組 60 90.17±6.81* 89.62±7.55*對照組60 82.13±4.27 81.22±5.10
臨床醫學的教學方法是怎樣的?至今沒有公認的范式,為了提高臨床醫學的教學水平,需要我們去探究與思考。毫無疑義的是:臨床醫學的教學應該體現醫學教育的特點,應該區別于其它專業以及其它學科。醫學教育的專業性很強,它是指按著社會的需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醫藥衛生人才的教育活動。一般多指大學水平的醫學院校教育。醫學教育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課、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醫學臨床課。其中臨床醫學課專業性最強,實用價值最高,在整個醫學教育中最為重要。臨床醫學是醫學科學中研究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各專業學科的總稱。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治療和預防以消除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廉、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課的每一學科均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把該門科學的浩繁的內容加以適當的選擇、合理的組織和排列,使之適合于醫學生的接受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講座中既要要營造師生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還要注重書本的知識現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理狀態,改變實習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方法。倡導學生在教學查房中主動參與、教與學互助、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讓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4]。
疼痛學教學的現實意義是對新入門的從業人員的基本功訓練。疼痛診療的范疇是對臨床各種非感染原因所致的軟組織急慢性疼痛以及某些神經血管功能障礙性疾病,采用介于內科治療和外科手術之間的各種綜合方法達到治療的目的。神經阻滯、神經破壞、軟組織針刀微創松解術是目前疼痛治療最為重要的技術,其它如全身用藥、放射介入、理療、中醫類相關技術也一定程度上被疼痛治療采用[5]。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傳統學科的資深醫師可以不通過學習和逐步的探索而直接擔此重任。疼痛診療既要求臨床醫師在解剖和用藥等方面的“專”,又要求在體檢、診斷、讀片、疾病認識等方面的“全”。
通過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2008屆學生疼痛科的期末考試成績高于2007屆學生,兩組學生各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疼痛科的臨床見習教學中引入抓住知識點,綱舉目張,讓學員全面了解疼痛診療概況,遵循思維規律和知識結構特點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 宮慶娟,劉曉明,陳金生,等.在疼痛科臨床教學中引入學生標準化病人的探索[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7):212-213.
2 陳金生,高崇榮.建立和完善疼痛醫學教學的必要性[J].實用疼痛學雜志,2007(3):391-392.
3 杜智勇,史忠,楊天德如何做好麻醉實習生的教學工作[J].醫學教育研究,2004(4):37.
4 朱洪英.臨床醫學教學方法的探究與思考[J].中外健康文摘,2012,9(9):15-17.
5 蘇東.臨床麻醉學實習教學特點[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3,12(2):142-143.
Experience in clinical teaching in pain medicine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methods of clinical teaching in pain medicine.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6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th 2008.The instructors have to make good use of teaching time and stimulate the learners'interests based on theirs thinking rul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es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ConclusionThe clinic pain teaching faces many problems such as short term courses,complicated contents,muftisubjec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inees deficient in based learning and clinis management skills,so the instructors have to make good use of teaching time and stimulate the learners'interests.
clinical medical;teaching methods;research
402560 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附屬銅梁中醫院疼痛科